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八路
(江蘇省宿遷青華中學,江蘇 宿遷 223600)
?
淺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陳八路
(江蘇省宿遷青華中學,江蘇 宿遷 223600)
本篇以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教學為例,簡略探討教師在教學中應如何合理的運用教學策略,改變傳統(tǒng)物理教學中的弊端,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多元化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在實驗教學中體會到每一個實驗的本質(zhì)特征,明白實驗的原理以及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策略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教學的最終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將課堂中所學習的物理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但在應試教育下,教師在物理課堂中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實施“填鴨式”教學.但是“填鴨式”教學模式是有悖素質(zhì)教學要求的,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抹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成為了一個只會做題的學習機器.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提出幾點建設(shè)性意見.
在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中,有些學生雖然完成了實驗,但是學生并不清楚實驗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進行操作,學生的思維受到了限制,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故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在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例如:在實驗課“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實驗時,教師可以提前一周將實驗目的“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告訴學生,讓學生在一周的時間內(nèi)根據(jù)所學的知識點以及查閱的資料設(shè)計出一個實驗計劃,實驗計劃中應包括:實驗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器材(如:紙條、砝碼、打點計時器等)、實驗步驟以及實驗中所需要注意的問題(如:在實驗中要先閉合電源開關(guān),再啟用打點計時器等).
許多學校由于實驗器材有限,導致學生只能分批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這樣使得實驗課占據(jù)過多課時,大大降低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并且對于班上一些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概率極小.綜上幾點問題,教師在進行實驗時可以根據(jù)學生對知識點的積累程度對班上的學生進行分組,在實驗過程中,一個小組共同協(xié)作完成一個實驗,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驗速率,還能取得更好的實驗效果,使得一些基礎(chǔ)較差的同學也能完成實驗.教師在分組時需要注意的便是要對學生進行分層分組,將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與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通過以好帶差的方式,使其相互促進、相互提升.并且在小組進行實驗時,要使小組成員分工明確,防止有同學在小組中濫竽充數(shù).
例如: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實驗時,一個擁有四人的小組成員的分工如下;成員A負責擺放以及組裝實驗器材,成員B負責操作實驗器材,成員C負責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成員D負責計算實驗結(jié)果.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明確分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各司其職,不會出現(xiàn)混亂的場面,教師也能根據(jù)每個小組上交的成員報告以及小組分工表評價每一個學生在實驗課中的表現(xiàn).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每一個實驗都是對一個單元知識點的綜合應用,故學生在進行實驗時運用到了很多的知識點,每一個實驗中都包含了很多信息,學生在進行實驗時也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得到一些感悟.故教師在學生進行實驗之后,要督促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寫一個反思總結(jié),將在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學到的知識點都寫在其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一個鞏固以及再次提升.例如:在學生做完實驗“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后,教師要每一個學生上交一個實驗報告,將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中所運用的知識點、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以及實驗體會寫在實驗報告中交上來,這樣便可以督促學生對實驗整個過程進行一次深刻的回憶,加深學生對實驗的印象.
綜上所述,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便要在教學中注重實驗教學.實驗是物理這一科目的靈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物理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學知識設(shè)計實驗計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1]熊建龍.新課程標準下物理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J].新課程(教研版),2009(06).
[2]王建清.物理教學中實驗對教學的促進作用[J].山西教育(教學),2010(06).
[責任編輯:閆久毅]
2017-05-01
陳八路(1983-),男,江蘇沭陽人,大學本科文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物理教育研究.
G632
B
1008-0333(2017)18-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