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葉葉
(武昌首義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64)
獨立院校審計模擬實訓教學探討
□周葉葉
(武昌首義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64)
審計是一門專業(yè)性,技能性,操作性均非常強的學科。審計的學習和理解均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對于這樣一門實踐性較強而又難以理解的學科,審計模擬實訓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對于獨立院校而言,如何更好地進行審計模擬實訓教學,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實踐,是高校審計專職教師值得思考和關心的問題。本文將針對獨立院校的審計模擬實訓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進而為獨立院校審計模擬實訓教學的改革提供建議。
審計;審計模擬實訓;獨立院校
獨立院校與公立院校由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方式和目標有所不同,必然會在教學安排上也有所區(qū)別于公立院校。就如對于審計實訓教學,獨立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與公立院校有所不同。
獨立院校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較為重視實訓教學,對于審計這類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更是在審計理論課程結束后,單獨羅列約一周時間進行模擬練習。理論課程一般為48學時左右,由審計專任教師進行授課,實訓課40學時,由審計實訓教學老師進行授課。可見,審計實訓教學的地位在獨立院校是尤為重要的。但是,在課程安排上,審計實訓在審計理論課程結束后進行,臨近期末,時間較為集中且緊迫,由于師資問題,學生的審計理論課的教師與實訓課程的教師可能并不相同。
審計理論課程的教學基本會占用大半個學期的時間,因此審計模擬實訓一般只能排在學期末進行。由于后期學生面臨較多的期末考試,因此在僅有的空擋時間里需要排滿40個課時的審計模擬實訓,就顯得時間尤為緊張。在為時一到兩周的空擋里,學生的課表穿插滿了審計實訓課程,集中實踐教學是目前大多獨立院校的典型特征。
獨立院校的審計模擬實訓一般在教室集中進行,最常見的方式是模擬一套企業(yè)的仿真審計實訓。由于審計實訓的對象一般為上市公司,而由于審計本身的保密性,上市公司的資料一般較難獲得。因此,審計實訓的參考教材較少,學生進行審計實訓較為常見的更多是以習題的形式出現(xiàn)。比如,分項給出銷售與收款循環(huán)、采購與付款循環(huán)、生產與存貨循環(huán)、貨幣資金等的審計題干信息,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后填寫相應工作底稿;而綜合實訓給出學生相應的報表和相關說明,主要進行報表的調整,最后出具審計報告。這種形式的審計實訓與做審計實務習題區(qū)別并不大。
雖然獨立院校較為重視審計模擬實訓教學,但由于經費、師資等問題,審計模擬實訓教學與國家政府強有力支撐的公立院校必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獨立院校審計實訓主要在校內進行,且時間較為集中,因此不可能涉及太多的內容。主要形式就是給學生一個企業(yè)的相關資料,讓學生根據僅有的有限資料對個別循環(huán)進行職業(yè)判斷,從而得出結論。
如此單一的審計實訓教學內容,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僅為審計實務演練,甚至只能算做審計實務練習,而真正讓學生對于審計實務操作的理解成效甚微。
校內集中審計實訓,由于環(huán)境限制,審計程序不可能全面展開,因此會受到很多限制。在初步審計業(yè)務階段,需要審計小組相關人員了解企業(yè)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從而進行重大錯報水平的評估。而校內審計模擬實訓,不可能讓學生去真實體驗進行重要性評估的整個流程。
具體審計程序的實施也較為受限,比如,函證的過程就無法實施。在函證過程中,學生不能通過實施相應的審計程序而進行職業(yè)判斷,最多能夠學到的就是如何書寫詢證函。而職業(yè)判斷對于審計人員的素質培養(yǎng)是尤為重要的。
獨立院校教師大多較年輕,缺乏實踐工作經驗。不論碩士還是博士學歷,基本都是從一所學校畢業(yè)進入另一所學校從教,而在校學習期間又多以學術研究為主,較少進行專業(yè)工作實踐。即使有部分具有實踐工作經驗的教師,也多為企業(yè)會計實踐工作者,少之甚少的老師有在相關會計師事務從事過審計工作的經驗。
審計實訓專職教師實踐經驗的缺乏,將很難主導審計模擬實訓的教學。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因而由其編寫的實訓資料內容可能就會較為單一,甚至會更偏重于理論,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實踐。
獨立院校會計、審計等專業(yè)的學生人數(shù)一般較多,平均1位專業(yè)實訓老師至少會輔導70來人進行集中審計實訓。在集中的有限時間內,每位教師的工作量相當大,僧多粥少的環(huán)境下,勤學好問的學生往往更能得到老師的關注而給予更多的輔導,而其他大多學生多是居于完成學習任務,處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尷尬境地。加之,審計理論教學的教師與實訓教學的教師可能不同,學生可能會較難適應新的實訓教師的輔導方式。
此外,相比于公立一本、二本院校而言,獨立院校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差,獨立學習的自主能力也相對較差。審計課程的學習具有相當?shù)碾y度,如果學生課后未花功夫進行審計理論知識的學習,那么對于審計模擬實訓就會存在相當大的難度,理解困難,進而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乏興趣的學習對于難度較大的審計課程來說,欲學有所成,無疑是雪上加霜。
鑒于獨立院校審計模擬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與公立院校的差距,要提升獨立院校會計、審計等相關專業(yè)學生審計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審計理論,將審計知識應用于實踐,以適應社會和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必須在現(xiàn)有基礎上對審計模擬實訓教學進行改革。
