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海亮外國語學校 楊華美
英語教學中的交際性原則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海亮外國語學校 楊華美
語言教學的交際性原則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末。1971年,美國人類學家海姆斯(Hymes)提出了交際能力的概念。自70年代以來,以交際性原則為基礎的外語教學在國內外日益流行,為越來越多的外語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中交際性原則的應用進行分析。
高中英語;交際性原則;應用
交際性原則(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是一項基本語言教學原則,關于交際性原則的相關理論,最早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fā)展,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日益繁榮,在英語教學中合理應用交際性原則也得到了教育界的認可。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點階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應用交際性原則開展英語教學,既可以優(yōu)化教學質量,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交際性原則是建立在語言教學理論上發(fā)展而來,這一原則認為,在語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是首要任務,聽說讀寫活動,都應該為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來服務。交際性原則的核心內涵包括三個方面:
(1)語言屬于一個表達意義體系;
(2)語言的主要功能就是交際;
(3)語言的單位不僅有結構特征、語法特征等,還包括功能的范疇。
交際性原則應用強調以學生為核心,這改變了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活動,讓傳統的說教課堂變成實踐課堂,對于學生交際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有益,作為教師,只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適宜的交際環(huán)境即可。在交際性的課堂活動中,學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鍛煉自己的能力,可以自己選擇習語、詞匯組織句子,彌補教育雙方的信息差,實現信息平衡。
英語教學過程,就是師生輸出、接受信息的互動過程,在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中,我們采用的是教師講授、學生背誦記憶、學生鞏固的形式。在該種模式中,教師處于絕對性的主導地位,把控著英語課堂的一切,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進展都由教師決定,學生只能夠被動接收,兩者的互動性嚴重不足。這種傳統的模式中,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非常少,學生只能夠死記硬背,不知道如何合理應用,交際能力的鍛煉效果更是不甚理想。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英語的初衷并不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是為了更好地交際,交際性原則體現出了語言教學的本質,交際性原則的應用方式遵循這樣的流程:
應用已有知識進行交際——學習新的語言知識——實現新舊知識的綜合交際。
在交際性的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是組織者,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學目標,引導他們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融入交際活動中,學生直接參與,在特定的交際環(huán)境中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
如,很多學生,對于閱讀教學都存在較大的困惑,也是考試中失分最多的板塊,對于這一板塊的學習,即可應用交際性教學法,引導學生分組閱讀、討論,提出問題,然后各個小組分別回答,如果學生存在疑惑,可以向教師進行提問。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和補充,這種教學方式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聯、溝通,學生的交際興趣、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顯著提升。
英語學習中,語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語句、短語與單詞必須要在基本語言單位的依托下,才能夠具備真實的含義,如果與語境相脫離,那么語言單位也就喪失了應有的交際功能。因此,在交際性原則的應用過程中,還要賦予教學內容語境的特征,任何的英語內容,如果脫離了語境,那么就變成了空中樓閣,教學質量也會大打折扣,學生學習起來也十分吃力。
以高中詞匯教學為例,如果教師僅僅針對某個單詞、詞組來簡單講解語音和語義,很難幫助學生掌握詞匯的正確使用方法,但是,如果將單詞和詞組放置在特定的語境中,學生理解起來就非常容易了。
如,關于“Excuse me”這一詞組,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往往會告知學生,“Excuse me”表達的是“對不起”的意思,因此,很多學生誤以為“Excuse me”只有道歉的含義。此時,如果可以在英語課堂上設置兩個不同的情境,那么學生即可清晰掌握具體的含義:
(1)When Mr. Smith stepped on my foot, he said “Excuse me!”
(2)Mr. Smith said to a stranger at a bus stop“Excuse me, does this bus go to the railway station?”
在看到這兩個情境后,學生很快理解了“Excuse me”的含義,不僅有道歉的含義,也是與陌生人談話的開場語。
利用交際性原則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清楚地明確了知識的含義,印象深刻,作為教師,要積極挖掘英語內容中蘊含的交際性原則,將語法、語音等盡可能地放置在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在記憶的基礎上,掌握、理解、應用。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促進了教學手段的更新,多媒體就是信息技術發(fā)展的代表性產物,多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學生們更直觀形象地接受知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特定的交際性情境,激發(fā)出學生的交際欲望與學習興趣,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借助網絡教學來在課后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交際。
目前,我國的高中英語教學活動,已經步入了交際時代,高中英語教材的革新打破了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萬馬齊喑的局面。作為教師,要積極學習英語教學的交際法理論,打破常規(guī),為英語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李國辰. 2012.語法教學中貫徹交際性原則的特點[J]. 外語與外語教學(5).
王濤,鄭曦,程中文. 2007. 加強文化輸入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研究與實踐[J]. 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4).
葉燕妮. 2009. 交際性任務與課堂互動[J]. 瘋狂英語·教師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