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淮鳳
【摘 要】 目的:分析血清腫瘤標記物和糞便隱血試驗在結直腸癌診斷中的價值。 方法:收取本人進修醫(yī)院120例結直腸癌患者,并將結直腸癌患者分為兩組,收取時間為2014年2月到2015年7月期間,對照組患者采用糞便隱血試驗,觀察組患者采用血清腫瘤標記物四項和糞便隱血試驗,將兩組結直腸癌患者的陽性率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結直腸癌患者陽性率91.6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陽性率75.00%(P<0.05)。結論:血清腫瘤標記物四項和糞便隱血試驗在結直腸癌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該兩種方式聯(lián)合應用的陽性率高于單獨非創(chuàng)傷性診斷方式,利于結直腸癌患者早期診斷,值得在臨床診斷結直腸癌患者進一步推廣及運用。
【關鍵詞】 血清腫瘤標記物 結直腸癌 糞便隱血試驗
結直腸癌是臨床較為嚴重且多發(fā)的腫瘤,而早期診斷與治療能有效減少結直腸癌患者的死亡率,常見的診斷方式為結腸鏡、乙狀結腸鏡等,由于該檢查方式具有局限性,檢出率較低,不適合用于大范圍篩選,而如今較為常用的診斷方式為糞便隱血試驗等[1-2],因此,本文深入探討血清腫瘤標記物四項和糞便隱血試驗在結直腸癌診斷中的價值,主要內(nèi)容見下文中描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收取本人進修醫(yī)院120例結直腸癌患者,并將結直腸癌患者分為兩組,收取時間為2014年2月到2015年7月期間,其中60例為觀察組,60例為對照組,所有患者經(jīng)過腸鏡取組織活檢或手術后病理切片等相關診斷后確診為結直腸癌,120例結直腸癌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觀察組;年齡在30~50歲之間,30例為女性患者,30例為男性患者,觀察組結直腸癌患者平均年齡為(35.12±1.24)歲。
對照組;年齡在31~50歲之間,31例為女性患者,29例為男性患者,對照組結直腸癌患者平均年齡為(35.48±1.36)歲。
觀察組結直腸癌患者、對照組結直腸癌患者各項資料,差異不明顯,能進行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結直腸癌患者采用糞便隱血試驗(采用萬華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便隱血檢測試紙(膠體金法)檢測患者新鮮糞便)。
觀察組患者于當天清晨抽取3毫升靜脈血分離血清檢測血清腫瘤標記物和糞便隱血試驗檢測(采用萬華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便隱血檢測試紙(膠體金法),血清腫瘤標記物主要為Ca242、Ca724、Ca199、CEA四項,儀器采用Abbott ARCHITECT i2000,采用Abbott配套試劑,嚴格按照ARCHITECT i2000操作規(guī)程對所分離血清進行檢測)。
詳細記錄兩組結患者檢測后的結果。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結直腸癌患者檢測結果及陽性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文將采用SPSS19.0軟件,將兩組結直腸癌患者經(jīng)過檢測后陽性率進行統(tǒng)計處理,陽性率使用X2檢驗,采用P<0.05表示兩組結直腸癌患者經(jīng)過檢測后陽性率進行對比后存在差異,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jīng)過檢測后,觀察組結直腸癌患者陽性率91.6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陽性率75.00%(P<0.05)。
3 討論
近年來,結直腸癌患者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其發(fā)病因素與遺傳、生活方式、大腸腺瘤密切相關,而早期對結直腸癌患者進行診斷,能有效減少患者的死亡率[3-4]。因此,本研究中,對結直腸癌患者分別采用血清腫瘤標記物四項聯(lián)合糞便隱血試驗與單檢測糞便隱血試驗,從而探討哪種診斷方式更適合群體篩查結直腸癌。
本研究中將血清腫瘤標記物四項和糞便隱血試驗兩種非創(chuàng)傷性方式聯(lián)合使用,據(jù)表1數(shù)據(jù)顯示,使用該診斷方式后,具有較高的檢出率,因此血清腫瘤標記物四項和糞便隱血試驗兩種方式可共同用于結直腸癌診斷性篩選程序,其聯(lián)合應用的檢出率高于任何單獨非創(chuàng)傷性方式檢出率[5-6]。
本文研究表明,觀察組結直腸癌患者與對照組結直腸癌患者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診斷后,觀察組結直腸癌患者陽性率91.6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陽性率75.00%,由此可見觀察組結直腸癌患者采用的血清腫瘤標記物四項和糞便隱血試驗診斷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血清腫瘤標記物四項和糞便隱血試驗在結直腸癌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該兩種方式聯(lián)合應用的陽性率高于單獨非創(chuàng)傷性診斷方式,利于結直腸癌患者早期診斷,值得在臨床診斷結直腸癌患者進一步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1]王亞寧,時高峰,杜煜等.比較MSCT與MRI在結直腸癌術前分期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1,27(4):772-775.
[2]黃嫵姣,鄭智明,林素香等.CEA和CA724聯(lián)合檢測在結直腸癌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12):2252-2254.
[3]江振作,張春澤,王躍飛等.基于腸道微生物代謝產(chǎn)物的人結直腸癌診斷方法研究[J].分析化學,2016,3(8):1178-1184.
[4]郭勤華,敖海燕,蔡清華等.CEA、CA199和CA72-4聯(lián)合檢查在結直腸癌診斷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7):896-897.
[5]蔡尚黨,陳建設,婁寧等.血清癌胚抗原、糖類抗原199、242及巨噬細胞抑制因子-1表達在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4):3474-3475,3476.
[6]姚愛萍.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檢在結直腸癌診斷中的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1,24(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