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云萍
[摘要] 目的 探究有效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方法 對照分析該院148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護理方式下的臨床效果及患者滿意度情況。結果 在血糖血脂方面,觀察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三酰甘油4項檢測指標上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3.24%,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2.97%。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有效護理干預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能切實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加強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應在臨床中予以推廣。
[關鍵詞] 有效護理干預;糖尿病;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1(b)-0189-02
我國是糖尿病多發(fā)國,2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在9.7%以上,成人糖尿病總數近一個億。當前全世界范圍內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這一疾病的治療以教育、自我監(jiān)督、口服藥物、胰島素治療、運動、飲食治療等為主,而這些項目均需要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習慣[1-2]。為此,該院對2015年11月—2016年6月在該院就診的148例患者進行了相關護理干預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在該院就診的14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4例。觀察組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齡47~76歲,平均年齡(61.42±5.01)歲。其中1型糖尿病25例,2型糖尿病49例。對照組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齡46~74歲,平均年齡(61.28±4.96)歲。其中1型糖尿病24例,2型糖尿病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糖尿病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比較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有效護理干預管理方法進行護理,方法如下。首先,根據《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規(guī)定》,由該院內分泌科醫(yī)療組組建糖尿病護理管理團隊,共分為4個小組,每組分設一名組長和兩名組員。在健康教育方面,由安全教育小組執(zhí)行相關計劃,責任護士每周4次固定時間對患者進行集體授課,涵蓋糖尿病治療、飲食、運動、護理、降糖類藥物的選擇和應用、并發(fā)癥預防、低血糖猝死、飲食指導等。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①監(jiān)督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評估;②對患者的健康知識體系,以查缺補漏為目的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成立糖尿病強化治療小組,主要負責:①制定分層培訓計劃,安排月、季度考核;②采用調查問卷、實際操作等形式對護理人員的理論與實際操作技能進行考核。建立糖尿病靜脈管理小組。靜脈治療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治療方式,靜脈管理小組主要負責:①檢查從事靜脈治療的護理人員是否具備相關理論及實踐資質;②規(guī)范護理人員操作標準,做到標準、操作、維護三統一;③培訓護理人員學習PICC、靜脈輸液港等新興技術。成立糖尿病心理護理管理小組,對患者心理進行干預。主要責任為:①指導并監(jiān)督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②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心理疏導方面的培訓,對一般心理治療藥物熟練掌握;③及時對有抑郁、焦慮傾向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制定針對性、個性化的心理干預計劃,并通報全體護士,防止患者過激行為。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糖化紅蛋白、三酰甘油等數據,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統計相關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血糖血脂方面,觀察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三酰甘油4項檢測指標上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3.24%,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2.97%。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主要由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引起。由于長期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器官如心臟、血管、神經、眼睛等都會受到慢性損害及功能障礙[3]。1型糖尿病患者多出現多食、多尿、多飲及消瘦的“三高一少”癥狀,而2型糖尿病多表現為肥胖、全身疲乏無力[4]。糖尿病在全球范圍內無法治愈,治療以教育、自我監(jiān)督、口服藥物、胰島素治療、運動、飲食治療等為主,因為這一特殊性,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然而,由于工作方法、醫(yī)院環(huán)境、患者心理變化等原因,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往往不能奏效。一些患者將自身健康視為兒戲,對護理人員的警告、督導不放在心上,造成血糖的不穩(wěn)定,一些患者自制力不足,在面對美食、煙酒等時不能自制,對身體造成進一步損害[5]。還有一些患者,不能養(yǎng)成監(jiān)測血糖的良好習慣,血糖升高而不自知。針對這些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針對于此,我們需要從管理上制定一個能將護理干預成果最大化保留的干預辦法。該院通過護理專項小組的建立,制定標準化、操作性強同時具有一定靈活性的有效護理干預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在用藥方面,護理人員詳細向患者介紹藥物效果、服用方法,服用時督導患者按照正確的劑量服用,不可因自身“感覺”擅自加減藥物。每次巡視時,都提醒患者檢測自身血糖,培養(yǎng)自我檢測的良好習慣。通過長時間的提醒、督導、家屬協助,大部分患者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飲食方面,當前生活條件提高,人們攝入脂肪量也隨之提高,這對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是不利的[6]。通過家屬幫助,該院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以下干預:①注意維生素、纖維等的補充;②膽固醇固定在300 g以內,盡量少食肥肉、動物內臟等,少食多餐。實施一段時間后發(fā)現一些患者面對美食的誘惑不能自制,該院護理人員根據心理學理論制定了行為干預計劃及獎懲制度,適當開放一些食物并對此類患者加強了血糖監(jiān)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日常行為方面,隨著手機等科技的發(fā)展,很多患者有晚睡的習慣,這對患者的健康不利[7]。在醫(yī)院中,護理人員督導患者按時休息,組織集體鍛煉。一些患者不適合做劇烈的運動,尤其是一些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劇烈的運動會造成頭暈、眼花、惡心等不良反應,該院護理人員尤其注意對此類患者制定相應的運動計劃。并建立醫(yī)療咨詢平臺組織同一地區(qū)的病友在出院后保持聯系,共同鍛煉;在心理干預方面,糖尿病患者長期患病,一些患者年齡較大,無法工作,對這一狀態(tài)尤其反感,一些患者影響工作,心理焦慮。針對于此,該院護理人員加強了心里溝通,了解患者、幫助患者,協助患者保養(yǎng)自身,減少嚴重病變或并發(fā)癥的產生,避免糖尿病對患者生活、工作的影響,取得了患者的信任。在該研究中,在血糖血脂方面,觀察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三酰甘油4項檢測指標上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3.24%,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2.97%。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有效護理干預管理辦法的應用是切實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景良洪,賀英,陳登蓉,等.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1996-1997.
[2] 周娜,侯愛和,劉麗,等.保護動機理論在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護理干預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4):6-10.
[3] 鄭麗燕,唐寧娟,袁襯香,等.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9):84-85.
[4] 傅羅秀,劉曉野,蘇曉玲,等.系統性護理干預在糖尿病心理性胰島素抵抗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4):31-33.
[5] 吳育平,章志瓊.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在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患者護理干預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9(8):37-38.
[6] 梁偉.護理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西部中醫(yī)藥,2013,18(12):128-129.
[7] 雷密容,吳小燕.人性化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2):173-174.
(收稿日期: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