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周良的蘇州評彈研究

        2017-04-14 05:36:48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舊聞彈詞書目

        潘 訊

        (中共蘇州市委 研究室,江蘇 蘇州 215004)

        論周良的蘇州評彈研究

        潘 訊

        (中共蘇州市委 研究室,江蘇 蘇州 215004)

        周良先生從事蘇州評彈研究近四十年,他的研究從搜集整理史料入手,進而探索評彈的藝術特征,撰述蘇州評彈史,對作為“非遺”的評彈傳承保護形成了系統(tǒng)思考,并以多方位的貢獻與成就,榮膺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蘇州評彈;周良;史料;藝術特征;藝術史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周良先生先后出版了《蘇州評彈舊聞鈔》《蘇州評彈藝術初探》《論蘇州評彈書目》《彈詞經(jīng)眼錄》《蘇州評彈史話》《話說評彈》《蘇州評彈藝術論》《蘇州評話彈詞史》等十余部專著。1984年至今,他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嘔心瀝血,主編《評彈藝術》??两褚阎?1集。為搶救和保護蘇州評彈傳統(tǒng)書目,20世紀90年代以來,周良主持了《蘇州評彈書目選》的選稿和編輯工作;近年來,他又投入很大精力主編《蘇州評彈書目庫》,現(xiàn)已出5輯,內(nèi)含傳統(tǒng)長篇書目二十余部,總字數(shù)逾五百萬言。為搶救、記錄評彈藝術家寶貴的藝術經(jīng)驗,周良先后主編了《藝海聚珍》《書壇口述歷史》《演員口述歷史及傳記》等。近年來,面對新的形勢變化,為保護與傳承蘇州評彈這一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原真性,周良又先后編撰《蘇州評彈研究六十年》《保護好蘇州評彈》等書刊。卅載辛苦不尋常,周良以其多方面的貢獻與成就,榮膺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蘇州評彈舊聞鈔》(以下簡稱《舊聞鈔》)是周良的第一部評彈研究專著,出版于1980年?!芭f聞鈔”體例源于魯迅,魯迅先生有《小說舊聞鈔》,其價值堪與《中國小說史略》相為呼應表里。魯迅曾于該書再版序言中寫道:“廢寢輟食,銳意窮搜,時或得之,瞿然則喜,故凡所采掇,雖無異書,然以得之之難也,頗亦珍惜?!辈⒄J為:“學子得此,或足省其浬重尋檢之勞焉?!盵1]周良的《舊聞鈔》繼承了魯迅的傳統(tǒng),是“十年磨一劍”的精心之作。對評彈研究界來說,《舊聞鈔》的價值不僅可以“省其浬重尋檢之勞”,而且該書本身就是一部具有學術分量的著作。

        增補本《舊聞鈔》①本文以下所引據(jù)《蘇州評彈舊聞鈔》皆為“增補本”,古吳軒出版社2006年版。引述資料758條,搜羅廣富,其中還有不少稀見的稿本、手抄本、孤本。比如,《二癡札記》為蘇州古舊書店藏光緒十六年(1890)稿本,《開卷得樂》為蘇州古舊書店藏同治間稿本,天悔生《金蹏逸史》為清咸豐同治間稿本,李日華《味水軒日記》為寧波天一閣藏抄本等。不少援引書目,雖是刊本,但因存世稀少也不易尋覓。如《海陵竹枝詞》為清同治三年(1864)刻本,《新刊古本劉成美忠杰全傳》系康熙五十九年(1720)姑蘇千鐘書屋刻本,

        《舊聞鈔》還從遺存的歷代碑文、布告中發(fā)掘評彈史料。不少碑文對評彈史研究極富價值,如第130條“《復興光裕社》”碑文[2]67,此碑立于1936年,記錄了評彈在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前夕江南這一特殊時段的生存狀態(tài),具名人有吳小舫、魏含英、王雪春、鐘子亮等,引人注目的是碑文全用白話,且原碑已失,已成孤本。還有許多資料見于當年小范圍流行的小報,周良也一一鉤沉,發(fā)掘出有價值的歷史信息。如第136條《鐵報》1947年1月20日報道光裕社改選的消息[2]68,這條資料的重要價值在于,它記載了普余社創(chuàng)始人錢錦章當選光裕社理事長,宣告兩社合流,當年光裕社禁止男女合演的舊規(guī)自然也煙消云散,這是評彈發(fā)展史中的重要一步。

