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娣
(江蘇省黃橋中學,江蘇 泰興 225411)
?
略論高中物理力學教學難點及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
何林娣
(江蘇省黃橋中學,江蘇 泰興 225411)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力學知識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反思教學成果,總結教學中出現(xiàn)的難點和盲點,累積教學經(jīng)驗、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與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模式,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高中物理的學習.
高中物理;力學;教學難點;教學策略
力學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關鍵知識點,也是令教師與學生感到最為頭疼的部分.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力學教學重點多難度性較大,并且由于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根深蒂固,教師的教學過程較為枯燥.從學生的角度來講,不能夠有效認知和掌握教材知識點,學習遇到較大阻礙,失去了學習物理的信心.針對以上現(xiàn)階段物理力學教學中的現(xiàn)狀分析可知,如何創(chuàng)新力學的教學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力學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內容,相對于其它物理知識內容來說,力學知識是物理學發(fā)展較早的學科之一,其知識內容主要涵蓋了自然中的一些運動現(xiàn)象和力的作用等,是支撐現(xiàn)代物理學不斷發(fā)展的重要分支,與此同時,也促進了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研究的日新月異,力學不僅被廣泛應用于生活、生產、機械制造、學術科研等不同領域中,同時力學還逐漸延伸到社會科學的范疇,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力學的研究范圍、提高了力學的應用價值和研究價值.從教育層面來看,力學的學習對于學生在物理領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高中階段學好力學知識,能夠使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更為輕松,可以較為順利的解決物理學習中的難題.
通過筆者長期以來的教學觀察以及經(jīng)驗總結發(fā)現(xiàn),在高中物理力學教學中往往容易在以下幾個方面出現(xiàn)教學問題:①學生對于物體的施力與受力產生概念混淆,不能正確地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譬如,通常情況下學生會把物體所受到的重力,當做物體所施的力來分析,造成解題思路以及方向的錯誤;②學生不能正確的認識平衡力,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學生不能夠正確的區(qū)分兩個物體對于同一個物體的平衡力,以及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③學生在解決離心力與向心力的問題時,往往容易形成錯誤的解題思路.其主要原因是,學生不能將離心力與向心力的理論靈活應用于解題過程中.譬如:面對“為什么滾筒洗衣機中作圓周勻速運動的水不會流下來?”等問題時,學生不能清晰地分析出離心力與向心力在此力學現(xiàn)象中所起到的作用,因而不能正確的解決該問題;④這一點也是在高中力學教學中比較普遍發(fā)生的問題,就是學生在進行受力分析時往往缺乏正確的思維邏輯以及順序,造成頭緒混亂等現(xiàn)象.
1.精心設計教學實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物理學科中涵蓋了大量的實驗科學,在教學中合理地為學生演示實驗或者引導學生進行實驗,不僅能夠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課程知識點掌握實驗技巧以及原理,更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觀察和總結能力.譬如,在進行力的合成教學中,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某些結論,這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的簡單游戲和問題引導學生,比如問學生“大家覺得哪位同學的力氣最大呢?”這時學生就會被老師的問題所吸引,紛紛推選認為力氣最大的學生.接著教師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教學工具拿出來主要有繩子和較重物體,再問剛剛幾名被推選為力氣較大的學生“你們可以將這根懸掛了重物的繩子拉直嗎?”這樣一問燃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都覺得自己應該能夠將繩子拉直,此時教師可以選擇剛剛幾名力氣較大的學生依次實驗是否能將繩子拉直,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誰也無法將這根中間懸掛了重物的繩子拉直.以此展開學生間的討論,并合理的引導學生探索其現(xiàn)象的原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力的合成原理,熟練記憶該結論并掌握其規(guī)律.
2.設計生活化的例題靈活教學課堂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受力分析時,首先要使學生清晰認知施力與受力的區(qū)別,并在解題過程中選定研究物體,深入分析與思考該研究物體與其它作用物體之間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生活化的的例子,更形象更貼切的為學生演示這其中的原理.譬如:選取學生的文具盒為主要物體,將該文具盒傾斜于墻面上,保持靜止,研究這個文具盒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并且引導學生進行受力分析,正確畫出文具盒的受力示意圖.
綜上所述,高中的力學教學對于整個物理學習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針對教學中的難點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良好的解題技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并為后面的物理學習建立堅實的基礎.
[1]郭昌輝.淺析高中物理力學解題思路發(fā)展方向[J].理科考試研究,2014(15):42-43.
[2]陳亮.高中物理力學教學難點及多樣化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資源,2014(04):60-55.
[3]劉惠敏.高中物理力學教學的若干思考[J].河南科技,2013(16):261-261.
[責任編輯:閆久毅]
2017-05-01
何林娣(1985—)女,漢族,江蘇泰興人,本科,二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G632
B
1008-0333(2017)18-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