由于獨立院校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差,而審計課程本身難度較大,因此獨立院校的審計實訓教學應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以往獨立院校采取的以習題為主的審計實訓教學方式可以與理論的學習貫穿起來,形成“理論——案例——實務”的教學方式。如此以來,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審計知識的積極性,也更便于學生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夠打破學生認為審計晦澀難懂的看法,逐漸消除學生對于審計的懼怕。
僅僅進行課堂教學和課堂實踐并不足夠,真正能夠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還在于工作中的實踐,因此除了改革審計的教學外,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機會;“理論教學+實務練習實踐+仿真模擬實習”,三位一體的教學方式必能強化學生審計實踐能力,提升專業(yè)勝任能力。
審計實訓是一門技能性非常強的實踐課程,最好的實踐方式就是能夠校企合作,進行仿真實踐教學。不論是審計課程安排在上半學期,還是下半學期,如果獨立院校能夠與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合作,那么利用寒假或者暑假安排學生去事務所進行實習,都是較為不錯的選擇。若是寒假進行審計實踐,那么恰好年底事務所面臨著年審,業(yè)務較為繁忙,學生能夠在一定強度的外審中學到較為深厚的審計知識;若為暑假進行審計實踐,雖然半年度審計沒有年審工作繁忙,但學生能夠利用2個月的空閑假期邊實踐邊消化吸收所學的審計知識。此外,獨立院校還可以與企業(yè)合作,分配學生到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實踐;也可以適當與財政局合作,利用財政局的審計工作,讓學生可以跟隨學習。
由于審計實訓時間較為集中、緊迫,因此獨立院校的審計實訓多以注冊會計師審計為主,而減少甚至不會涉及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未來的社會越來越需要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鑒于此,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獨立院校在審計實訓的教學中應該盡量做到內容豐富,全面涵蓋注冊會計師審計、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理解相關的審計知識。
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計算機審計越來越普遍。為了培養(yǎng)更有利于企業(yè)和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獨立院校應該重視計算機審計實訓的教學,將傳統(tǒng)審計實訓與計算機實訓相結合,購買相關的審計實訓操作軟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上機環(huán)境,以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進行學習。
師資力量是一所學校長遠穩(wěn)定發(fā)展的根本,也是教育之魂。獨立院校的教師較為年輕化,理論知識固然較為豐富,但是更多教師可能較為缺乏審計實踐工作經驗。獨立院校應該為青年專職教師適當減少專業(yè)教學課程,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將青年專職教師送到較為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培訓,跟隨項目組對上市公司進行完整的審計實踐,這對于提升專業(yè)教師審計實踐能力至關重要。所謂:名師出高徒。師資力量強硬,實踐經驗豐富,必然能夠為人師表,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學生。
審計模擬實訓教學對于審計的學習、理解和應用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實踐出真知,良好的審計模擬實訓教學是會計、審計等相關專業(yè)學生提升審計學習興趣,加深理解能力,鍛煉應用能力的關鍵。對于獨立院校的學生,就業(yè)壓力更加巨大,面臨名校學生的激烈競爭,獨立院校學生唯有更強的實踐能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yè)浪潮中脫穎而出。
目前,獨立院校固然也重視審計模擬實訓教學,但是在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師資力量等方面仍存在較大缺陷。投入很關鍵,經費投入、軟件投入、人員投入,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因此,獨立院校切合實際地注重審計模擬實踐教學,真正全方位地培養(yǎng)相關的專業(yè)任職教師,提高師資力量,豐富教學內容,盡可能地進行校企合作,讓學生切身體驗審計實踐工作,對于學生能力培養(yǎng)、社會人才需求以及獨立院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均有著深遠的意義。
[1]夏艷姝.審計專業(yè)實訓教學體系優(yōu)化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0).
[2]段麗娜.淺析獨立院校審計實訓教學的難題及解決對策[J].商業(yè)會計.2015,(9).
[3]呂珺.會計學本科專業(yè)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教學設計與組織[J].商業(yè)會計.2016,(11).
[4]王卿麗.審計實訓教學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研究——以山西大學上午學院為例[J].新會計.2017,(2).
1004-7026(2017)17-0153-02
F239-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