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琴
(信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MOOC學習的個性化路徑探析
朱桂琴
(信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隨著MOOC時代的到來,在線學習成為學習者的一種生活方式,如何提升MOOC學習的效果是學習者關注的話題。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需要在線學習者解決自身不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時間管理能力欠缺、缺乏學習伙伴等問題,需要學習者掌握必要的MOOC學習技巧;另一方面,需要學習者在學習實踐中掌握網(wǎng)絡學習工具及使用技巧。
MOOC;學習者;學習方式
隨著MOOC時代的到來,在線學習成為學習者的一種生活方式。那么,如何提升MOOC學習的效果?提升MOOC學習者的在線學習能力成為每一位MOOC人關注的話題。已有的文獻在探索MOOC學習者學習策略時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將目標鎖定于大學生群體,探索特定課程中大學生所使用的學習策略[1];二是聚焦于教師將MOOC作為學習資源輔助學生學習的策略[2-3]。但是從大眾學習者的角度討論如何自主學習MOOC的文獻較少,本文利用文獻分析的方法,結合MOOC平臺的學習實踐,分析MOOC學習者學習中常見的問題,提出MOOC學習的個性化路徑,以期對MOOC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學習策略方面的參考。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的劉安在閱讀了大量MOOC學習者有關學習體驗的帖子后,撰文《中國MOOC學習者要逾越的七大問題》,指出七大問題為:英語;缺乏毅力、自主性差、拖延嚴重;參與性不強、缺乏討論氛圍;筆記、詞典等工具不順手;無法實現(xiàn)實驗或共建項目;缺少文化氛圍;視頻形式單一。而這些問題中,英語水平、缺乏毅力、自主性差、拖延嚴重等問題通過學習者自身努力是能夠解決的,其余問題需要MOOC系統(tǒng)自身來完善。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而缺乏毅力、自主性差、拖延嚴重等問題的產(chǎn)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1 不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是指人們在學習時表現(xiàn)出來的持續(xù)一貫的方式。不同的學習者具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如果不了解學習風格,就會在不適合自己的學習技術或者學習材料上花費很多的時間,而且學習效果不明顯,就會導致成就感不足,從而缺乏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
1.2 時間管理能力欠缺
在學校教育階段,長期的父母監(jiān)督和教師監(jiān)督,使我國學習者在學習自主性方面表現(xiàn)不佳,進一步分析,實質的原因則是家長和教師代替學生進行時間管理,而未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作為MOOC這種非正式學習,利用的是碎片化的時間,如何更好地規(guī)劃和利用時間,既需要經(jīng)驗的積累,也可以借助技術工具來實現(xiàn)。
1.3 缺乏學習伙伴
MOOC作為一種在線的非正式學習,更多依賴學習者的自主性,從表面上看這里沒有傳統(tǒng)課堂中的同桌和前后桌,學習者往往成為孤獨的學習者,但是成功的MOOC學習者卻可以借助MOOC平臺或者在線社群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或者搜集到學習者們分享的學習資料,愉快、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因此,MOOC學習中,往往需要學習者積極主動尋找在線的學習伙伴,幫助自己完成學習任務,而這些學習伙伴比傳統(tǒng)課堂上的更加廣泛。
2.1 清楚自己的學習風格與學習習慣
根據(jù)所學課程的類型,大部分MOOC以講座為基本形式的。如果不知道自己屬于哪種類型的學習者,就需要補充與講座相應的視覺性或實踐性知識,也可以在當?shù)卣乙粋€與學習主題有關的興趣小組。MOOC學習者知道自己究竟是視覺學習者?還是聽覺學習者?或者是讀寫型學習者?這對于他們提升學習效率是非常有幫助的[4]。
2.2 培養(yǎng)自制力
首先,設置一個特定的時間來上課。需要學習者在其他工作與學習之間取得平衡,既不能不完成學習任務,也不能因這些事情分心。做好了時間計劃后,就要嚴格執(zhí)行,如果在傳統(tǒng)課堂中有多次睡懶覺或者每節(jié)課耽誤幾分鐘的習慣,那么建議學習者不要獨自在家里學習,而要選擇公共學習區(qū)域,如圖書館、公共教室等。其次,選擇課程時避免選擇需要小組合作才能完成的課程。再次,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設備。在手機和平板上安裝A PP是較好的選擇,學習者可以在公交車上、商場選擇合適的時機利用碎片時間學習MOOC。
