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明
【病文入院】
尷尬的時刻
尷尬的時刻,相信誰都有過吧?令我記憶最深的便是那次上課……(習作開場入正題快是優(yōu)點,但這篇習作的題目——“尷尬”,不像“難忘”“敬佩”般常用,如果能舉例說明什么時候會尷尬,讀者會更好理解。)
那天是家長開放日,許多家長來聽老師上課。(小作者似乎非常喜歡直接的表達方式,假如能為習作設(shè)置點懸念,想必效果會更好)“丁零零……”上課鈴響了,家長們紛紛走到教室后面就坐,我一回頭,正好看到媽媽對我露出微笑。
伴著鈴聲進來的,還有我們的數(shù)學老師楊老師。(“數(shù)學老師楊老師”,一句話中重復(fù)出現(xiàn)兩個“老師”,未免累贅,需要整合。)
“全體起立!”班長大聲地喊道。
“同學們好?!?/p>
“老師您好!”
“請坐?!?/p>
禮貌的問候之后,楊老師就開始一絲不茍地講起課來。(雖然我們常說,一篇習作細節(jié)很重要,可那是針對習作重點來說的,這占篇幅頗長的“相互問候”,似乎與習作中心關(guān)系不大。)
新課講完后,楊老師在多媒體上展示了一道習題問:“這道題誰會做?”同學們紛紛舉起了手。我看著題目,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會做!眼看著舉手的同學越來越多,我想到背后的媽媽,一咬牙,狠狠心,也舉起了手。(此處是為下文作鋪墊,需要多些細節(jié)描寫。)
哪想到,老師不偏不倚,正好叫到了我。我邁著沉重的步子,挪到了黑板前,卻根本不知道從何答起。(“邁”是何等大氣的動詞?。⌒∽髡叽颂幍摹斑~”與“挪”自相矛盾了)老師這才發(fā)現(xiàn)我原來是“濫竽充數(shù)”,讓我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尷尬的時刻正體現(xiàn)在這一段,本段也就是習作的重點,可小作者卻過于豪爽地一筆帶過,讓習作留下了遺憾,沒有展現(xiàn)精彩之處,實在可惜。)
當時的情形我至今記憶猶新,真是我人生中最尷尬的時刻,在同學、家長面前丟了人。從此,我再也不敢濫竽充數(shù),也更加努力學習,讓自己在課堂上能堂堂正正舉手。(習作結(jié)尾一般是總結(jié)全文,升華主題。本文結(jié)尾雖然也點題寫到了尷尬的時刻,可第二句卻筆鋒一轉(zhuǎn),寫自己“努力學習”,這也許是這件事留給作者最深的印象,可卻不是習作的中心,看似升華主題,實則偏了題。)
【名師處方】
無論是從習作內(nèi)容,還是從寫作功底上,我們都能看出,這是一個認真的學生。這篇習作,我們能看到完整的敘事、細節(jié)的刻畫,讀起來很流暢。
可小作者沒有考慮到一個重點——習作的任何細節(jié)描寫都要為習作中心服務(wù),要為體現(xiàn)中心而寫。讀者要看到的是“尷尬時刻”的描寫。文中的鋪墊“眼看著舉手的同學越來越多,我想到背后的媽媽,一咬牙,狠狠心,也舉起了手”,以及習作的重點“我邁著沉重的步子,挪到了黑板前,卻根本不知道從何答起”,兩處的細節(jié)描寫就不夠突出,應(yīng)在這兩處加大比重。
可以寫一寫當時猶豫著該不該舉手的矛盾心理,寫一寫被老師點名,“挪”往黑板那短短路程中的心理活動,站在黑板前無從下手的尷尬處境,以及周遭的環(huán)境,等等。
所以說,細節(jié)不能純粹為寫而寫,要有目的地寫,要為了展現(xiàn)習作中心而寫。
【病文出院】
尷尬的時刻
浙江紹興市越城區(qū)東湖鎮(zhèn)楊浜小學
四·1班 秦文瑤
尷尬的時刻,相信誰都有過吧?上了公交車,發(fā)現(xiàn)沒帶零錢;把新同學的名字張冠李戴;上課不認真聽講,被老師提醒……事情雖然轉(zhuǎn)瞬即逝,但那種尷尬的感覺一定會使你記憶猶新。而我最尷尬的時刻,莫過于那次特殊的課堂了。
記得那天,天空湛藍,碧空如洗,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空氣中彌漫著清新歡樂的氣息。在這樣晴朗的早晨,家長們紛紛趕來學校“赴約”。沒錯,這天是家長開放日?!岸×懔恪睈偠拟徛曧懫?,匆忙走進教室的家長趕緊到后面就坐,倉促間,我看見媽媽對我笑了一下,這節(jié)數(shù)學課我一定要好好表現(xiàn),我暗下決心。伴著鈴聲進來的,還有我們的楊老師。
“全體起立!”班長中氣十足地喊了一句。
“同學們好!”
……
課照常進行著,教室里除了楊老師的講解,只剩偶爾傳來的“嘩嘩嘩”的翻書聲了。若在平時,我會認真聽講,可是今天我卻天馬行空般胡思亂想起來,好一陣才開始認真聽課……
“這道題誰會做?”楊老師問。
我望向投影,定睛一看,不會!媽媽一定在后面注視著我,如果看見我沒有舉手,那她肯定會認為我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天哪!我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不,不!再怎么,我也要撐住,不能讓媽媽失望!想到這,我一咬牙,不管三七二十一,快速地舉起手來,并望了望四周。好嘞,這么多人舉手,也不一定叫到我。抱著這樣投機取巧的心理,我倒心平氣和了。
“秦文瑤,你來做!”沒想到,楊老師竟轉(zhuǎn)向我,笑著說道。
我大吃一驚,腦子里一片空白,慢騰騰地挪到黑板前,抬頭看看題目,一籌莫展?!敖心闼罁?,現(xiàn)在完了吧!”我懊悔不已。一回頭,正好對上同學和家長們那不解的目光——這么多雙眼睛直勾勾地看著我!我頓時愣住了,再次面向黑板,額頭上冒出了絲絲冷汗,牙死死地咬著下嘴唇,手緊緊攥著衣服的一角,低頭看向地面,眼睛卻蒙上了一層晶瑩的水霧,淚水盈滿了眼眶。
仿佛過了一個世紀,“算了,你下去吧?!币恢背聊徽Z的楊老師終于發(fā)話了,我如獲大赦,拿手擦了擦眼角,飛似的逃回座位,而大家的目光卻還牢牢鎖定在我身上……
這次的尷尬經(jīng)歷讓我領(lǐng)悟到:任何情況,都不要死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改后再看】
經(jīng)過修改的習作,可謂脫胎換骨。讀著這篇習作,讀者仿若身臨其境,被帶入了小作者的處境中,同小作者一同忍受課堂上的“掙扎”。
這是如何辦到的呢?其實,正是小作者改變了習作策略,不再如前文般心急火燎,想著寫完即可,而是穿越時空,回到課堂,依托真實的情境,詳略得當?shù)匕蚜曌鞯闹行摹皩擂蔚臅r刻”,細致入微地刻畫了出來。文中的環(huán)境描寫、心理刻畫、動作描繪無不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出“尷尬”二字。
這樣的習作是不錯的,這樣的習作是可讀的,這樣的寫作方法是我們需要牢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