        《舊聞鈔》不是簡單的資料蒐集與羅列,周良在條目下加寫了大量按語,這些按語有裁斷,有辨析,且與本文相互生發(fā),新見迭出,引人入勝。如評彈界素知傳統(tǒng)長篇彈詞《三笑》有“王派”“謝派”兩大系脈,“王派”創(chuàng)始人王麗泉為清乾、嘉間藝人吳毓昌的傳人,因時代久遠,吳毓昌的資料匱乏,可是在《舊聞鈔》第180條“吳毓昌《繡像三笑新編》”周良的按語中,引述了一首《鷓鴣天》,為了解吳氏生平提供了資料:“何許先生吳毓昌,近來不做猢猻王……”[2]85由此可知吳氏極有可能是一位作苜蓿生涯的教書先生。

        有些按語既是本文的重要補充,本身又構成一條重要史料。如第87條“《光裕公所顛末》”下綴一長按語,提供了光裕社附設益裕社的重要資料,且移錄了益裕社章程的主要內(nèi)容。由按語可知,益裕社“成立于1910年,到1928年止,共辦了17年”,益裕社倡導“熱心毅力好義急公”,“每個社員每年存2角錢,以15年為期。藝人故世后,不問入所時間的長短,存入多少,家屬可以領取補貼50元到100元。藝人家屬,凡清寒者,每年終可領取救濟金米二至三斗”。[2]42這條資料不僅為研究20世紀二三十年代評彈藝人的生活提供了重要佐證,也是研究清末民初蘇州行業(yè)公會歷史的重要資料。

        《舊聞鈔》不僅收集了大量資料,而且通過對資料的科學整理和分類,對評彈發(fā)展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了全面呈現(xiàn)。如女彈詞是評彈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現(xiàn)象,但是對于女彈詞的源流,前人沒有作過系統(tǒng)研究,周良在《舊聞鈔》中專辟“妓女彈詞”門類,展示了清代中葉以來女彈詞的分流和歷史,還原了她們光怪陸離的生存狀態(tài)?!耙黄春郾阌星椋衙G羨喚先生。如何未嫁浮梁賈,也覺琵琶帶怨聲?!保ā渡杲s詠女說書》)[2]256寫出了女彈詞藝人的辛酸與哀怨?!坝鷷r髦矣愈矜憐,巾幗衣冠任倒顛。不信但看彈詞女,拜年也用小紅箋?!保ù群‰[《續(xù)滬北竹枝詞》)[2]257又寫出了女藝人的時髦與風流?!百u嘴原來不賣身,此中聲價獨超倫。誰知幾曲琵琶后,一樣桃源可問津。”(苕溪醉墨生《青樓竹枝詞》)[2]259則是女彈詞與妓女合流的明證。清末民初,針對女彈詞的花榜品評之風盛行,這是女彈詞興盛的一個側面,但史料已如鴻爪雪泥,渺然難尋,周良經(jīng)過搜求,在第716條“公之放《上海書仙花榜》(1877)”引述所謂“二十八品”女彈詞藝人的名氏及評語后,還在按語中引述了其他相近資料,計有持平叟《女彈詞小志》提及女彈詞24人、免癡道人《摘鴻雪詞題二十四女品花圖》、吳興紉秋居士評定之《書仙紅樓榜》涉及女彈詞24人、曼陀羅館詞客《滬北詞史金釵冊》匯評女彈詞36人、湘南泥中仙子于《申報》介紹女彈詞15人以及《寰宇瑣記》第四冊《洋場書寓》涉及女彈詞50人。[1]259此外,見之于詞詠的還有梅花香里聽琴客《滬北名花十詠》、西泠翠夢生《海上名花十友詞》、苕上蘆林生《花筵十詠》以及《申江十美贊》等[2]260,將這些資料貫串參校,即勾勒出一部19世紀下半葉上海書壇女彈詞小史。

