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源
漢語拼音是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漢語拼音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識字、學習普通話和查字典。漢語拼音作為認讀漢字字音和學習普通話的工具,對于以后學習語文知識有著直接的影響。下面談?wù)勅绾巫龊闷匆艚虒W工作。
一、興趣助學習
漢語拼音,一個個抽象而又枯燥的符號,又無規(guī)律可循,對于剛?cè)雽W的孩子來說是非常抽象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漢語拼音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只有這樣,教學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是拼音教學成敗的關(guān)鍵。拼音教學開始時,教師可以用親切的話語向?qū)W生介紹拼音的重要性。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是善于模仿,機械記憶強,喜歡自我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生動的語言、優(yōu)美的體態(tài)語以及恰當?shù)氖謩萁o孩子們講解,更容易被學生吸收。如,在教單韻母“e”時,課件先出示大白鵝的圖片,學生一看肯定都能說出是大白鵝,接著在出示書上插圖(大白鵝在水中的倒影),問學生:水中也有大白鵝,水中的大白鵝美麗嗎?(美麗)待孩子們回答后,教師用筆在圖上勾出大白鵝的倒影,這時再出示單韻母“e”,讓學生觀察,有學生就會說出像大白鵝在水中的倒影,這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讀出:白鵝倒影e e e。孩子們學會了單韻母e,臉上流露出笑意,在愉快中記住“e”的形狀和讀音。
二、游戲助學習
玩是孩子的天性,愛做游戲更是小學生的共性。老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將游戲融于拼音教學中。拼音教學中讓學生玩中有學,學中有玩,可以使學生由被動學變?yōu)橹鲃訉W,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習本身所蘊藏的快樂因素。如拼音、圖對號“貼膏藥”、組拼音游戲“補補丁”、改錯游戲“找地雷”、復習鞏固“打撲克”等,學生既學會了拼音,又玩了個痛快。如摘蘋果:出示一幅畫著大樹的畫,樹上掛著寫有各種水果名稱的音節(jié),教學一種水果(實物),學生摘下對應(yīng)的蘋果(音節(jié))??尚〗M競賽,看哪組摘的蘋果多。又如,找朋友游戲:在鞏固音節(jié)時,把合成音節(jié)的聲母、韻母卡片分給學生。以bɑ為例,教師出示喇叭的圖片,拿著聲母“b”的學生舉著卡片走上講臺,說:“小小喇叭,叭,叭,叭,我是聲母b,誰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蹦玫巾嵞浮皑 钡膶W生也舉著卡片走上臺,說:“b b b,我是ā,我是ā,我是你的好朋友,好朋友?!比缓螅瑑晌粚W生齊說:“叭,叭,叭,bā。”接著,教師再出示“拔蘿卜的圖片”“打靶的圖片”“爸爸的圖片”讓學生找朋友,這樣一來bɑ的四聲得到了鞏固。這一游戲,仿照戰(zhàn)爭中偵察兵的場景,生動、有趣,既鞏固了聲母、韻母,又進行了拼讀練習。
三、兒歌助記憶
兒歌的歌詞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念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節(jié)奏感,具有很多優(yōu)點。孩子機械記憶力強,很容易記住兒歌內(nèi)容。平時,教師要注意收集有關(guān)拼音知識的兒歌,盡量挑選好的在教學中運用。如,在教學完單韻母時,教師可以把一些簡單的兒歌教給學生說一說,記一記:“張大嘴巴ɑ ɑ ɑ,公雞唱歌o o o,白鵝倒影e e e”等等。再引導學生試著自己看圖創(chuàng)編簡單的兒歌,經(jīng)過啟發(fā)、觀察,孩子們的思維一經(jīng)打開,往往有許多精彩的兒歌在不經(jīng)意就產(chǎn)生:“烏鴉做窩u u u,小魚吹泡ü ü ü,傘柄朝上f f f,傘柄朝下t t t。像個6字b b b,6字反寫d d d,像個9字q q q,9字反寫p p p等等。從而使所學的聲母回歸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
四、評價助進步
誰都愿意接受別人的稱贊和表揚,學生更渴望得到賞識。教學中,當學生讀對時,老師要給他豎起一個有力的大拇指,撫摸一下他的小腦袋以示獎勵。還可以充分運用“小粘貼”“小印章”“笑臉”等給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給予鼓勵,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學時,創(chuàng)造各種有益于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評價形式,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教師教得輕松自在,學生也學得自覺愉悅,智力和能力自然也能獲得極大的發(fā)展。
“ɑ o e……”一個個抽象又毫無意義的符號,教學起來枯燥乏味,只要教師在語文拼音教學中能精心地設(shè)計教學,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輕松、和諧、有趣的課堂環(huán)境,善于運用靈活多樣的現(xiàn)代教育手段和方法,就一定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喜于參與、樂于參與。
參考文獻:
何曉麗.我的拼音教學之路[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29).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