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形勢下,微課程成為了高中美術課堂教育中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通過微課的支撐,能夠將美術教育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從而使學生形成系統的美術技能。本文針對微課支撐下的高中美術翻轉課堂教學的模式進行探討,供同行業(yè)工作者借鑒參考。
關鍵詞:微課支撐 高中美術 翻轉課堂 創(chuàng)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
“微課程”這一理論主要來源于“視頻課例”的發(fā)展雛形。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創(chuàng)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微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當前形勢下,微課程成為了高中美術課堂教育中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
在高中美術課堂中,“教學翻轉”指的是教師通過各項教學策略,建立“以生為本”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繪畫能力、造型能力等方面進行強化。而所謂微課程,是按照新課程標準所進行的新的教學實踐。它以多媒體、網絡視頻等數碼技術作為發(fā)展載體,能夠促進學生在高中美術課堂中的學習效果。通過微課的支撐,將美術教育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從而使學生獨立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獨立實現藝術思考。
一、微課程支撐下的高中美術翻轉的具體內容
美術教育是學生在高中教育階段必修的藝術課程,也是學生增加自身修養(yǎng)、提高人生價值的發(fā)展途徑。微課最早起源于美國,流傳到中國后,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研究院胡鐵生將微課在中國的發(fā)展進行了進一步的更新和改良。他指出,微課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利用現代化教育媒體,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新的教育資源的結合。
顧名思義,微課指的是短暫、帶有主體性的專題課程,是一種便于實現溝通、交流、學習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微課蘊含著較強的歸納性和整合性,能夠將繁雜的藝術資源整合在一起,從而清晰、明確的呈現出來。另一方面,通過專題的縮小化,能夠提升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生在美術知識能力上的學習難度,進一步豐富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
二、當前微課程支撐下高中美術翻轉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1)微課程教育的指向性不足
對于每一個微課程而言,其項目長度一般在五到十分鐘,這樣能夠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將不同段落的學習重點融合進來。但是,很多美術教師在設計微課的教學方向時,常常容易出現指向性不足的問題。由于教師在教學資源的整合中,對視頻材料的篩選和下載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資源,很多教師往往不能對美術視頻素材進行選擇,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2)微課程和翻轉課堂的融合
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改變了“受教育”的發(fā)展角色,將教師從控制課堂的主宰者變?yōu)樘剿髡?。從單一的學習知識和探索形式脫離出來,進行多角度的學習。但是在“微課程”和“翻轉課堂”的融入過程中,很多美術教師忽略了藝術課程的核心性質,前期準備工作不足,難以照顧到學生的自身需求,對等不同階段的學生缺少有針對性的強化。
(3)美術教學思想有待深化
從微課的變化形式上看,美術課程的結構會隨著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受微課程的組合結構影響,學生所需要的美術點需要根據藝術課程的推進階段,進行不斷的變化。但是翻轉課堂需要進行技術上的支撐,教師在高中美術教學思想的深化程度普遍不夠,難以提升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三、如何強化微課支撐下的高中美術翻轉課堂教學
(1)促使學生實現自主的課堂翻轉方式
高中美術學習不同于初中美術課程的基礎性內容,在這一階段,高中生已經開始學會運用邏輯思維和發(fā)展思維。在美術課程中,通過改變課堂教學任務的時間、地點,能夠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基礎課程中,不管是素描、色彩還是速寫,都需要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來進行微課程的深入分析。
教師可以通過兩個方面進行美術翻轉課程的融合,首先是教師對美術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的傳授。其次,教師要將美術知識分解為這兩種,將視頻軟件、課程練習、藝術素材等方面進行設計和融合,運用多種角度促進學生對美術知識、美術技能記憶和消化,從而輔佐學生發(fā)揮自主能動力,更好的理解高中美術課程的教育形式。
(2)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發(fā)展的美術翻轉情境
美術課程中融合了多項視覺藝術,能夠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充分挖掘美術作品中的外在美和內在美,使學生領略視覺美感,將藝術教育和精神教育融合在一起,豐富高中學生對美術課程的情感體驗。教師要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多媒體、動畫等新型的視頻教育形式,實現“數字化”的發(fā)展趨勢,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美術教學中的快樂,使他們充分感受到美術教育的發(fā)展魅力。
教師要盡可能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藝術教育的發(fā)展活動,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要進行因材施教的教學形式,通過大致的學習內容,在課堂上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大家討論的重點進行講解,對于一些學生難以把握的美術繪畫技巧進行滲透,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一對一”的輔導,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發(fā)散思維,在進行臨摹繪畫的基礎上,進行美術繪畫課程的設計的“在塑造”。
(3)形成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性的美術教學理念
對于高中美術課程來說,創(chuàng)新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因此,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高中藝術教育的發(fā)展現狀,將課本內容的重點問題、知識資源整合在一起。借助公共網絡平臺等形式,對學生美術學習中的繪畫重點進行分類,使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平臺自主學習美術課程中的重點問題。
教師還可以利用簡單的錄像機、DV等形式,將自己的資源錄制完成,并定期發(fā)放在平臺之上,使學生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到網上進行資源查找,看到學習進度中的重點難點。例如,光影、構圖、色調、結構等美術中常見的問題,從而形成以微視頻為教育主體的現代美術教育模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和推廣,美術課堂教育出現了新的活力,對教師的教育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廣大高中美術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理解微課程支持下,美術翻轉課堂的發(fā)展含義,融合綜合性和人文性,使高中美術教育從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脫離出來,開始沿著“創(chuàng)新化”和“發(fā)展化”的道路前進。
參考文獻:
[1]周璐.“翻轉課堂”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J].現代閱讀,2012(12).
[2]蘭艷,謝家萍.美國教師的“翻轉課堂”體驗[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12).
[3]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
[4] 張一川,錢揚義.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2013(04)
作者簡介:毛愛賓,1974年10月,男,江蘇南京,本科,中教一級,美術專業(yè)教學理論與教材教法,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