        周良評彈史料研究工作的另一力作是《彈詞目錄匯抄?彈詞經(jīng)眼錄》(以下分別簡稱《目錄匯抄》《經(jīng)眼錄》)?!赌夸泤R抄》將前人10種資料匯為一帙,不僅便于翻檢,且增補新的資料,在前人積累的基礎上,將此項工作又推進一步;《經(jīng)眼錄》對彈詞研究的貢獻尤其不小,書內(nèi)不僅收錄彈詞目錄,而且附列了與之相關的小說、宣卷、戲曲等書目,對于開展比較研究和厘清彈詞書目的系脈,價值甚大?!督?jīng)眼錄》所收書目不僅詳注了版本、藏地,有的還引了序言、回目、跋語等,使讀者對藏本了然于胸。如“三笑”條,不僅列出了經(jīng)眼彈詞本如乾隆刊本《新編重輯曲調(diào)三笑姻緣》、嘉慶癸酉(1814)本《繡像三笑新編》、道光甲辰年(1844)四友軒本《合歡圖》、光緒四年(1878)重梓本《繡像三笑新編》、光緒戊子年(1888)上海書店本《新增笑中緣圖詠》以及最新出1992年江蘇文藝版徐云志、王鷹演出本《三笑》,而且還附與之相關的小說《唐祝文周四杰傳》《三笑姻緣九美圖》《言情小說繪圖新三笑》,寶卷《三笑才子》《三笑唱情》以及戲曲作品《花前一笑》《文星現(xiàn)》等。[3]34《經(jīng)眼錄》中還有不少稀見版本,為我們了解一部書早年的演出情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如“玉蜻蜓”條下有道光丙申(1836)重刊本《繡像芙蓉洞》,在回目中有“遇祟”“游獄”“滴血”等[3]46,這些內(nèi)容已為今天演出本所不載,或僅見于解放初期的書場演出中,為我們進一步探尋提供了重要參照。

        在搜集、整理評彈史料的同時,周良也開始探索蘇州評彈的藝術特征。1988年出版了《蘇州評彈藝術初探》(中國曲藝出版社),1996年又出版了《再論蘇州評彈藝術》(江蘇文藝出版社),這些研究分別從歷史、書目、演出、理論等角度立體呈現(xiàn)了蘇州評彈藝術的概貌和特征。隨著研究的深入,出版于2007年的《蘇州評彈藝術論》再一次展現(xiàn)了周良對于評彈藝術的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堪稱到目前為止最為完備的一部評彈藝術論??v觀三十多年來周良在評彈藝術研究中的不懈探索,可以發(fā)現(xiàn)其核心是始終堅守評彈藝術的本體性,他鮮明地反對形形色色的對評彈藝術的曲解與異化,為蘇州評彈正本清源,細心呵護著這朵江南曲藝奇葩。

        其一,周良是在不同藝術形式的比較中定位評彈藝術的本體性。一門藝術的本體性是在發(fā)展演變過程中不斷完善、定型的,雖然在這一過程中,少不了向其他藝術門類學習,但學習的結果不應消弭了自己的個性,而是要讓自己的個性愈加彰顯。周良對評彈藝術本體的探索,首先是從與之臨近的敘事藝術比較中來定位的??v觀周良的評彈文獻,有關評彈與小說、戲曲異同的論述最多,而且再三申論,不斷完善。他對這一問題的最新表述為:

        蘇州評彈詞和小說的不同在于:①評彈用口頭語言,小說用書面語言。②小說的作者作為敘述者,不和讀者見面,以客觀敘述為主,少主觀敘述。蘇州評彈的敘述者為演員,直面聽眾,常用第一人稱,與聽眾對話。③蘇州評彈又是表演藝術,創(chuàng)作和欣賞同時進行,同時完成。蘇州評彈和小說的相同之處,是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的方法及其被欣賞者所感知的方法相同。口頭語言和文字,都是符號,都是思維工具。敘述者的敘事、描寫、形容、刻畫,借助欣賞者(聽眾和讀者)的生活經(jīng)歷和藝術欣賞經(jīng)驗、欣賞者的想象力,共同創(chuàng)造形象和藝術意境,都是想象藝術。[4]296

