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屹然
摘 要: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塌之后,世界金融體系也由單方面的美元核心轉變?yōu)槎嘣慕鹑隗w系。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在世界貿易中的角色越發(fā)重要,世界各國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人民幣在世界上的話語權越加突出,這對于人民幣在世界金融體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伴隨著世界經濟環(huán)境的改變以及亞洲投融資需求的增加,一帶一路戰(zhàn)略正帶領著中國的金融行業(yè)開創(chuàng)一個全新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據此,著重對中國以及亞洲近年來在世界貿易以及金融行業(yè)的發(fā)展進行分析,結合“一帶一路”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總結出國際投資貿易以及周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未來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重要舉措,并對其提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金融;人民幣國際化;新絲綢之路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029
1 人民幣國際化離不開亞洲經濟
亞洲近年來經濟發(fā)展迅速,1978年-2015年,亞洲平均經濟增長速度為13.5%,其經濟增長量的總貢獻度占世界的25%。21世紀,亞洲經濟發(fā)展趨于快速而穩(wěn)定,帶動了整個世界經濟的穩(wěn)步前行。整個世界經濟體系由傳統(tǒng)的歐美兩大體系,轉變?yōu)闅W美亞三足鼎立的狀態(tài)。
亞洲經濟在經歷了快速的發(fā)展階段之后,目前也面臨著經濟需要轉型,需要多元化的經濟支撐,以及構建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即為亞洲國家內部的經濟往來增大,亞洲區(qū)域之間一體化的進程明顯。我們一般認為,周邊國家經濟的發(fā)展,可以為本國的經濟發(fā)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亞洲國家雖然發(fā)展非常迅速,然而基礎比較薄弱,目前仍然擁有超過七億的全世界最多貧困人口。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作為亞洲經濟的領導者,中國有能力,也有責任為區(qū)域間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2 人民幣逐漸成為亞洲通用貨幣
早在元朝時期,中國的國際貿易已經與當時的朝鮮和日本保持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當時日本在該時期,沒有鑄造任何貨幣,全部使用當時中國的銅錢,由此形成了一個由中國銅錢為中心的國際經濟體系。貨幣的跨境流通,貫穿著國家地域間的交往和流通,貫穿著當時的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
如今,中國和周邊地區(qū)頻繁的貿易往來,致使在中國周邊,可以隨意的使用銀聯(lián)卡,中國正在建立一個新的以人民幣為中心的新經濟生態(tài)圈。區(qū)域合作和貿易合作一直是中國近年來極力推動的。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中國和亞洲周邊國家展現出亞洲經濟的韌性,并沒有被金融危機過分影響,同時也對全球經濟平穩(wěn)度過金融危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次危機也從一個側面表現出一個強大的經濟圈,能夠在經濟出現危機的情況下,抱團取暖,度過難關。
國際貿易推動我國貨幣結算更加便利化。大規(guī)模的跨境貿易需要結算更加便捷。環(huán)球銀行亞洲分行報告,過去10年,亞洲國家使用人民幣結算進行貿易往來的比率,已經從不足10%的低用戶,上升到10%-50%的中用戶。其中有6個國家的人民幣使用比率超過了50%。
3 亞洲經濟推動人民幣走向世界
貨幣是國家實力的表現,強國和強幣相輔相成。曾經的美國,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為代表,美元與黃金等值掛鉤,而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這使得美元成為當時外匯太陽系中的太陽,美國在該體系中收益良多,至今全球貿易50%以上均以美元進行結算。2008年九月,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的倒閉,引爆了美國的次貸危機。美元,歐元均陷入困境,在國際金融形勢極其惡劣的情況下,銀行必須收緊資金。至此,銀行信貸緊縮,全球貿易在當年即減少了四分之一。世界經濟遭到了嚴重退化。
