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可,王一雯,胡福貞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北碚400715)
幼兒學習品質: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
江可,王一雯,胡福貞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北碚400715)
幼兒學習品質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行為傾向。幼兒積極學習品質的形成有助于幼兒做好入學準備,取得更高的學業(yè)成就以及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幼兒學習品質主要受幼兒活動參與度、幼兒的問題行為及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等主體因素和家庭環(huán)境、幼兒園氛圍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基于此,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可以通過提高幼兒活動參與度、改善幼兒問題行為、優(yōu)化父母教養(yǎng)方式以及改進教師教育方式等方式進行。
幼兒;學習品質;影響因素;提升策略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提出了要重視幼兒學習品質。學習品質是能反映兒童自己以多種方式進行學習的傾向、態(tài)度、習慣、風格[1],是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行為傾向,主要包含主動性、自主性、專注性、堅持性、探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內容。學習品質是入學準備的重要內容,是兒童學業(yè)成績的重要預測因素——學習品質較高的兒童更容易表現出高水平的學業(yè)成績。[2]因此,分析提升幼兒學習品質的意義,探討影響幼兒學習品質的因素,從而采取有效的提升策略,對于幼兒后續(xù)的學習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有助于幼兒做好入學準備
沈婕(2005)對中班和大班兒童的注意力、主動性等因素的研究表明,兒童的主動性、注意力、計劃性、目標意識、抗挫能力等與兒童的入學準備發(fā)展水平存在及其顯著的正相關。[3]也有相關研究表明,在主動性、好奇心、專注性、堅持性等學習品質上表現較好的幼兒大多具備更強的情緒控制能力和人際交往技能,因而能更容易獲得良好的同伴關系,同時也更少出現問題行為。學習品質較好的幼兒通常也具有更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更善于抓住機會來表現自己,進而得到教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肯定,由此刺激其更加積極主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由此可見,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對于幼兒的學習及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幼兒做好入學準備有著重要意義。
1.2 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有助于幼兒取得較高的學業(yè)成就
3-6歲的幼兒處于人生發(fā)展的特殊時期,活潑、好動、純真、浪漫是他們的天性,樂于追問、自主探索、敢于實踐是他們的品性。然而,一些幼兒由于自身某些因素或不良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尚未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這將不利于幼兒后續(xù)的學習和發(fā)展。已有研究表明,學習品質是入學準備的基礎,具有良好學習品質的兒童更可能獲得更高的學業(yè)成就。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使得幼兒能夠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對學習保持更高的興趣,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同時在學習活動中更加自主,更加全神貫注,其堅持性和專注力也更強。這樣以來,幼兒學習的效率也就更高,學習到的知識的總量也就更多,幼兒的自我效能感也就越強,而相應地,就更容易取得較高的學業(yè)成就。
1.3 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有助于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學習品質的提升使得幼兒在幼兒園活動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對周圍的一切更加充滿好奇,敢于進行大膽的嘗試與探究,并在嘗試與探索的過程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新知與樂趣。換而言之,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可以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使自己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得到進一步滿足,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效能感,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自信心。而幼兒自信心的進一步增強,也能激發(fā)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活動,從而在活動中體驗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
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因素主要可以分為內部主體因素和外部環(huán)境因素,主體因素是內因,是幼兒學習品質的決定性因素,而環(huán)境因素是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幼兒學習品質。
2.1 主體因素
2.1.1 活動參與度
活動參與度,即幼兒參與活動的程度,包括參與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反映著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以及真正融入的程度,是影響幼兒學習品質的重要因素。較高的活動參與度下,幼兒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大膽想象,勇于實踐,從而形成較高的學習品質。而較低的參與度,幼兒則通常心不在焉、態(tài)度淡漠、沉默寡言,與同伴互動較少,遇到難題不敢大膽嘗試,不利于較高學習品質的形成?;顒訁⑴c度是影響幼兒學習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幼兒全身心參與到活動中去,才能體會到活動帶來的樂趣,有助于其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去學習,從而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
2.1.2 問題行為
幼兒的問題行為也是影響幼兒學習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問題行為是指在兒童學習情境中表現出來的干擾學習活動正常進行或影響學習效果的行為,主要分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攻擊性行為、違紀等外化的問題行為和焦慮、退縮和強迫等內化的問題行為。攻擊性行為、違抗、違紀等外化的問題行為可預測較低的學習態(tài)度,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可預測較低的學習動機、注意力和堅持性,而焦慮、退縮、恐懼等內化的問題行為則可導致幼兒不敢大膽探究和嘗試,害怕出錯等較低的學習品質。總而言之,無論何種類型的問題行為都對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不利。因此,在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過程中,要注意按照問題行為的不同類型有的放矢地幫助幼兒矯正其問題行為,從而有效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