        這段話的精要之處在于,提煉出評彈藝術的本質(zhì)是通過演員的口頭語言展開敘事,演員的口頭語言是評彈創(chuàng)造形象和意境的主要工具,因此,評彈不僅是一般的表演藝術,更是借助語言符號的想象藝術,從這個意義上說,評彈更近于小說,語言成為這門藝術的生命源泉。

        而評彈與戲曲同為舞臺表演藝術,其間的關系也更為復雜。周良對于評彈與戲曲異同的論述也更為精彩獨到:

        蘇州評彈和戲曲的相同點,兩者都是表演藝術。兩者的不同在于:①評彈演員作為敘述者,演出是講故事。不是故事中的某一人物。演戲的演員,裝扮成故事中的某一人物,是角色。②評彈以第三人稱敘述為主,說書人也用第一人稱出來說話,都用全知視角。這兩種語言,戲曲是不用的。演戲,都是故事中人物(腳色)的話,都用限知視角。③評彈以順時序敘事為主,輔之以多時空靈活轉換的往復敘事。未來先說,過去重談,既有故事中的現(xiàn)在時,又有說書人的現(xiàn)在時。[4]297

        毋庸諱言,新中國建立以來,評彈藝術在取得長足發(fā)展的同時,“戲曲化”的不良傾向也在潛滋暗長,甚至愈演愈烈。在不少藝人的表演中說書成了演戲,演員的口語敘事(說表)被削弱了,評彈作為說書藝術的本體性被扭曲了。對于評彈與戲曲的區(qū)別,周良站在捍衛(wèi)評彈藝術本體性、原真性的嚴肅立場上,在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反復論述。評彈與戲曲的不同,前輩老藝人曾有過簡括傳神的表述,即一為說法現(xiàn)身(評彈),一為現(xiàn)身說法(戲曲)。應該說,是否“現(xiàn)身”是評彈與戲曲的本質(zhì)區(qū)別所在,在評彈中即便“起腳色”也是“登臺面目依然我”,與戲曲的演員肉身化表演有著本質(zhì)不同。此外,由于演員口語是評彈最主要的表演工具,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特殊的敘事技巧和表演方式也是戲曲中所沒有的。

        其二,隨著研究的深入,周良逐漸把握了評彈本體的兩個關鍵特征,即評彈“以長篇為主”和“以說表為主”,二者是維系評彈藝術的生命線。從藝術史看,評彈以說長篇為主,似乎毋庸置疑,但是在一定時期卻成為爭論的焦點。長篇雖然是一個藝術實踐問題,但要令人信服,還必須從理論上予以深入闡述。周良則著重從評彈傳統(tǒng)書目的形成歷史、觀眾心理學等方面論述了長篇是評彈的存在方式。不僅如此,對傳統(tǒng)書目的逐步推衍和伸長的過程,周良也作了詳盡的分析:

        評彈長篇擴展的過程,包括了:①故事中情節(jié)的發(fā)展,主干上生出枝節(jié),一條線變兩條線、多條線。②細節(jié)描寫逐漸細致豐富。而且細節(jié)描寫的段落,往往是藝術上精彩的段落。③對人物的描寫,對人物心理和思想狀態(tài)的描寫。刻畫人物愈益細致、生動、鮮明,在提高藝術性的同時,伸長了篇幅。④人稱的靈活轉換和敘事方式的更加細致,說書人的穿插和評價、議論,以說表為主的敘述,使書目也逐漸伸長。[5]188

