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敏 倪艷
(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 安徽 蕪湖 241000)
合理情緒療法應用于藝術專業(yè)大學生英語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滕敏 倪艷
(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 安徽 蕪湖 241000)
2015年高等教育十大關鍵詞之一是“回歸課堂”,創(chuàng)設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有助于高校加強課程建設、培養(yǎng)學科人才。教學活動的本質是集認知與行為于一體的教育過程,藝術專業(yè)英語課程的教師和學生的行為直接關系著課堂氛圍與教學成效的好壞。合理情緒療法作為心理學中融合認知與行為的一種療法,其理念與技術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和分析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心理過程,從而指導師生改變主體認知、改善主體行為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藝術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課堂教學;合理情緒療法
教學模式是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行為規(guī)范?,F(xiàn)代教學模式的發(fā)展趨勢是從“以‘教’為主”向“重‘學’為主”轉變,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但目前在我國高校課堂教學模式具體實踐中,教學模式仍是“以‘教’為主的傳遞—接受式”。藝術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課堂教學也不例外,教師將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以板書或PPT的方式表達或呈現(xiàn),這種模式對于一般專業(yè)大學生是普遍適用易于見效的,但與藝術專業(yè)大學生的認知特征并不契合。
人們在社會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任何行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過程支配下發(fā)生的,盡管我們常常毫無察覺但并不代表這種心理過程不存在。藝術專業(yè)大學生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與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認知(包括感知覺、記憶、思維)及由此產生的態(tài)度、情緒等因素密不可分,而認知、情緒情感、意志活動正是他們的心理過程。在高中階段為了備戰(zhàn)藝考他們要習得在素描、速寫、水彩方面的技能,在這三大技能的反復訓練過程中,他們對具體化物體的感知覺增強,逐漸形成了形象記憶及具象思維的認知特征[1],越是生動與形象化的實物越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因高考政策對藝術類考生文化課成績要求不高,許多省份對英語不限最低分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在高中階段后期放松了對此課程的重視。政策的寬松及大部分高校對藝類學生的“特殊門檻”造成其英語學習自主意識淡漠、自我要求降低、自主學習動機削弱,久而久之便形成英語基礎薄弱現(xiàn)狀。進入大學課堂后,本身“靜默”的英文躺在書上就很難調動他們的感知覺,加上教學內容的深度和難度有了提升更讓他們產生了畏懼感和排斥感,連課本內容都無法理解也就談不上再進行形象記憶和具象思維了。這種 “矛盾”沖突其實一直隱形存在于藝類大學生的英語課堂教學中。
合理情緒療法[2]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于20世紀50年代創(chuàng)立,該理論認為[3]: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并不是外界發(fā)生的事件(誘發(fā)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tài)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的重點不在于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他將外界誘發(fā)事件表示為A,人們認知表示為B,情緒和行為反應表示為C。其中,若B表現(xiàn)為合理的、與現(xiàn)實相符的認知時,由此產生的C也是適應的;反正,C會泛化并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那么我們就要通過對B進行修正使之轉變?yōu)楹侠淼男拍睿诉^程稱為D。并將D之后產生的新情緒及行為稱為E。該療法又簡稱為A-B-C(-D-E)理論。
我國目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師生思想交流停留在表面,于是看似匡在一個空間下的教學課堂實則是教師與學生兩種精神的分離;而課堂之外學生們不會主動鞏固和復習英語。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上英語課是為了完成一種任務(在現(xiàn)行部分高校實行本科生學分制后英語學分所占比重最高,且教師習慣以點名的方式考查平時學生出勤率并以此作為學生期末總成績的一部分參數(shù),因此學生不敢無故曠課)而并非出于自發(fā)的學習興趣和提升外語能力的主觀訴求。我們可以將這種現(xiàn)象視為ABC理論中的A,即學生被動參加“沉默”的英語課堂教學;其次,在課堂教學時教學內容這一刺激并不能引起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反應,學生們認為是由于自身英語基礎薄弱導致其無法跟隨教師的教學步伐理解課本內容、逐一領會教學主旨,這是ABC理論中的B;他們在課堂內表現(xiàn)為消極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刺激,在課余時間被動甚至逃避英語的鞏固與復習這一課外學習活動,并且以“有心無力”、“無能為力”這樣的措辭為自己的行為找臺階下,這對應為ABC理論中的C。
RET作為心理咨詢的一種工作方法本身不具有價值取向,只注重學生的心理機能,但當它應用于具體的教學活動實踐時便產生了價值導向。RET從學生的心理機能出發(fā),關注并調動學生對于知識的主體建構力,促使其意識到從事英語學習的心理需要(即英語學習的心理動機),使學生們的認知、情緒和行為三方面實現(xiàn)整合和統(tǒng)一。我們需要幫助藝術專業(yè)大學生認識到:造成英語學習現(xiàn)狀的原因并非是學科基礎薄弱、學習能力欠缺;引起其英語學習消極情緒體驗的并不是英語課堂氛圍的拘謹與“沉默”;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更新自己的不合理的認知,就能夠減輕或消除在學習中的各種不良情緒體驗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一旦學生們能夠學會用現(xiàn)實、合理的思維方式去面對英語學習時,我們需要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幫助他們鞏固、強化D,從而使他們獲得的新的情緒體驗和行為方式E,并反復加深強化。
