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職學校,學生由于沒有升學壓力,大多比較松懈懶散,又因為多為未成年學生,自制力相對較差,看待問題的主觀意識較強,且叛逆情況比較嚴重,難管教、易受不良社會因素影響等,因此,平等和諧的良好師生關系,對中職學校學生的成長、成才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如今,網(wǎng)絡科技迅速發(fā)展,中職學生沉迷網(wǎng)吧、游戲等,排斥著老師的傳統(tǒng)教導方法,因此,面對當下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他們與老師之間的博弈狀態(tài),必須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才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中職;師生關系;合作與博弈
在學校教育中,師生關系可以說是直接影響到學生成長、成才的一種重要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中職學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他們沒有升學壓力,甚至也沒有就業(yè)壓力,因此,他們大多比較松懈懶散,主觀性強,較為叛逆,又因為多為未成年學生,其自制力較差,因此,沉迷于網(wǎng)吧、游戲等現(xiàn)象較為嚴重,而且老師在管教的過程中,如若方法不當,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就極易造成沖突,使得師生關系陷入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因此,在中職學校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直觀重要,如何在合作與博弈中取得共贏,關乎中職學生的成長,也關乎中職學校的長遠發(fā)展。
1 中職學校師生關系現(xiàn)狀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是14歲至17歲的未成年學生,他們正處于生理、心理發(fā)展的轉折階段,自我意識逐漸形成,自尊心強,渴望得到重視和尊重,渴望與成人達成平等相處的狀態(tài),所以,在師生關系中,如果老師經(jīng)常以“你是學生,我是老師”、“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等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面對他們,他們就會形成很強的反叛心理,老師越不讓他們做什么,他們越是要做什么,所以,在傳統(tǒng)的中職學校師生關系中,學生和老師經(jīng)常處于一個博弈的狀態(tài),談戀愛、泡網(wǎng)吧、打游戲等情況較普通高中要嚴重的多,學生不愿意和老師交流,甚至產(chǎn)生矛盾沖突等情況。
首先,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著一種厭學的情緒,因此,在課堂上竊竊私語、看小說、玩游戲、睡覺等情況可以說是屢禁不止,每當老師對他們這種行為提出批評教育的時候,他們通常不予接受,而且還會言語反駁、情緒抵觸,情況惡劣的甚至會出現(xiàn)行為上的反抗。由于中職學生大多是在中考失利的情況下不得已的選擇,因此,伴隨著中考失利的自卑焦慮心理和逐漸形成的自我意識,他們的自尊心也變得極強,對教師的“不合理”的管教極為反叛,一定情況下還會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悲觀心理狀態(tài),這就使得他們和老師們之間形成一種對立博弈關系,不愿意和老師溝通,不懂得尊敬老師,老師的多番教導只是為了讓自己在眾人面前出丑、丟面子等,甚至會誘發(fā)師生矛盾沖突。
其次,當今,中職學校的老師大多缺乏對中職學生的心理方面的深度研究,還秉持著自己曾有的一套傳統(tǒng)的教育法進行教學工作,在當下中職師生關系緊張的現(xiàn)狀下,老師要承擔一半的責任。一是老師們仍然堅持著“我是老師,你是學生,我說的都是對的,你必須要聽從”、“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等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對學生要求嚴苛,對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不留情面的批評,對屢次犯錯的學生無視、漠視,在心理上對其進行“冷”處罰,不善于與學生溝通,這樣,原本嚴峻的師生關系更是雪上加霜、隔閡增大。而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對中職學生存在著偏見,使得他們對待自己的學生缺乏耐心的,對學生帶有負面情緒。面對青春躁動中的中職學生,老師們通常表現(xiàn)出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負面情緒,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師生關系緊張。
針對當前我國中職學校師生關系現(xiàn)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已迫在眉睫,既關系著中職學生的成長、成才,也關系著中職學校的長遠發(fā)展。
2 在合作和博弈中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從上文可知,目前,我國中職學校普遍存在相關的問題,只有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尊師愛生的校園文化氛圍顯得格外重要。
2.1 轉變角色與觀念,走近學生、了解學生。
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要充分認識自己的學生,擯棄原由的呆板的固化的教育理念,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對中職學生要多一些關愛、幫助,并發(fā)掘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欣賞、支持、鼓勵學生的自我發(fā)展。例如,中職學生大多動手能力較強,這時,老師要時時鼓勵他們,同時,為他們創(chuàng)造必要的實踐條件。多和學生聊天,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從一個管理者變?yōu)橐粋€服務者、引導者,傾聽學生的聲音,和學生達成一種亦師亦友的理想關系。在這過程中,教師還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天性,多和學生溝通,發(fā)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fā)揚他們的優(yōu)點和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實現(xiàn)自我,如此以來,方可讓學生認可自己,接受自己。
2.2 因材施教,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特的成長條件。
在素質教育被大力推行的今天,中職學校也應在重視學生技能學習的同時,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特別是重視學生的心靈成長。中職學生由于中考失利的影響,大多心理較為脆弱,因此,開展心理課程顯得格外重要,要通過一系列課程,提升學生對自我價值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抗壓力,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堅定信念,增加學生們的勇氣和決心。同時,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身心狀態(tài),我們要堅持因材施教,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特的成長條件,幫助他們成長。
2.3 在尊重和信任中糾正學生的錯誤,擔起教師的職責。
當然,對中職學生也不能一味的遷就,前文已指出他們身上的一些缺點,如果老師只是一位的遷就、討好學生,則必然會導致學生走上一條彎路。作為教師,一定要擔起肩上的責任。學生的一些錯誤的習慣、想法、做法,我們要堅持為人師的原則,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正確對待人生、學業(yè)、工作等。對學生的嚴重的錯誤行為,要采取正當?shù)姆绞?,幫助學生重返正軌,避免學生走入彎道。必要的情況下,要聯(lián)合學生、學生家長、學校及所有老師,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重返正途。
3 結語
總之,構建中職學校新型師生關系,離不開中職老師和中職學生雙方的努力,在合作和博弈中,師生之間本著彼此尊重和信任的原則,共同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珊.淺談中職學校如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J].才智,2014(10).
[2]張郁芳.中職學校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探討[J].甘肅科技縱橫,2011(05).
作者簡介
樸靜鈺(1969-),女,遼寧省蓋州市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碩士研究生學歷?,F(xiàn)為內蒙古恒遠職業(yè)技術學校講師。
作者單位
內蒙古恒遠職業(yè)技術學校 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 01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