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棋 商麗媛
(江西制造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移動教學模式與效果研究
——以藍墨云班課為例
□李加棋 商麗媛
(江西制造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基于移動設備實施教學、學習已成為高校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本文以藍墨云班課為例,建設移動學習平臺教學資源,開展混合式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師生、生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藍墨云班課;網絡營銷;教學模式
21世紀以來,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迅速,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差、師生互動少、學生之間無協(xié)作意識、教學資源分布不均等現(xiàn)狀。本文以藍墨云班課為例,探索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的移動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移動教學、學習的互動功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藍墨云班課是一款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和移動終端設備而設計和開發(fā)的即時互動教學、學習平臺。我在《網絡營銷》課程中利用藍墨云班課平臺,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和學生手機開展混合式教學,使教學和學習變得輕松、簡單,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1.1 藍墨云班課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建設
課程資源建設是實施移動教學和學習的基礎,根據藍墨云班課系統(tǒng)架構,我在云班課建設和發(fā)布了以下網絡課程資源:
1.1.1 教學資源庫建設。包括教學設計、學習任務單、圖片、視頻、音頻、PPT課件、教案、作業(yè)等課程教學資源。
1.1.2 測試資源建設。包括指導學生線上學習的課前測試題庫、檢驗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的單元測試題庫和課程最終學習成效的期末測試題庫。
1.1.3 投票/問卷設計。設計基于藍墨云班課“投票/問卷”功能的用于調查和分析學生學習效果、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體驗等方面的投票議題和調查問卷。
1.2 教學實施
1.2.1 課前學習。我在課前通過電腦或手機將課程教案、PPT、網絡營銷案例等數字化教學資源和學生學習任務單在云班課發(fā)布,學生手機會即時接到消息通知,然后按照學習任務單的要求完成課前學習任務。
1.2.2 課堂點名。傳統(tǒng)點名方法耗時多,考勤資料容易遺失。我在課堂上運用班課平臺“一鍵簽到”和“手勢簽到”功能,大大縮短了點名時間,而且系統(tǒng)有自動統(tǒng)計和管理功能,保證了學生考勤資料的公平性和完整性。
1.2.3 課堂提問與互動。課堂教學中,使用云班課平臺搖一搖功能,隨機選取學生回答問題,學生覺得像是在做抽獎等之類的游戲,課堂提問變得神秘且富有趣味性,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給予相應的經驗值獎勵,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1.2.4 頭腦風暴。教師根據教學重難點設計、課堂學習效果等設置討論題干,通過云班課的頭腦風暴功能發(fā)布,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結合學生討論內容,有針對性的提出學習方法和意見,產生創(chuàng)新或改善性觀點,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1.2.5 答疑討論。課后,學生可以在答疑討論區(qū)留下學習中待解決的問題,尋求同學或老師的幫助,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討論,通過答疑和討論,解決心中疑惑,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稍有閑暇,我都會掏出手機,打開云班課,進入討論區(qū),查看學生的發(fā)言,回答學生的問題,拓展了教學、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1.2.6 投票問卷。教師通過投票問卷功能,調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體驗以及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師改進教學設計和教學方式,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在《移動學習的互動功能與效果研究》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根據課題研究的要求和目的,設計調查問卷,通過云班課的投票問卷功能發(fā)布,調查結果系統(tǒng)可自行統(tǒng)計,簡化調研過程。
1.2.7 作業(yè)發(fā)布和提交。傳統(tǒng)的作業(yè)布置,特別是收發(fā)作業(yè)和批改作業(yè)是老師覺得比較痛苦的一件事,云班課讓這一切變得簡單。教師通過云班課平臺布置作業(yè),學生以自由組隊或教師指定小組的形式共同完成,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作業(yè)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豐富了作業(yè)形式;小組作業(yè)結束后,教師可以隨時、隨地批改作業(yè),學生也可以實現(xiàn)分組評價或學生互評,實現(xiàn)了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1.2.8 測試。系統(tǒng)提供了強大的測試功能,包括課前預習效果測試、階段性章節(jié)檢驗測試以及期末考試,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系統(tǒng)自行完成測試管理,實現(xiàn)了全過程考核。