        以上深入而細致的論證,從理論上解釋清楚了評彈何以要“以長篇為主”,“以長篇為主”使得對評彈藝術本體性的把握更進了一層,也為評彈藝術的保護和傳承指明了方向。不能不提及的是,在今天強調(diào)評彈“以長篇為主”還具有另一層現(xiàn)實意義。在各種藝術節(jié)展、評獎會演繁多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中,評彈歌曲化、短篇化愈益成為困擾藝術發(fā)展的阻礙,而所謂獲獎作品大多曇花一現(xiàn),轉瞬即逝,造成巨大的藝術浪費。

        評彈本質(zhì)是說書,這似乎是天經(jīng)地義的,其實卻不然。近代以來,評彈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也一直存在輕說表、重彈唱的傾向,這種傾向又因“戲曲化”而加劇。2004年周良在與吳文科的通信中,對評彈“以說表為主”進行了深入闡述:“說書人的敘述語言,在整個語言中,在數(shù)量上占多數(shù);在敘述中的作用,也占統(tǒng)領作用,起支配作用。”“說書人的敘述語言,作用包括:敘述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其環(huán)境;通過描述人物、細節(jié),展開故事;故事的發(fā)生及演變的前因后果;描述人物的外形和內(nèi)心活動、心理狀態(tài);對代言體語言,即人物的話作解釋、補充以及評論。”①周良、吳文科:《關于蘇州評彈藝術特征的通信》,《評彈藝術》第三十七集,內(nèi)部出版物,2004年,第21頁。“以說表為主”之所以成為維系評彈藝術的又一條生命線,也是與評彈藝術本體性緊密聯(lián)系的,“說表”是評彈藝術最核心最獨特最具魅力的創(chuàng)作手段,評彈藝術的精華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成就即藝人的說表上。離開了說表,評彈藝術杰出的文學性就蕩然無存,評彈所借以塑造的無數(shù)鮮活形象就失去依托,評彈作為敘事藝術的獨特價值就無從體現(xiàn)。

        其三,以說表為主和以長篇為主的兩大特征進一步?jīng)Q定了評彈的敘述方式,在此基礎上,周良開展了深入研究,并提煉出一些重要觀點。周良為此閱讀了大量評彈腳本,其涉獵之廣,鉆研之精,可以說并世無第二人,他的研究絕不是泛泛而談,而是建立在充分而扎實的資料基礎上的。

        在評彈敘事時空的研究中,周良提出評彈敘事中常常出現(xiàn)的“兩個現(xiàn)在時”[4]297問題,即故事的現(xiàn)在時和敘述者的現(xiàn)在時。按照敘事學理論,通常敘事作品中的時間具有二元性,即本文時間和敘事時間,而在評彈等口頭敘事藝術中,本文時間的內(nèi)涵已經(jīng)大為豐富,本文時間成為“兩個現(xiàn)在時”的疊加。周良沒有照搬西方敘事學理論,而是從實例分析出發(fā),給人豁然洞開之感。對此,周良舉了評話《英烈?八卦樓》(丁冠漁演出本)中的一例,并在夾注中予以解說:“‘今朝已是正月半,南京城里燈彩扎滿,各地得訊南京興燈,全趕來白相,所以更加熱鬧?!@是故事中的現(xiàn)在時?!f書人關照,出燈謎人家不過是好白相,想勿到朱元璋親自看見,到明朝險遭滅門之禍,真危險?!f書人的議論,是說書人的現(xiàn)在時,但議論還是當時的情境而發(fā)的,是故事的現(xiàn)在時?!盵6]121

        評彈的敘述不僅有不同的人稱,還有多種人稱的靈活轉換,這種轉換,既出現(xiàn)在說書人的敘述語言和故事中的角色語言之間,又發(fā)生在說書人的客觀敘述和主觀敘述之間。周良從大量實例中提煉出評彈敘事人稱轉換的一些特點,絕不是空穴來風。他舉了《西廂記?游殿》(黃異庵演出本)一例:“今朝天氣晴朗,春光明媚。聽店小二說離城不遠有座普救寺,當家長老滿腹經(jīng)綸,不愿為官,出家為僧。……張君瑞想,不如乘今朝大好天氣去拜訪方丈,請他講講經(jīng)文,再和他吟詩作對,一解途中之悶?!敝芰荚谠u注中對此作了分析:“從說書人的客觀敘述開始,‘張君瑞想’后轉為用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講述,是一次人稱轉換。”[6]122

