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迎娟
[摘 要]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恰當運用多媒體導入、復習導入、典故或名言導入等策略可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從而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高中歷史教師要重視探索高效運用課堂導入不斷改進教學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 課堂導入策略 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3.5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10099
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高中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視了課堂導入部分,集中表現(xiàn)為導入時間不夠或方式不對,這樣就不利于學生很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中,不能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及學習興趣。而學生在高負荷的學習壓力下,常會出現(xiàn)厭煩、麻木等不良狀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尤為明顯。要改善這一現(xiàn)狀,需要高中歷史教師從課堂導入著手去改變,通過有效地運用課堂導入策略,促使課堂活動多樣化,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
一、善用多媒體導入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多媒體教學手段得到廣泛運用。電子白板、投影儀、電腦等多媒體手段在課堂導入中的恰當運用,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快速而有效地把學生帶入課堂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高中歷史教師在正式授課前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視頻、圖片或音頻。
比如,在講解《鴉片戰(zhàn)爭》一課中,教師可以在正式講解課文之前播放一段與之相關的視頻,然后讓學生自主討論“這個影片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發(fā)生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等相關問題。學生看了直觀的視頻片斷后就會對“炮彈”“鴉片”“清王朝”等產(chǎn)生好奇心,不僅會在腦海里組織答案,還會高度關注教師接下來的課堂講解,從而提高學習質量。多媒體導入可以讓學生對接收的信息產(chǎn)生興趣,可以大大提高其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二、運用復習導入讓學生“溫故而知新”
復習導入,即教師在正式講授新課文之前,使用知識框架引導學生對舊知識點進行回顧,讓其加深對舊知識的印象,然后根據(jù)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引出新的知識點,建構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從而更牢固地掌握這些知識。這種導入法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溫故而知新,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以《洋務運動》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可以提出“兩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發(fā)生的原因及產(chǎn)生的意義”等問題,讓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與本節(jié)課內容有聯(lián)系的知識。當學生提出是“清政府的腐敗導致戰(zhàn)爭失敗”,或“為了抵御外來侵略,我們應該學習先進的技術”等觀點時,教師就可以把這些知識與洋務運動中“自強”與“求富”的思想聯(lián)系起來,從而自然引出課文新知識。這樣引導學生對舊知識的回顧,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另一方面可以自然引出新知識,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
三、巧用典故或名言導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
中國歷史上流傳著很多神話傳說或關于英雄人物的故事或重要的歷史事件,與此相關的歷史典故就經(jīng)由人們口口相傳而被熟知。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時通過所學歷史與典故結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自我看法,從而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選用的典故應具有生動性與代表性,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從諸侯爭霸到秦朝統(tǒng)一》一課中有“臥薪嘗膽”這一典故,教師講到這個內容時可以提問學生:“大家對臥薪嘗膽這個典故有所了解嗎?”如果學生回答“有”,教師可接著提問:“這個典故的由來是什么?里面的主人公是誰?”然后學生可能會回答“是越王勾踐。他憑借頑強意志,最終領導軍隊打敗吳國,成為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最后教師就可引出諸侯爭霸的分裂局面以及秦朝大一統(tǒng)的必要性等相關知識。用歷史典故與所學歷史人物、事件的聯(lián)系導入新課,讓學生發(fā)表自我看法,可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可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印象。
有效的課堂導入策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具有積極的作用。在緊張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導入、復習導入、典故或名言導入等策略,不僅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求知欲,還可以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 參 考 文 獻 ]
[1]唐萬清.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的作用及方法[J].教師博覽,2015(15).
[2]郭默克.基于課堂導入策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5(4).
[3]單仁國.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J].教師教育,2016(7).
[4]王曉靜.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及應用實踐探析[J].科學教育,2016(15).
(責任編輯 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