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萍
【摘 要】 目的: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應用的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子宮肌瘤切術的患者14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SDS評分及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切口拆線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可顯著改善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縮短病程,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 子宮肌瘤 圍術期
子宮肌瘤是婦科臨床常見良性腫瘤之一,臨床癥狀包括月經(jīng)異常、腹部腫塊、貧血、陰道出血等。手術是子宮肌瘤常用且有效的治療手段,但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大,給患者心理及生理帶來壓力,從而對預后產(chǎn)生不良影響。相關研究表明[1],臨床護理路徑可改善圍術期患者負性情緒,促進患者預后。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可預見性、主動性地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本研究給予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護理,現(xiàn)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行子宮肌瘤切術患者14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3例。觀察組年齡27-49歲,平均年齡(35.48±5.96)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21±1.08)年;肌瘤直徑2-13㎝,平均直徑(6.07±2.18)㎝;疾病類型:漿膜下肌瘤24例;肌壁間肌瘤22例,黏膜下肌瘤27例;單發(fā)肌瘤48例,多發(fā)肌瘤25例;對照組年齡26-50歲,平均年齡(34.95±5.88)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4.09±1.13)年;肌瘤直徑2-11㎝,平均直徑(6.17±2.32)㎝;疾病類型:漿膜下肌瘤23例;肌壁間肌瘤21例,黏膜下肌瘤29例;單發(fā)肌瘤45例,多發(fā)肌瘤28例。納入標準:①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②具備相關手術指征;③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子宮內膜惡性腫瘤及傳染性疾??;②凝血功能障礙;③合并嚴重精神障礙。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如術前檢查、指導用藥等。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①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并制定護理計劃與目標,據(jù)患者病情制定護理方案。②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主治醫(yī)師及醫(yī)院制度等;評估患者身體狀況,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向其講解手術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向其講述手術成功病例,對其焦慮、緊張等情緒進行安撫、寬慰,從而增強其治療信心及依從性。③手術時,協(xié)助患者選取正確且舒適的體位,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及切口滲血情況;適時調節(jié)手術室光線及溫度。④術后持續(xù)低流量給氧,指導患者正確飲食,留意患者陰道出血情況,拔除導尿管。⑤對患者做出院指導。⑥臨床護士按照路徑表進行工作,在完成項后面勾√,未完成項勾×。護士長檢查患者護理措施落實情況,最后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負性情緒、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切口拆線時間及住院時間。
負性情緒評估借助抑郁自評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和焦慮自評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 進行評定,SDS 按照患者抑郁程度分為三個等級, 53~62分:輕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2分:重度抑郁;SAS按照患者焦慮程度分三個等級, 50~59分: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70 分以上:重度焦慮。
1.4 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使用SPSS19.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負性情緒及術后恢復情況等計量資料以(x±s)描述,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負性情緒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SDS及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切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性且術后住院時間長,經(jīng)濟負擔大,患者易受到心理與生理雙重壓力,從而對手術效果及術后康復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圍術期給予恰當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規(guī)范化、程序化的整體護理模式,對患者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以及用藥、飲食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指導,可有效降低護理工作盲目性,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從而改善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縮短病程,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同時,降低醫(yī)療成本,減少患者經(jīng)濟負擔[4-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SDS及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術后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提示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縮短病程,促進預后,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劉鳳琴.臨床路徑護理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25):192-194.
[2]W.K.Zung.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M].1965.
[3]W.K.Zung.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M].1971.
[4]李中朝.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7):277-278.
[5]劉曉艷,孫紅運,苗麗竺.臨床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6,11(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