2.3 適當休息
時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證自己不能過于疲勞。正如上所述,制訂一個在線課程學習時間表非常重要,但一定要為其他事情留足時間,不要預期在一天的時間內完成一半的課程學習任務,分散時間來學習的話會減輕壓力,而且還能保證學習效果。如果真正花大塊的時間專門用于MOOC學習,這樣的學習也會因為不能堅持而中途放棄。
2.4 參與線下討論組
觀察組72 h與對照組72 h MRI檢測值對比,發(fā)現(xiàn)SWI相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72 h與1個月后MRI各項檢測值對比,發(fā)現(xiàn)T1 flair、T2 flair 和SWI圖,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MOOC不一定要局限于線上學習,多舉辦線下聚會也是不錯的選擇,參與一個線下討論組,如可以通過?Coursera上Community中的J oin a Meetup功能參加線下自發(fā)的活動和會議。
2.5 勤記筆記,分享筆記,交流筆記
MOOC學習是自發(fā)的,學習者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進行筆記,還可以論壇分享筆記,當然,也可以到網(wǎng)上找別人的筆記,果殼網(wǎng)上、網(wǎng)易MOOC中文社區(qū)都有很多中文的筆記[5]。
2.6 下載字幕,放慢視頻播放速度
很多MOOC學習者傾向于學習國外課程,但是在沒有中文字幕的情況下,語言成為學習的第一障礙。這個時候,下載視頻字幕內容,快速瀏覽,然后靜下心來,放慢視頻語速,這樣就可以跟上授課教師的節(jié)奏了。
以上六點技巧是針對MOOC學習者最常遇到的問題而提出的,并不能涵蓋在線學習需要的所有技巧。除此之外,學習者必須在享受網(wǎng)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克服因網(wǎng)絡資源豐富而導致的網(wǎng)絡迷航、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因此利用網(wǎng)絡服務工具協(xié)助完成MOOC學習才是當務之急。
3.1 在線信息搜索技巧
MOOC學習重在思考,需要學習者隨時暫停視頻,到谷歌或者維基百科去搜索背景知識,開闊思維和思路,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在MOOC學習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因為一些名詞、概念、人物等不熟悉而面臨理解困難,學會如何快速有效地檢索有價值的信息就顯得非常必要。第一步,根據(jù)需要確定合適的搜索引擎,學術性資料需要使用中國期刊網(wǎng)、讀秀等權威性數(shù)據(jù)庫,同時,配合百度學術,可以高效地搜索到高質量的資料;非學術性的問題可以使用百度等大眾搜索引擎。第二步,確定關鍵詞,編寫檢索表達式。關鍵詞要用書面語,做到精煉簡潔。百度高級檢索為不會編寫檢索表達式的用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在使用高級檢索的同時,要選擇不同類型的檢索,如視頻、網(wǎng)頁、新聞、知道等。第三步,如果檢索不到,可以采用同義詞、近義詞,調整檢索表達式擴大檢索范圍等辦法。
3.2 在線信息判斷技巧
網(wǎng)絡信息豐富多樣,檢索到的信息其真實可靠性和重要性如何,還我們需要做出判斷。MOOC學習過程中,如何利用學術數(shù)據(jù)庫,以及通過論壇社區(qū)中的關鍵他人獲取判斷信息從而高效學習的技巧是需要每一位網(wǎng)絡學習者需要掌握的。首先,學術數(shù)據(jù)庫資源在專業(yè)性和科學性上都要比公共網(wǎng)絡資源更勝一籌。在論文寫作和科研活動中,最好參考學術數(shù)據(jù)庫資源,其中不能理解的知識,可以返回公共網(wǎng)絡資源深化理解。其次,利用社會性網(wǎng)絡的匯聚功能,通過網(wǎng)絡社區(qū)或者領域中關鍵人物的微博、公眾號、博客等來判斷信息。一方面,在不同網(wǎng)絡社區(qū),從不同評價角度可以找到不同的關鍵人物,通過瀏覽關鍵人物的動態(tài)知識圖譜,可以了解到這些關鍵人物對該領域的學習和研究歷程,同時可以幫助學習者快速了解該領域的知識框架,以及領域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確保了時間上的連續(xù)性和知識的動態(tài)連接性。另一方面,網(wǎng)絡社區(qū)匯集了特定領域群體關注的資源,這些資源隨著群體的變化發(fā)展而不斷更新,學習者可以按照資源發(fā)布的時間或者關鍵人物搜索動態(tài)信息,從而為學習者提供了多種判斷信息的角度。學習者可以根據(jù)群體的發(fā)展形態(tài)和階段的不同,充分利用不同群體蘊含的信息快速掌握某一領域的知識。因此,作為學習者,找到領域內的關鍵群體非常重要,這樣的群體往往由高水平的核心人員構成,信息更新快,而且往往與學術機構有較多聯(lián)系。
3.3 網(wǎng)絡知識管理技巧