2.1.3 身心發(fā)展狀況
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狀況與幼兒的學習品質始終表現出顯著相關關系,身心發(fā)展狀況良好的兒童更容易在學習中充滿好奇心、集中注意力,更容易保持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也能大膽想象,勇于探索,而身心發(fā)展不良或有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遭受比正常幼兒更多的困難因素,從而被這些因素分散精力,不利于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年齡也是影響學習品質的一個因素,年幼兒童比年長兒童學習品質和社會情感技能的發(fā)展速度更快,較年長兒童比年幼兒童在包括學習品質在內的入學準備中都表現出更高的技能。[4]因此,幼兒的年齡及其在年齡背景下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狀況也是影響幼兒學習品質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環(huán)境因素
2.2.1 家庭環(huán)境
家庭環(huán)境尤其是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教育程度、思想觀念深刻影響著幼兒的學習品質。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是幼兒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行為、習慣深刻影響著幼兒的學習品質。有研究表明,權威型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更能預測高自尊和自我控制,高學術和學業(yè)成就,而專制型、忽視型和溺愛型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則對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質十分不利。父母的教育程度也顯著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研究表明,高學歷的父母往往更加重視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幼兒學習品質因此會有所提升,而相對而言,低學歷的父母在重視程度方面則顯不足。此外,家庭經濟背景也是影響幼兒學習品質的重要因素。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兒童在“主動性”、“想象與創(chuàng)造能力”、“好奇心”、“專注程度”和“目標意識”方面的表現顯著優(yōu)于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家庭的兒童。[5]由此可見,家庭環(huán)境也深刻影響著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
2.2.2 幼兒園氛圍
幼兒園氛圍尤其是教師的教育方式是幼兒學習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教育方式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表現出來的特定行為模式,涉及如何與學生交往、如何對待學生的要求、如何管理學生以及如何運用獎勵等方面。[6]已有研究表明,教師對待幼兒的方式、態(tài)度可影響幼兒在認知、情緒和自我評價等多方面的發(fā)展,進而影響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幼兒更易形成主動學習、善于合作、認真思考、積極反思等良好的學習品質;而專制型的教育方式更易導致幼兒逃避、被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消極的學習品質。因此,幼兒園氛圍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及提升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2.2.3 區(qū)域文化
區(qū)域文化也是影響學習品質的因素之一。在重視教育崇尚學習的地區(qū),會更加重視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顯然,其地區(qū)幼兒的學習品質就較高,而反之,在一些觀念落后輕視教育的地區(qū),幼兒的學習品質則相對較差,而且提升起來也更顯費力。歸根到底,區(qū)域文化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是與幼兒父母及其周圍人群的思想觀念是分不開的。思想觀念與時俱進的家長更易培養(yǎng)出學習品質高的兒童,反之,認為“學習無用論”的家長則更難培養(yǎng)出擁有高學習品質的兒童。
幼兒學習品質是內外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基于對其影響因素的歸納和分析,以下主要從提高幼兒活動參與度、改善幼兒問題行為、優(yōu)化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改進教師教育方式四個方面對提升幼兒學習品質的策略進行探討。
3.1 提高幼兒活動參與度
幼兒學習知識主要是以獲得直接經驗為主,而活動是幼兒獲取直接經驗的源泉,活動參與式學習,對幼兒直接經驗的獲取及學習品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要提高幼兒活動的參與度,首先,要營造輕松愉快的活動氣氛,確定符合兒童興趣、需要的活動主題。一方面,愉快的氣氛可以緩解幼兒焦慮、恐懼的情緒,給幼兒提供安全輕松的情境,從而讓幼兒更加大膽地去參與活動,另一方面,有趣的主題可以提高活動對幼兒的吸引力,從而增強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其次,對幼兒的參與行為表示肯定,適時給予強化和表揚。強化其參與行為,能增加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增加幼兒再次做出類似參與行為的可能性,進而提升其學習品質。第三,要盡早給幼兒提供活動參與的可能性,使幼兒參與活動。幼兒學習品質的發(fā)展較成人更快,因此創(chuàng)造可能條件,讓幼兒盡早參與,使其較早感知并體驗活動中的樂趣,從而為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做好準備。
3.2 改善幼兒問題行為
幼兒的問題行為是影響幼兒學習品質提升的危險性因素,改善甚至消除幼兒的問題行為,對于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具有極大的作用,這就要求:首先,教師或者家長要善于發(fā)現問題行為,正確判斷問題行為類型。也就是說,應判斷出幼兒的問題行為是外化的問題行為或內化的問題行為。其次,針對具體問題行為,準備可操作的應對策略。如果父母在教育子女時能夠提供敏感及時的反應、民主合理的建議、耐心細致的疏導,對子女的不良情緒和負面行為反應在提出批評指正的同時,也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暫時的接納,這就可以減少幼兒問題行為,達到提高幼兒學習品質的目的。[7]第三,還要注意盡可能使用強化,而慎用懲罰。教育心理學提倡盡可能使用強化而慎用懲罰,一方面,幼兒的心智發(fā)展尚不成熟,應采用強化的方式對其進行教育,更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幼兒更容易接受,也更易矯正其問題行為。另一方面,在幼兒時期使用懲罰,更容易導致幼兒不自信,打消幼兒的積極性,從而不利于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
3.3 優(yōu)化父母教養(yǎng)方式
