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茂名市龍嶺學校 林斌鴻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文/茂名市龍嶺學校 林斌鴻
根據(jù)九年一貫制學校特點,按照學生不同的年齡、心理、認知特點、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全面檢測、分析、評價、提供咨詢,指導、干預,進行動態(tài)監(jiān)管,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操作系統(tǒng)。旨在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利用有限資源達到最大的心理效果。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五所茂名市局直屬 (含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三年級至初中三年級的學生和教師進行問卷調(diào)查。發(fā)放問卷1065份,收回1041份,回收率97.7%。
1.通過調(diào)查表明,有85.8%的學生認為健康的標準是身體沒病,所占的比例最高,由此可知,學生對健康的理解太過單一,并不能較全面的理解健康的含義。其次為身體強壯;身體、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所占比例分別為55.7%和57.6%。這部分人對健康的理解則較為全面,認為體育鍛煉能使身體強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才是健康的表現(xiàn)。
2.調(diào)查表明:厭學、學習動力缺乏,占48.2%,居第三位。人際交往的困惑敏感,自卑、自閉居第二位,占50.8%。不少學生雖然表面上整天在人群中周旋,但內(nèi)心卻異常孤獨。特別是民辦學校全宿的學生表現(xiàn)尤為突出,他們有的因為找不到知心朋友而焦急,有的因為不被理解而煩惱,因人際關系問題而引起情緒波動現(xiàn)象十分普遍,女生更為明顯。在男女生的心理障礙問題上,網(wǎng)癮、注意力不集中和強迫癥狀焦慮并列居首位,占84.3%。
3.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年齡跨度大,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年齡在6—15歲之間。正處于青少年時期,是身體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最關鍵的時期。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及健全的心理發(fā)展對社會的發(fā)展有關鍵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健康意識與學校、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據(jù)問卷調(diào)查顯示,有56.2%的學生認為學校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43.8%的學生認為學校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視容易導致學生的身體發(fā)展不均衡,心理缺陷產(chǎn)生。對家庭重視學生體育鍛煉的調(diào)查中,16.5%的家庭非常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23.4%的家庭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31.5%家庭對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為一般;21.2%的家庭不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8%的家庭非常不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調(diào)查可知,造成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是課業(yè)重,所占比例58.6%。說明學生的鍛煉時間被限制了,健康受到影響。在應試教育的今天,家長 “望子成龍”,學校想盡辦法增加中小學生的學習時間,追求升學率,均不顧及中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承受能力和身體鍛煉的時間。
1.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須借助良好的管理。以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心理健康領域的五個具體目標為縱軸,包含情緒調(diào)控、自尊自信、意志品質(zhì)、預防心理健康障礙意識、性心理健康。以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信息反饋的五個渠道為橫軸,包含心理測評、年級、班主任、任課老師、自評。該模式綜合多渠道信息反饋體系,將更加客觀、準確反映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防止片面、武斷定論。
2.信息獲取將參照福建省課題(JB09140)中疾病分類,將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分為3種8狀態(tài)。結(jié)合課程實際,教育指導體系在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同狀態(tài)的基礎上進行不同層面的教育指導。包含預防體系、咨詢體系、干預體系和保健體系四個層次。心理健康類學生主要是未病先防的預防為主,心理亞健康類輕、中度以咨詢?yōu)橹鳎睦韥喗】岛托睦砘疾≥p度以干預為主,而心理患病的中度和重度需要進行心理治療,非體育課堂能解決,體育課堂以治療后的保健為主。
1.中小學階段,在課業(yè)負擔、父母期望和多元化等綜合因素影響下,容易發(fā)生多種心理行為問題。在體育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自我意識、抗挫折能力,情緒的調(diào)控與控制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學生才能為未來的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2.辯證看待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調(diào)查、分析與判斷學生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時,既不夸大其詞,也不否認問題的嚴重性。以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實事求是地評價,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
3.體育教育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教師必須提高業(yè)務水平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應多進行一些心理健康知識、技能、方法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