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健
(江蘇省海門中學,江蘇 海門 226100)
生產生活情景下設計化學問題
朱 健
(江蘇省海門中學,江蘇 海門 226100)
在新課程改革以及“高效課堂”的背景下,利用生產生活下的情境設計的化學問題來開展課堂教學,切實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圍繞情境創(chuàng)設的依據、意義、方法以及在課堂上的實際運用展開論述,從而來改變平時的備課和教學行為.
新課程;情境;化學問題
觀察最近幾年的江蘇高考化學卷發(fā)現較多的主觀題都是設計在實際的化工生產背景下考察學生閱讀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下面筆者就生產生活情景下設計化學問題結合平時的教學實際和所思所想談談幾點認識.
1.化學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的依據
原來的課程標準只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變革至新課程中前兩者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并存的新的教學理念.學生的情感認知,甚至就是在具體情景中產生的情感對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有比較明顯的促進作用,這解決了平時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動力、學習興趣不足的問題.
2.化學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意義
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化學問題的解決不僅可以訓練學生思考問題的主動性,還可以進一步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完善學生的學習能力.用問題鏈的設計來組織化學課堂教學是對傳統化學教學的補充與發(fā)展,它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同時兼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均能學有所得,當然同時也為教師備課中課堂設計的環(huán)節(ji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一個好的問題是要為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好的載體,其實也就是要創(chuàng)設一個有吸引力的問題情景.
3.化學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法
(1)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來創(chuàng)設情境
用已有的知識來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會更容易接受.例如鹽類水解是中學化學的難點,在介紹水解原理時可以以Na2CO3為例,并提供“Na2CO3的俗名為純堿,水溶液呈堿性,在工業(yè)生產中常用于去油污”作為情景,再設問Na2CO3溶液中OH-來自何處,自然而然想到Na2CO3和H2O發(fā)生反應了.
(2)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創(chuàng)設情境
課堂上如果運用到生活中的一些熟知的生活經驗的話,很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那么以此創(chuàng)設情境一定會提高學生的課堂關注度.例如通過展示銹跡斑斑鐵門和光滑無銹的鋁合金門窗的照片為情景進行設問為什么鐵反而比鋁更容易生銹,這樣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3)運用學生認知沖突來創(chuàng)設情境
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工業(yè)生產用來運輸濃H2SO4和濃HNO3鐵槽車或鋁槽車的圖片,根據已有知識鐵和鋁都要和酸反應的,以此為情景設問工業(yè)上為什么能用鐵槽車或鋁槽車來運輸濃H2SO4和濃HNO3.在這種認知沖突情景下的設問很容易讓學生有些“欲罷不能”的感覺.
4.化學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的運用
例如在“氧化還原反應”復習課中傳統地設問:①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概念,②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守恒規(guī)律,這樣設問的方式缺少背景的依托,復習顯得枯燥無味,而且復習過后由于學生缺乏理解和思考的過程導致他們無法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如果將上述的設問放在污水處理中溶解氧的測定的背景中去,如:“向一定量的污水樣品中加入適量的MnSO4和堿性KI溶液 ,生成MnO(OH)2沉淀,密封靜置,加入適量稀H2SO4,待MnO(OH)2與I-完全反應生成Mn2+和I2.” 讓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找出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然后再設問上述的問題①,師生可以一起復習和梳理基本概念.接下來讓學生完成上述情景中的離子反應方程式,師生在一起校對正誤的過程中可以設問上述的問題②,一起小結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守恒規(guī)律.這樣的情景設置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深入地理解概念、體會規(guī)律,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化學教師在平時的備課中要為當堂課所授的知識點匹配相關的生產生活情景,并且在此情景下設計化學問題,這對教師的備課、組織教學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相信只要在平時教學工作和生活中做個有心人,注重積累,我們一定能讓化學課進一步“高效”起來.
[1]黃瓅,張世勇.談生活情景中的化學體驗學習[J].科學教育,2006(2).
[2]展君梅.試探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
[責任編輯:季春陽]
G632
A
1008-0333(2017)27-0083-01
2017-07-01
朱健(1981.6-),男,江蘇海門人,中學一級,大學本科,從事高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