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父母的教育程度、教養(yǎng)方式以及為兒童提供的資源支撐都影響著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那么,要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首先,父母要重視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以身作則,給幼兒做出正確的示范和榜樣。幼兒具有強大的模仿能力,幼兒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深刻影響著幼兒的認知和行為,正確的示范能給幼兒樹立正確的榜樣,反之,父母如果不以身作則,則幼兒也很難有良好的學習品質。第二,父母要根據家庭經濟狀況盡可能地為幼兒提供各類資源。一方面,豐富的資源能開闊幼兒的眼界,擴充其知識面,提升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另一方面,豐富的資源也能給幼兒提供學習過程中的諸多可能,從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潛能和積極性。第三,父母應該采用權威型的教養(yǎng)方式,避免對幼兒過分忽視、寵溺和專制,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信等方面的品質,從而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3.4 改進教師教育方式
教師的教育方式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不容忽視。那么,要改進教師的教育方式,首先,教師應明確學習品質不能孤立培養(yǎng)。脫離幼兒具體的、鮮活的學習活動,進行孤立的所謂的專項訓練,如“注意力訓練”、“堅持性訓練”、“創(chuàng)造性訓練”是沒有什么意義的,是違背學習品質形成的規(guī)律的。[8]也就是說,應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可以融入到幼兒園五大領域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去,而不能將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與具體的學習內容割裂開來,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才變得有意義。其次,教師應把握每個幼兒特點,根據其特質與幼兒建立起良好的師幼關系。良好的師幼關系使得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能聽從教師的指令,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提升其學習品質。師幼關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師,教師在日常一日活動中,應有意識地與園內幼兒建立互相信任、彼此親密的良好關系,這樣以來,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更易管理,而對于幼兒來說,心中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更強,在園內也就更能將注意力放在學習活動上,進而就更易提升其學習品質。第三,幼兒教師應當采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其學習品質。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使得幼兒能在較為輕松的環(huán)境氛圍中學習,充分感受到學習活動的樂趣,這就增強了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
[1]鄢超云,魏婷.《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的學習品質解讀[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3(6):1-5.
[2]黃爽,霍力巖.兒童學習品質的主要影響因素:國外研進展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4(5):40-45.
[3]沈婕.兒童活動風格初探[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5.
[4]蔡欣欣.大班幼兒學習品質評估工具的編制與初步應用[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5]王寶華,馮曉霞,肖樹娟,蒼翠.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與兒童學習品質以及入學認知準備之間的關系[J].學前教育研究,2010(4):3-9.
[6]李瓊,申繼亮,辛濤.中學教師教育方式的類型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1999(10):49-51.
[7]W ood JJ,McLeod B D,S igman M,et al.P arening and ldhood anxiety:theory,empirical f indings,and future directions.J ournal of Chi ld P sychology and P sychiatry,2003,44:134-151.
[8]李季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LearningQual ityof Ear ly Chi ldhood:Inf luencing Factorsand Promotion St rategy
J IANG K e,W ANGYi w en,H U F uzhen
(S outh w est University,B eibei Chong q ing400715)
T he learning q uality of chi ldren is the positive at titude and good behavior tendency of the chi ldren in the learning process.T 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active learning q uality w il l help children prepare for schooling,achieve higher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nhance chi ldren's sel f-confidence.In the process of ear ly chi ldhood development,the q ual ity of ear ly chi ldhood learning ismainly af 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the par ticipation rate of chi ldren's activities,the problembehaviorsof chi ldrenand the characteristics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mental development, and fami lyenvironment and k indergar tenatmosphere.B asedon this,the improvement of ear ly childhood learning q uality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improving the par ticipation of young chi ldren,improving the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optimizingparentingmethods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w ay.
Children;Learning Q ual ity;Inf luencing F actors;P romotion S trategies
G610
A
1672-2094(2017)01-0082-04
責任編輯:張隆輝
2016-10-06
江可(1992-),女,河南洛陽人,西南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師與學前兒童發(fā)展。
王一雯(1989-),女,河南商丘人,西南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基本原理。
胡福貞(1973-),女,江西上饒人,西南大學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兒童哲學與教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