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緒忠
摘 要:作文要講“勢”,通過作文中布置的“勢”,獲得閱卷者的青睞,得到較高的分數(shù),發(fā)掘出“勢”所蓄積的“能量”。作文之“勢”,源于閱卷者與寫作者之間的距離,源于眾多寫作者之間的差異。重點是后者。所以,我們寫作文,應(yīng)有意識的對自己的文章從思想上和形式上打造拔高,出彩造“勢”。
關(guān)鍵詞:中學(xué);作文;教學(xué);造勢
《物理學(xué)》上講勢能,是指由于所處的位置或彈性變形等而具有的能。如水的落差和發(fā)條作功。物體的位置差異或彈性變形的特征便是“勢”,在位置差異和彈性變形中蓄積的力量就是“能”。作文也要講“勢”,通過作文中布置的“勢”,獲得閱卷者的青睞,得到較高的分數(shù),發(fā)掘出“勢”所蓄積的“能量”。
作文之“勢”,源于閱卷者與寫作者之間的距離,源于眾多寫作者之間的差異。重點是后者。所以,我們寫作文,應(yīng)有意識的對自己的文章從思想上和形式上打造拔高,出彩造“勢”。
一、作文之“勢”,系于文采與修辭
(一)文采不僅指文章的形式,也包含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是作者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文如其人”,正是指文采,或質(zhì)樸,或秀麗;或平實,或典雅;或淺顯,或蘊藉……與作者的為人相表里。因此,作文講文采,就對寫作者的素質(zhì)有所要求。作者著文,要對社會、他人及自己負責,務(wù)必對人對事對己做到“誠意、正心”和認真。在生活與學(xué)習(xí)中志向高遠,嚴于律己,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待人待事真誠認真,不浮躁喧囂,不應(yīng)景敷衍,為人講求格調(diào),寫出的文章自然格調(diào)不低。這也正是古代文論中的“氣格”問題。南宋紹興二年三月,南宋王朝第一次開科取士,張九成得進士第一,殿試時,張九成在對策中說:“澄江瀉練,夜桂飄香,陛下享此樂,必曰:西風(fēng)凄動,兩宮得無憂乎?”話并不錯,但堂堂新科狀元,在殿試對策這樣嚴肅的場合下,用如此柔媚的語句,顯得氣格不高。李清照對此做詩嘲諷:“露花倒影柳三變,桂子飄香張九成?!绷赖脑~作也多氣格不高。至于像“江上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白狗身上白,黃狗身上腫”的打油詩更是缺乏氣格的敷衍濫造的卑下之文了。
海德格爾說:“人當詩意的棲居?!敝恼咭矐?yīng)心有詩意,寓詩意于觀察,善于觀察;寓詩意于積累,善于積累;寓詩意于發(fā)現(xiàn),善于發(fā)現(xiàn)美。蘇軾在《惠崇春江晚景》詩里寫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一群鴨子在初春的河水里游泳,這景色很多人都見過,但是見過的人未必都會寫出如蘇軾所寫的具有清朗優(yōu)美意境的詩作。心有詩意,才會留意觀察到現(xiàn)實中別人難以領(lǐng)會的美,才會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慧眼,去發(fā)現(xiàn)美。心有詩意,善于發(fā)現(xiàn)美,寫成的文章,自然會有別樣的意境與風(fēng)韻。
文采也有賴于寫作者的學(xué)識,特別是對漢語表達基本常識的理解與掌握。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寫作文要用字詞,詞匯不豐,在寫作時將拿何物來承載自己深思熟慮的思想。語言往往是思維的先導(dǎo),詞匯如果不豐,概念自然不立,概念如果不立,邏輯事理自然難明。如此,知識積累不足,思維、見識、思想自然難以提高,這樣寫出的文章,何來文采可言,講明事情原委已屬難得。
讓自己的文章文采斐然,不是朝夕的事,得我們平時多用功夫?!叭旯麑W(xué)詩,功夫在詩外?!钡紙鲎魑氖菍懽鞯募本驼?,由于特殊的寫作環(huán)境與評價方式的限制,考場作文在文采鍛造方面具有新的特點。在考場作文文采鍛造方面最具體、最好操作且最有成效的方法,就是講究修辭??紙鲎魑?,應(yīng)在這一方面特別加以關(guān)注。
(二)修辭,狹義上指語文字修辭;廣義上包括文章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全過程,同時也包含語言文字修辭。修辭應(yīng)包括兩部分:整體修辭和局部修辭。局部修辭就是常用的各種修辭格。整體修辭是指對文章的篇、段、句、詞、字,甚至字音的整體謀劃。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就講究平仄押韻。如《春》一文: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fēng)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讀起來鏗鏘悅耳、優(yōu)美動聽,極具感染人的力量。另外像詩文中的煉字、煉句,也屬整體修辭。局部修辭,修辭格為我們所習(xí)用,若要讓考場作文文采斐然,必須用好各種修辭格。
我們懷著誠心與詩意去觀察、積累、分析、立意和寫作,對自己想要在文章中表述的事理情帶著領(lǐng)悟與感動去寫作。文采也源于寫作者自己對事理情的領(lǐng)悟與感動,自己尚不信服,何以讓讀者信服;自己尚不感動,何以讓他人感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熱播一場戲:歌舞團里一位女演員即將退休,她一輩子都沒當上主角,只是在默默無聞的為他人當配角,但她熱愛著她的舞臺,當此離開之際,她戀戀不舍,當其他人都走光后,她含著熱淚在舞臺上跳了她在歌舞團的最后一場舞蹈,帶著真情與感動,舞雖不美,但足以讓任何觀者動容。寫作文也是這樣,退一步說,即使文章在詞句等形式上有問題,但若表述的是為自己所領(lǐng)悟與感動的真事、真理和真情,結(jié)果也定會獲得閱讀者的理解和感動。
二、在寫文章時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一些誤區(qū),應(yīng)有意識避免
(一)寫文章時堆砌字詞,言辭華麗,但內(nèi)容空洞。作者著文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不解決問題的文章是無意義的。
(二)禁忌:不說少自信的話和喪氣話;不寫不健康和有違倫理道德與有違法紀人性的話;不寫為公眾所忌諱能引起誤會的言辭;不寫惡語,惡語即文白夾雜,饒舌不通,不倫不類的話。
(三)為文要講格調(diào),格調(diào)要高,不寫卑下低賤之文。孫子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如轉(zhuǎn)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激水能漂石,正是水流的落差蘊蓄的力量造成的;圓石落于山巔,聲勢駭人,正是高下的距離差異造成的。這就是“勢”。作文要講“勢”,通過有意識的對自己的文章從思想上和形式上打造拔高,出彩造“勢”,獲得閱卷者的青睞,得到較高的分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