        至于評彈敘事頻率最大的特征就是對于核心情節(jié)的反復渲染,周良以《珍珠塔》中對“前見姑”這一核心事件的反復渲染為例?,F(xiàn)在的評彈演出本中,沒有“前見姑”情節(jié),而是通過幾十次的反復敘述,加深聽眾的印象。而且評彈藝人的高超在于從不同人物口中、從各種不同角度反復敘述,或簡或繁,或濃或淡,或深或淺,或欹或正,做到“意疊語不疊,事復句不復”,使描寫和敘述豐富多樣,給觀眾留下了想象空間。尤為重要的是,這種反復渲染的敘事特征是與評彈“以長篇為主”的結構特點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失去了長篇藝術形式,這種敘事藝術也將不復存在。

        評彈敘事時序慣常的特點是“舊事重提”(回敘)和“未來先說”(預敘)兼具。周良舉了評話《三國?古城會》(王雄飛演出本)中的例子:“旗下,一人騎在馬上,手持丈八蛇矛。一身鑌鐵甲,圓睜環(huán)眼,燕頷虎須,一看正是三將軍張飛。張飛怎么會來到此地?原來,張飛和劉備在小沛偷劫曹營,誤中曹操之計,一場大敗,弟兄失散。張飛突破重圍……”[6]123這段敘述的后半段即是“舊事重提”。至于“未來先說”,周良舉了評話《武松?大鬧飛云浦》(吳君玉演出本)的例子:“施恩要等爹死脫,去十字坡,投奔孫二娘。后來一道上二龍山,后書我先交待。”[6]124“后來一道上二龍山”即是預敘,是以后的情節(jié)。這兩種頗有意味的敘事特點也與長篇形式密不可分。

        周良為評彈撰史始于“文革”結束后,20世紀80年代初他寫過《蘇州評彈史話》,2002年又出版了《蘇州評彈史稿》(古吳軒出版社),2008年應江蘇省文聯(lián)約請,又新撰一部《蘇州評話彈詞史》(中國戲劇出版社),側重以總結經(jīng)驗為主。周良的評彈研究起步于史料搜集整理,在治史中他也充分做到了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言必有據(jù),不妄下論斷。這從他的《蘇州評話彈詞史》中所附的大事記、書目表、系脈表等參考文獻中即可見一斑。雖然是一門地方曲藝史,但是周良筆下呈現(xiàn)出一種廣闊的學術視野,書中既注重從藝人、書目等角度展開敘述,也試圖從行會、藝術等視角切入分析。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現(xiàn)評彈四百年歷程。周良的評彈史在詳略繁簡的安排上也獨具匠心,以《蘇州評話彈詞史》為例,全書11章中,“古代的蘇州評彈”“近、現(xiàn)代的蘇州評彈”僅各占一章,更多的是敘述1949年之后的評彈發(fā)展,分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的蘇州評彈”“粉碎‘四人幫’以后的蘇州評彈”,其余章節(jié)則為“評彈隊伍的組織起來和管理”“評彈的歷史和藝術研究工作”“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學習陳云的評彈觀”等,既梳理出歷時態(tài)的評彈發(fā)展史,又對當下評彈生態(tài)作了多棱呈現(xiàn)。

        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在《史通》中提出,史學家必須具備“三長”,即“史才”“史識”“史學”[7],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史識”。治史不僅要注重史料的選擇與運用,而且要有論斷,有見識。如周良認為蘇州評話、蘇州彈詞形成于明末清初,且評話早于彈詞,提出了三大論據(jù),依次為“清乾隆時期,出現(xiàn)了有蘇州話的彈詞刻本。在評彈的傳統(tǒng)書目中,其傳承關系有的能上溯到清乾隆、嘉慶年間。有了一批知名的有成就的藝人。清乾隆年間,蘇州評彈藝人已經(jīng)就積累的經(jīng)驗開始藝術總結,出現(xiàn)了王周士的《書品?書忌》。此為蘇州評話、彈詞趨向成熟的標幟”[5]242,從書目、藝人、理論等三方面判定一門藝術的成熟時期,當為不刊之論。