其實,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單純的講解和提問方式之外,有時會結合教學內容尋找相關的影像資料 (包括外國名人演講、外國電影節(jié)選、文化習俗介紹等)播放,而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則與藝術專業(yè)大學生傾向于感知具體化的物體(即有畫面感)、易于選擇形象記憶和具象思維的認知特征相契合,在播放影像資料時,色彩豐富的畫面和連貫的情節(jié)形成具象的鏡頭極易調動他們的感知覺、凝聚其注意力。而此時的影像資料雖然是外語,但他們卻并不排斥并饒有興趣去接受。鑒于此,我們不妨以動畫專業(yè)大學生為例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模式。該專業(yè)在大一為學生開設了《動畫策劃與編劇》的專業(yè)課程,我們的英語教學可以與專業(yè)教學結合起來,英語教師在課前讓學生們通過理解詞匯、翻閱資料先翻譯文章大意,之后鼓勵他們將文章內容自編自導成小故事并以劇本的形式在課堂呈現(xiàn),邀請專業(yè)課教師觀摩和點評。這種恰當?shù)皿w的課前導入互動不僅活潑了課堂氛圍,也使師生雙方自然過渡到教學內容的環(huán)節(jié)中。
同時,鼓勵學生以制作簡單的動畫短片的方式展現(xiàn)課本內容,讓躺在書本上的“英文”活躍在動畫片中,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充分給予學生們自主發(fā)揮的空間,使他們在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的同時自主詮釋課本內容,教師在此基礎上給予適當?shù)脑u價和建議,師生間互動也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課堂提問和單純的傳遞與接受。
在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過程中,學生們不僅獲得了自主感、參與感、成就感等積極的情緒體驗,也能認識到他們原有的信念(如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能力欠缺)不過是自己設定的自我評價。英語學習可以不拘泥于詞匯、語法的純理性分析,只要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愿意主動參與、自主學習、靈活創(chuàng)新,那么體驗英語、理解英語、詮釋英語并因此獲得滿足與自信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行為。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本身就需要被用來交流與感受。對于藝術專業(yè)大學生來說,只有“回歸課堂”,改變其對該學科的“恐懼”、“逃避”甚至“排斥”的心理阻抗,幫助他們形成合理、理性的認知,喚起他們對英語學習真實的情緒體驗,才能使師生教學的互動行為達到良好的效果,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也就隨之提升了。
[1]唐滟珊.藝術類專業(yè)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學習英語的心理傾向[J].廣西藝術學院(社會科學版),2006(10).
[2]陸明.試合理情緒療法的理論與實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
[3]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民族出版社,2012(7).
[4]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M].民族出版社,2012(7).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applied art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eng M in Ni Yan
(School O f Arts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nhui W uhu 241000)
2015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ten"return to the classroom,"the creation of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contribute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College Courses,training disciplines talent.Essence of teaching activity is set in one of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ocess of education,ar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English as a cognitive body art courses,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behavior and classroom atmosphe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is good or bad.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as a therapy in the integration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behavior,and its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tha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to gu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hange the body awareness,improve body behavior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rt Majors;English Teaching;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G642.1
A
2095-7327(2017)-12-0017-02
2013年安徽工程大學青年科研基金項目(2013YQ 09);2015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提升計劃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TSSK2015B23)。
滕敏(1987.10—),女,安徽蕪湖人,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教師教育、心理咨詢。
倪艷(1985.9—),女,安徽無為人,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