藍墨云班課在課程中使用后,師生、生生互動良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2.1 學生好奇心增強
傳統(tǒng)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是不允許學生課堂中使用手機的,而云班課課堂中,智能手機作為教學的重要工具,對于學生們來說無疑是一件非常新鮮的事情,極大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
2.2 有利于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通過制作圖片、PPT、視頻、音頻、動畫等內容豐富的、學生喜歡的數字化資源,指導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課前深度自主學習,對學習過程、學習內容和學習效果進行跟蹤,通過投票問卷、討論或頭腦風暴,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情,然后據此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調整課堂面對面的教學活動,使課堂內容更切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課上,教師作為課程活動的設計者和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則通過參與教師組織的討論、辯論、實驗或實際的動手操作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實現(xiàn)課堂翻轉。
2.3 拓展了教學、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教師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以通過移動設備或PC機管理自己的班課,如:管理學生、發(fā)送通知、分享資源、布置批改作業(yè)、組織討論答疑、開展教學互動。學生在任何場所都可以隨時開展投票問卷、頭腦風暴、答疑討論、作品分享、在線測試等教學互動活動,實現(xiàn)即時反饋,即刻點評。
2.4 促進師生、生生的良性互動
傳統(tǒng)課堂上,師生互動少,學生不愿意主動提問,課后師生、生生鮮少交流。云班課教學后,師生在云班課平臺上交流,課堂中運用手機簽到、回答問題,課后運用手機預習、復習。設置的討論答疑區(qū),活躍度較高,學生們時常上傳文字、語音、圖片等,剛開始教師承擔大部分解答任務,后期學生們主動解答,教師評價點贊。大大增加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實現(xiàn)師生、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
2.5 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程性評價
藍墨云平臺實現(xiàn)了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評價。通過課前測試檢驗學生預習效果;系統(tǒng)詳細記錄了學生在線學習時間、學生內容、總進度、下載和學習教學資源情況,對學生參與活動庫的頭腦風暴、答疑討論、投票問卷、測試及小組活動等數據進行跟蹤記錄,通過以上數據記錄,教師對學生學習全過程充分掌握;對學生的每一項學習活動賦予一定的經驗值,通過經驗值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課堂活動的參與程度和學習效果;通過單元測試和期末測試檢驗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成果和最終學習成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云平臺教學運用越來越廣泛,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導,改進了教學效果,但在使用過程當中存在以下問題:
教學整體設計決定了教學效果,教師需要花比傳統(tǒng)教學更多的時間整理教學單元設計。如果教學設計不夠緊湊,容易出現(xiàn)課堂松散,學生無所事事的現(xiàn)象。
當前的云平臺主要側重于把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思路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大部分時間處于單方面接受狀態(tài),無法及時為教師提供反饋意見,同時也無法為教學管理部門提供教學診改方案,須等班課結束之后,進行數據挖掘才能發(fā)現(xiàn)教學的短板。
混合式教學需要線上和線下結合,云班課無法實現(xiàn)教師之間的互通,教師只能調整自己班課的資源,無法實現(xiàn)教師課程互訪和互評。
[1]趙麗梅.“藍墨云班課”在高職院校“兩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9(1): 35-37.
[2]王海興.信息化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18(3)):63-66.
[3]劉彩玲.“互聯(lián)網+”國際化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11):91-93.
[4]孟婷婷.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亞太教育,2016(15):114-114
1004-7026(2017)06-0111-02
G43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6.079
本文為2012年江西省教育規(guī)劃課題《移動學習的互動功能與效果研究——以高職電子商務專業(yè)為例》的研究成果。
李加棋(1971.2-),男,江西制造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管理工程、教育管理;商麗媛(1980.8-),女,江西制造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信息管理、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