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人民幣以及中國經濟并沒有收到巨大的影響,當年的中國經濟依舊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國際上普遍感到中國經濟的活力。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項研究中認為,人民幣在未來的經濟發(fā)展中,最有可能成為美元之后的,最有可能被廣泛使用的貨幣。2015年,在國際貨幣排名中,人民幣上升至第五位,而在國際交易貨幣排名中,人民幣已經名列第六位??v然人民幣的排名并不是名列前茅,然而其迅速的發(fā)展速度,足以讓世界感到震驚。為了繼續(xù)擴大人民幣的影響力,2015年8月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改革,9月在岸人民幣市場對外國央行進行開放,10月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tǒng)(CIPS)相繼推出。2016年十月,人民幣正式被納入SDR籃子,成為IMF組織180多個國家和成員國信任的貨幣。
4 一帶一路、帶動周邊區(qū)域發(fā)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一個多元化的金融時代正在到來,隨著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的到來,對全球的經濟發(fā)展都會帶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過程中,資金問題成為各類資金難題的重中之重。周邊國家和區(qū)域在發(fā)展過程中,缺乏資金,也是發(fā)展中所遇到的最大難題。
據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外投資將超過5千億美元。在一帶一路的推動下,中國必須在全國范圍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發(fā)展中國家對于資金和投資有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長期以來為各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服務的主要為世界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等。面對發(fā)展中國家的資金需求,完全不夠,數據顯示。亞洲每年基礎設施需要的投資至少需要8000億美元,其中68%用于新增基礎投資,32%用于維護現有基礎投資所需要的資金。亞洲開發(fā)銀行預測2010-2020年,亞洲各國在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為八萬億美元,而世界銀行只有600億美元貸款,亞洲開發(fā)銀行同樣不法滿足相關的需求。沒得足夠的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發(fā)展速度必然比較緩慢。
面對需求,中國在帶動發(fā)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方面做出了自己應該有的貢獻,2014年成立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整個銀行中國出資410億美元,俄羅斯180億美元,南非50億,印度180億,巴西180億。對全球金融資金缺陷做出了杰出貢獻,推動亞洲各國互聯(lián)互通。同時我國還成立了絲路基金,提供400億美元為一帶一路沿線提供投融資支持。巴基斯坦卡羅特水電站,也成為絲路基金的投資首單。
人們需要更巨大的杠桿來撬動更巨大的資金,面對龐大的資金需求,2013年10月習近平首次提出了建立亞洲基礎投資銀行的暢想。一開始亞投行的主要職能是促進亞洲地區(qū)的互聯(lián)互通,然而隨著其迅速的發(fā)展,除去亞洲國家之外,英國,法國,意大利等,目前共57個創(chuàng)始成員國加入了亞投行。2016年1月亞投行正式開業(yè),這是全球首個以中國創(chuàng)造的國際大型金融機構。亞投行的成立,為一些本來毫無可能的巨大項目提供了可能,亞投行的創(chuàng)立,這是人類對未來投融資的智慧創(chuàng)新。
亞洲經濟帶動中國經濟,而中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離不開周邊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一帶一路策略為這一歷史性的目標奠定了基礎,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
參考文獻
[1]專家訪談:“一帶一路”戰(zhàn)略規(guī)劃如何具體實施——白楊、于昕怡,崔莉萍.基于“一路一帶”推動中華文明在歐亞大陸的再傳播[J].新聞大學,2014,(5).
[2]蔣希蘅,程國強.國內外專家關于“一路一帶”建設的看法和建議綜述[J].中國外資,2014,(5).
[3]Young,Owens & Bob Marks,M arket W rap:Four Pi l lars Debate Needs Ref ining[M].The Australi an Financial Revi ew,2005:23.
[4]馬瑞華.從利率彈性看貨幣政策的擴張功能[J].經濟縱橫,2002,(11).
[5]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Z].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
[6]申現杰,肖金成.國際區(qū)域經濟合作新形勢與我國一帶一路合作戰(zhàn)略[J].宏觀經濟研究,2014,(11).
[7]盧鋒,李昕,李雙雙等.為什么是中國一帶一路的經濟邏輯[J].國際經濟評論,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