        又如,近代以來評話發(fā)展滯后,彈詞逐漸興起,從客觀上說,是評彈進入城市,接受群體發(fā)生變化之后的必然趨勢,而且在20世紀30年代電臺興起后,電臺上出現(xiàn)了只唱不說的節(jié)目,又加劇了這一趨勢。周良則進一步從藝術本身對這一現(xiàn)象作了論述,他認為,在近現(xiàn)代評話書目中,講史的傳統(tǒng)中斷,俠客書一時蜂擁而出,藝術上多顯粗糙,而同時彈詞書目如《楊乃武》等多以揭露統(tǒng)治黑暗、弘揚社會正義為旨歸,贏得了聽眾的歡迎。又加之近代以來彈詞音樂及表演藝術獲得很大發(fā)展,而評話的“噱”卻陷入惡趣。同時,彈詞書目因為得到文人的幫助,出現(xiàn)了雅化傾向,而評話書目則少有這種現(xiàn)象。因而,評話藝術就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走向衰落。[5]140這種分析完全從書目實際出發(fā),而且有論斷、有見地,鞭辟入里,令人信服。

        周良的評彈史還呈現(xiàn)出鮮明的反思精神。周良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擔任蘇州市文化局領導工作,是評彈60年發(fā)展史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有的事件不僅親歷,而且還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周良就曾因對“評彈以中、短篇為主”的觀點持保留態(tài)度,而在“文革”中成為其一大罪狀,遭到口誅筆伐。作為當事人,周良深知錯誤的政治路線對文藝的戕害之劇,并為之痛心疾首。他在評彈史撰述中,就用較大篇幅反思了建國以來評彈工作的失誤和教訓。在近來與筆者的談話中,又重申了以下看法:

        ①建國初期的“斬尾巴”,1964年停說傳統(tǒng)書,忽視傳統(tǒng)書、傳統(tǒng)藝術的繼承,忽視傳統(tǒng)藝術形式和特色的繼承。傳統(tǒng)書目淘汰、剔除過快、過多,傳統(tǒng)藝術流失。②新書目的創(chuàng)編,脫離傳統(tǒng)基礎。“為政治服務”的急功近利,搞了大量的短小作品,大都不能在書場演出,不能保留。搞群眾性的創(chuàng)作運動,但往往忽視書場演出的長篇書目建設。③分配上的平均主義,阻塞了競爭機制,束縛了演員的積極性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吃大鍋飯,把人養(yǎng)懶、養(yǎng)窮。④藝術創(chuàng)造中的行政干預多,缺乏藝術民主,束縛了藝術創(chuàng)造力。[4]300

        其實,這些弊病不僅出現(xiàn)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評彈工作中,而且在相當長時間內(nèi),類似錯誤的做法主導了整個文藝事業(yè)。周良作為一定時期黨的文藝政策的執(zhí)行者,作為體制內(nèi)人,對于其中的甘苦冷暖自然比局外人更多一層體會。雖然上述表述看似平凡質(zhì)樸,或許還有人認為這種寫法不合乎撰史的體例和文筆,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這字字句句都是發(fā)自肺腑之論,歷史的最高境界不正在于此嗎?

