甘紅燕
眾所周知,學科之間是密切聯系的,而數學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其中數學思想方法的地位無法代替。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學生了解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思想方法是小學數學課程的主要任務。自古以來,人們都比較看重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自身獨特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助于其在學習過程中理解和記憶數學基礎知識,能有效應對各項數學題型。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重要性
在我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已形成共識。創(chuàng)新人才需要高素質的人,高素質的人必須具備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而數學是思維的科學,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的核心。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最根本的途徑,而這些都應從小學做起。
1.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情況下一般都是教師講、學生聽、課后練,這種方式不但枯燥而且無用,很難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已經不再適用于新課程的發(fā)展需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教授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體會,努力尋找一種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教師起教學引導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就可以在課堂上占據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課堂任務。小學生認知結構簡單,便于接受老師賦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養(yǎng)動手操作及發(fā)展自我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的基礎知識并不多,但對于小學生而言,則也是很大的學習負擔,畢竟貪玩才是孩子們的本性。某些基礎知識一旦掌握不牢,就很容易模糊、混淆概念,進而難以理解靈活性的題目,所以經常會出現錯題?,F在小學期間的應用問題越來越靈活,需要學生從題目內部充分挖掘信息,從而為正確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條件。如果小學生沒有培養(yǎng)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那么就難以使思維靈活,遇到靈活性的題目便無從下手,導致解題障礙。當然,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訓練來解決,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培養(yǎng)出一定的數學思想能力才是學習的長久之道。小學生已經具備爭強好勝的心理,當其掌握了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能夠靈活應對各種數學題目,就會增強其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個人的學習興趣也會不斷提高。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分析
1.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
學生與老師以朋友的身份相處,課堂教學氣氛輕松,自然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想。數學的學習內容本就枯燥乏味。如果老師不能很好地營造課堂氣氛,在緊張壓抑的氛圍中,學生只能選擇被動接受或者是消極學習。但是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小組交流、游戲示范、分享心得等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那么在融洽、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更容易親近老師,能夠積極提出自身的想法。
比如,在教授矩形、圓形、三角形等圖形認識的課堂上,教師可以事先讓學生帶一些自己最喜歡的有一定形狀的玩具來作為道具。上課前可以請幾個學生來分享一下他的玩具的來歷以及喜歡它的理由,無形中打造了一個活躍的課堂。在具體學習相關圖形的基礎知識后,再請部分學生來回答,他的玩具可以歸類于哪種圖形或者是玩具中包含了哪些圖形等。這樣就可以寓教于學,既可讓學生回顧體驗童真趣味,也感受其中的數學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引導學生學習理解了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的思想方法。
2.創(chuàng)設情境,自然引入數學教學
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內容,整合有關學習材料,巧妙設置成學生熟悉、感興趣并且兼容知識性與探究性、趣味性的教學情景,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啟發(fā)學生思索分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呈現方式常常伴隨著一定的教學語言、多媒體技術、模型實物、數學故事、游戲活動等,這樣,學生可以在真實自然的情境中感知體驗,獲得感性認識,為后續(xù)學習與探究奠定基礎。
如教學“周長與面積”課程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設施,設置一定的情境,提出有關思考問題。如教學樓下面的圓形與正方形花壇占地面積一樣大,那么他們的周長是否也一樣呢?為迎接校慶,學校準備建造3個大型正方形花園地,在里面種植3種類別的鮮花,并保證其中1個大正方形的面積等于2個小正方形面積之和,同時3個正方形用1個三角形綠色草坪加以連接,你們能設計符合條件的方案嗎?這樣,通過熟悉的實際問題,給學生以情境想象,使其初步體會數學的神秘,激發(fā)學生探求心理,自然而然產生求知欲望,投入學習活動中。
小學生處于知識的啟迪階段,教會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反思習慣,會對他們將來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以及數學解題方法的掌握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小學生都能夠形成很好的數學思想,在做題時解剖它、研究它、轉化它,則數學錯題也會成為學生學習前進中的拐杖,成為學生學習生涯中的指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