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五十六中學 杜艷鮮
科學分組 高效課堂
——初中英語梯形分組合作學習應用研究*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五十六中學 杜艷鮮
近幾年來,初中英語課程不斷進行改革,它不單單要求教師講授,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參與,提倡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因此,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應運而生。但是,在分組合作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科學分組,才能真正使英語課堂教學高效起來,最終做到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實際語言運用的能力。
初中英語,科學分組,高效課堂
初中英語教學長期以來一直以多人數(shù)的班級授課為主。英語教學需要給學生較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小班化教學是理想的授課模式。但是,我國目前的學校普遍具有班額大和學生多的特點,一般都在50~60人,有的甚至超過70人。大班授課盡管在知識傳授方面有容量大的優(yōu)點,但是學生在課堂上語言實踐活動的全面開展受到極其嚴重的制約。如學生的發(fā)言活動時間占課堂時間的比重太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一定的影響,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易發(fā)揮,從而影響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影響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同時,大班授課也無法照顧到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極易造成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甚至不少學生最終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在大班教學中,只有科學合理地將學生進行異質(zhì)分組,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師生互動等途徑來掌握英語知識,提高英語運用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符合高效課堂建設的要求。下面筆者就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與大家進行交流。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城鄉(xiāng)接合部,學生來源復雜,父母不關心孩子學習;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普遍不高,而且大班額現(xiàn)象很普遍,如筆者所帶的班級有62名學生。鑒于此,分組合作學習顯得更加重要,而且小組劃分的科學性、合理性也更為關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嘗試著采用以下分組方式:
(1)在人數(shù)上,筆者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4人小組或6人小組最合適。按照班級學生編排作為順序,就地劃分小組。小組成員往往通過一個簡單的轉(zhuǎn)身,就可以開展小組合作。組員不需要空間上大規(guī)模的變動,這就避免了因為人數(shù)多和課堂走動多而造成的課堂紀律松散和不易控制的局面,可以使學生在非常短的時間內(nèi)就展開小組學習,保證了思維的專一性,減少了對學生視覺上的干擾,提高了課堂效果。
(2)從成員構(gòu)成上,成績好、中、差相搭配。在課堂學習中,學生除了需要自主探究之外,還需要對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在小組內(nèi),“以好促中”提高了中等生的學習質(zhì)量,“以中帶差”提高了中等生的成就感,極大地鼓舞了中等生的學習信心。對潛能生來說,請教的對象各有所長,可以開闊他們的思路,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
在分組的時候,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性格、知識掌握程度、合作性及興趣愛好等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在座位編排時要全面考慮,從而使各小組能有效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
開展分組合作學習,主要體現(xiàn)在實踐層面。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如任務型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使用這種課堂組織形式,并及時反思教學效果,揚長避短。
分組合作學習要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學習英語的成功和快樂,這才符合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
分組合作學習的任務主要考慮學生的參與、體驗和轉(zhuǎn)變,要體現(xiàn)出學生主動學習、自我激勵、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有效改變和提高自己的方式。
學生的個性差異決定了他們接受不同教學任務的能力。因此,教師在編排組別時,要因人而異,按照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分組。充分了解學生的不同學習經(jīng)歷、學習水平和學習風格,充分發(fā)掘?qū)W生不同的潛能,因材施教,鼓勵創(chuàng)新,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思維空間和自主發(fā)展空間。
學習小組分好后,因為每個學生在知識層次上都有差異,所以組與組之間、小組內(nèi)成員之間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程度會有所不同,時間久了就會影響到合作學習的效果。尤其是組內(nèi)成員之間有可能失去平等的關系,轉(zhuǎn)而出現(xiàn)了依賴的關系,即基礎知識好、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成了主角,不自覺地包辦了一切,使得部分學困生慢慢地成了陪襯甚至一言不發(fā),這樣的合作效果肯定是不好的。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以下方法來提高效率:
為了解決組與組之間參與的差距,任課教師要建立適合本班學情的課堂小組評價機制,以此來激勵先進,鼓勵后進。以組為單位,在每節(jié)課上,教師依據(jù)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和每個小組提出問題的多少,給每個小組加上相應的分數(shù),每天有專人管理記錄。這樣既提高了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性和凝聚力,也加強了小組之間的競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在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對某個問題普遍感興趣,都積極參加進行競爭時,為了保持大家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恰當?shù)姆绞絹砉降貨Q定小組發(fā)言權(quán),避免損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每一個小組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
教師對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要精心設計問題。這些問題的層次性既要符合學生學習本課內(nèi)容的能力,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拔高。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現(xiàn)象,就是一些潛能生和部分中等生的隨性較大,習慣于沉默去陪襯,習慣于自己的問題讓優(yōu)等生來解決,使得優(yōu)等生成了小組學習活動的“一哥”“一姐”。為了解決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以把小組內(nèi)成員的學習水平由高到低分為ABCD級。在上課過程中,根據(jù)所探究的問題,教師提出不同難易程度的疑問,有針對性地適合每個層次的學生,想辦法讓小組間同一水平的學生搶答,這樣可以讓每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都得到提高,達到實現(xiàn)分層教學的目的。
此外,教師還要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培養(yǎng)學生超越自我的快感,拔高每個學習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此,教師還要多激勵學生回答高于自己水平的問題,鼓勵超越。
小組組長是教師的影子,是教師的“第二雙手”,他代表教師管理小組學習活動,落實學習任務,監(jiān)督學習過程。所以,教師要通過全面了解學生,通過各方權(quán)衡來選好組長。首先,組長要有責任心,對組員負責;其次,要看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這樣才能服眾,讓其他組員聽從安排。為了讓組長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不同階段學科內(nèi)容的重擔、難點對組長進行培訓,告知組長每一章節(jié)的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需要組長在組織學習中注意哪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落實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果。
首先,通過海報、布告和班級公約等形式,讓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在真實的社會生活中,必須學會與各種人進行合作,需要與不同社會群體的人接觸往來。因此,必須學會與不同的人進行合作和交往。通過培訓,讓學生有寬容的態(tài)度、開放的心態(tài),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的見解和任務的完成。
當然,對于課堂如何分組,每位教師的想法不一樣,做法就不一樣,而且學校具體情況不一樣,分組的方法就要有所區(qū)別。這就需要教師在落實教學過程中仔細觀察,一邊工作一邊感悟一邊總結(jié),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合作探索中形成自己的方法。
Bruce Joyce, Marsha Well, Emily Calhoun. 2011. 教學模式[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26-130.
國家基礎教育司. 2002. 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的對話[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9-33.
唐青葉. 2009. 語篇語言學[M]. 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66-6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1. 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30-139.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初中英語梯形分組合作學習應用研究》(JCJYB160504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