        周良的評彈史研究還體現(xiàn)出強烈的保護意識。20世紀八九十年代,評彈在經(jīng)歷了“文革”后的短暫復興又遭遇危機,觀眾群體老化流失,演員轉業(yè),引起了陳云同志的強烈關注。在《蘇州評話彈詞史》中周良用較大篇幅,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回顧,并總結了經(jīng)驗教訓。進入21世紀,尤其是評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以來,評彈保護工作又面臨新的復雜局面。一方面是保護資金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強,另一方面卻是評彈藝術水準的持續(xù)下降,評彈藝術形式的異化、功利化的泛濫,藝術內(nèi)涵和精髓在流失。對于如何保護蘇州評彈,在理論界和藝術實踐中都存在誤區(qū)和混亂,作為前輩,雖然已至耄耋之年,周良對此仍保持著清醒的認識和警惕,他站在保護“非遺”的高度,對蘇州評彈的保護作了新的思考和歸納,旗幟鮮明地提出保護評彈的要點:“搶救、傳承傳統(tǒng)書目;搶救、傳承評彈傳統(tǒng)藝術,包括傳統(tǒng)藝術形式及其特色,藝術傳承發(fā)展的規(guī)律;讓評彈主要在書場里流傳發(fā)展?!盵5]274為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蘇州評彈保護畫出了清晰的路徑圖,既有理論意義,又具有可操作性。

        [1] 魯迅.小說舊聞鈔[M].濟南:齊魯書社,1997:2.

        [2] 周良.蘇州評彈舊聞鈔(增補本)[M].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6.

        [3] 周良.彈詞目錄匯抄?彈詞經(jīng)眼錄[M].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6.

        [4] 周良.伴評彈而行[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5] 周良.蘇州評話彈詞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

        [6] 周良.蘇州評彈[M].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0.

        [7] 劉知幾.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48.

        (責任編輯:時 新)

        A Discussion on Zhou Liang’s Study of Suzhou Pingtan

        PAN Xun
        (Research Off i ce, CPC Suzho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Suzhou 215004, China)

        Zhou Liang has been studying Suzhou Pingtan for forty years. He started by collecting and sorting data, moved on to pro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ngtan, and then began to write the history of it. He developed the systematic ref l ec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Suzhou Pingtan,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refore, he has been presented with the “l(fā)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of Peony Award of Chinese Opera for his multidimensional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Suzhou Pingtan; Zhou Liang; historical data; art characteristics; art history

        J80

        A

        1008-7931(2017)01-0054-07

        10.16217/j.cnki.szxbsk.2017.01.007

        2016-12-20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6YSC002)

        潘 訊(1981—),男,安徽涇縣人,碩士,研究方向:江南社會文化。

        潘訊.論周良先生的蘇州評彈研究[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4(1):54-60.周秉鑒《甫里逸詩》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易安書屋活字印本,天笑主人《忠孝節(jié)義二度梅》為嘉慶五年(1800)福文堂刊本,《繡像十五貫》為清咸豐甲寅(1854)惜陰書屋刊本,等等。

        猜你喜歡
        舊聞彈詞書目
        瀕臨消失的曲種——長沙彈詞
        炎黃地理(2023年7期)2023-08-12 18:15:02
        推薦書目《初春之城》
        都市人(2022年3期)2022-04-27 00:44:57
        春日田家
        初中生世界(2020年9期)2020-12-18 06:42:41
        非遺長沙彈詞傳承現(xiàn)狀、困境及對策的實證研究
        大眾文藝(2020年9期)2020-05-07 06:45:04
        5G不僅僅是快
        投資與合作(2019年1期)2019-04-12 03:06:04
        陸澹安《啼笑因緣彈詞》創(chuàng)作始末及其價值
        20世紀80年代以來清代女作家彈詞研究綜述
        “舊聞”新作:地市報文化副刊的拓展之道
        中國記者(2016年1期)2016-03-03 18:22:17
        舊聞如何煉成精品
        中國廣播(2014年9期)2014-09-22 18:42:57
        本刊郵購書目
        99在线播放视频|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 中国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宅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天堂av一区二区麻豆| 加勒比东京热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av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Ⅴ | 精品国产爱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国内熟女啪啪自拍| 亚洲图区欧美| 亚洲精品国产老熟女久久| 男女上床视频在线观看| 蜜桃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产区一二三产区区别在线| 日韩在线无|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在线视频观看国产色网| 色先锋av影音先锋在线| chinese国产乱在线观看| 强d乱码中文字幕熟女1000部 |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全视频| 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 av国产免费在线播放|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免费国产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av在线尤物一区二区| 中文字日产幕码三区的做法大全|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