通過網(wǎng)絡,我們接觸到海量的信息,如何保存需要的信息,如何在需要的時候快速提取出來,如何將信息分享給他人以及從他人那里獲取相關的信息,這些學習行為都與個人知識管理密切有關。這些個人知識管理行為可以分為學習知識、保存知識、使用知識、共享知識。學習知識,我們可以使用Google R eader、豆瓣讀書、搜索引擎等工具;保存知識,可以使用D rop box、Google R eader、書簽、Gmai l、O ne note、博客、微博、云盤、360個人數(shù)字圖書館、網(wǎng)絡記事本等;使用知識,可以使用Mindmanager、搜索引擎;共享知識,可以使用Google R eader、書簽、博客、微博、微信平臺等。
3.4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交流技巧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交流是非面對面的,因而缺乏知情意的全面參與。在MOOC學習中,學習者交流的對象模糊不清,如何增強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交流是MOOC研究中的一大難點。學習者自身提高參與交流的程度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積極主動。遇到問題,不僅要借助搜索工具解決問題,也要積極求助于教師、同學和社群,通過郵件、QQ以及討論區(qū)使問題得到解答。一方面,我們可以找到領域內的專家的聯(lián)系方式,通過發(fā)郵件、博客、微博等方式交流,大部分情況下問題都會得到解答;另一方面,找到該領域的QQ群,或者論壇,積極提問交流,在此過程中不但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還能結交學習伙伴。其次,收到電子郵件及時回復是一個非常良好的習慣,回復郵件時要開門見山,在主題中寫明關鍵詞,開頭擺出主要觀點和結論,保證表達信息要醒目、簡明扼要。再次,樂善好施。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以開放的態(tài)度與他人交流,分享知識?;ヂ?lián)網(wǎng)時代強調開放、平等、協(xié)作、分享,積極回應別人提出的問題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只有積極分享好的學習材料,才能找到更豐富的學習資料,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提倡“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只有這樣,才能在網(wǎng)絡上建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收獲更多地朋友。
高效的MOOC學習者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積累經(jīng)驗的。以上MOOC學習的技巧和網(wǎng)絡工具需要在MOOC學習的實踐中體驗其有效性,也只有在實踐學習中才能真正提升MOOC學習的效果,因此,歸根結底,真正堅持實踐學習才是MOOC學習者最根本的學習策略。
[1]鄧婷婷.MOOC輔助下的大學生學習策略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15.
[2]余凝冰.基于MOOC內容的大學E SP混合型教學實踐對學習策略水平影響的實證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15 (06):106-109.
[3]李宣.MOOC環(huán)境下高職微課程自組織學習策略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02):104-106.
[4]5T ips f rom S uccessful O nline S tudents[E B/O L].(2014-02-16)[2016-10-12].ht tp://www.edudemic.com/5-tipsf rom-successful-onl ine-stu dents/.
[5]大樹steve.看MOOC大牛教你選課和上課的經(jīng)驗[E B/O L]. (2013-01-21)[2016-10-12].http://mooc.guo k r.com/ post/602537/.
[6]董從斌,董軍宇.談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學習技巧[J].科技信息,2008(20):22-24.
責任編輯:張隆輝
G791
A
1672-2094(2017)01-0068-03
2016-11-18
河南省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重點項目(2015-J S J Y Z D-021),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15A880021)。
朱桂琴(1967-),女,河南淅川人,信陽師范學院教授,教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