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梅
【摘要】在“語用”觀教學觀背景下,以規(guī)律鏈接兒童的閱讀,在延伸中鏈接兒童練寫,提升賞讀的品質;以文帶文遷移規(guī)律,提升仿寫的品質;想象中鏈接兒童生活,提升助寫的品質;運思中鏈接文本,豐富讀寫的品質,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讀寫;品質
【中圖分類號】G623.2
讀寫結合,是老話題,但在“語用”觀教學背景下,教師更要追求的是“讀寫品質”,實現(xiàn)讀與寫兩者之間的有效鏈接。可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教材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把握文路,實現(xiàn)對課文由宏觀到微觀的感知和理解,在課文理解過程中使讀寫有機結合。葉圣陶老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學習的方法,但如果沒用第一個“教”,也無從談“不教”。巧妙的設計是指引學生自讀自悟,達成讀寫鏈接的最佳途徑。
一、延伸中鏈接兒童練寫,提升賞讀的品質
有品質的閱讀,一定得鏈接學生的生活,閱讀后再創(chuàng)造。教學《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后,學生能通過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兩大特點,此時抓住契機,出示了一段同樣寫山峰很險的句子———《天游峰的掃路人》中的句子,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抓住關鍵字詞的方法讀一讀,體會一下。
師:這有一段寫山峰的句子,請像剛才一樣抓住關鍵字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生讀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讀出了這兒的山峰像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很窄很險。
生:我讀出了這兒的山峰在云霧中飄飄悠悠,很高,很險。
師:對比一下,同樣寫出了山的險,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天都峰作者寫了自己爬山的感覺和自己心里的猶豫,而這個片段把上山的臺階比作銀絲。
生:兩座山峰都很險,讀著天都峰的句子好像自己就在山腳,想爬又怕爬不上去。
師:很多時候,不同的表達形式,可以達到相同的表達效果。
接著出示家鄉(xiāng)山景圖,讓學生模仿片斷,聯(lián)系生活,遷移表達。
處于中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模仿能力強,教學中利用這個特點,精心選擇易于模仿的課文片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寫話訓練,而這種“同類鏈接”在語文讀寫教學中能拓寬學生的閱讀視角,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體驗情感與價值觀,使學生的思維將表象思維引向深入,趨向成熟。
二、以文帶文遷移規(guī)律,提升仿寫的品質
“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币晕膸?,即以要學的課文帶出學過的或類似表達范式的文章,教師的“導”與學生的“悟”是成正向關系的。葉圣陶曾解釋:“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笨梢姟皩А钡恼n堂運作在于“引”,“引而不發(fā),躍如也”,不是單一的由教師提供信息,傳授知識,而是啟發(fā)學生去品悟,主動探求,從“學會”到“會學”。
在教學《翠鳥》第一自然段之后,教師整合資源,出示上一個單元《燕子》中描寫外形的片段。進行了一個寫法指導的“反串”教學。
師:我們上個單元學習了《燕子》,同樣是寫鳥,同樣抓住特點寫,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燕子》課文中只用了一句話就寫出了燕子的外形特點?!洞澍B》一課中外形的描寫共寫了五句話,寫出了翠鳥的喜好,翠鳥的顏色,翠鳥的眼睛和嘴等的特點。
生:“翠鳥”的外形中顏色寫最多。先總寫了“它的顏色非常鮮艷”接著具體寫了”頭、背、腹”的羽毛特點。
教師小結:對,《燕子》一文對燕子外形的描寫抓住特點一句話概括。而《翠鳥》中作者則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翠鳥的突出特點,重點描述。
師:我們也試試用寫“翠鳥”的方法來寫燕子。
幾分鐘后,學生匯報練筆:燕子喜歡落在電線上,一雙灰褐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電線。它的顏色非常特別。身上的羽毛烏黑光亮,像披了一件黑色的絲絨大衣。腹部的羽毛像白色的襯衫。它活潑機靈,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下面,長著一個剪刀似的的尾巴。
教師:瞧,通過這么一描寫,燕子的羽毛特點更突出了。也把燕子的特點寫得更具體了。
師:能用燕子的寫法來寫一寫我們的新朋友“翠鳥”嗎?
生:一身鮮艷美麗的羽毛,一雙透亮靈魂的眼睛眼睛,一張又尖又長的嘴巴,再加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湊成了小巧玲瓏的翠鳥。
師:老師把顏色鮮艷的鸚鵡也請到了課堂,請你從《翠鳥》中用學到的妙招寫一寫它。學生練筆,師評點。
這樣寫的訓練,透過語言“外殼”把學生引進思索的“內(nèi)在”,讓學生在“閱讀感悟——觀察體驗——自由表達”的過程中經(jīng)歷從模仿到創(chuàng)造。在教學中按照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鏈接讀寫,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的技巧,在寫作中增強對語言文字閱讀的感悟能力,讓學生感受詞句的冷暖,語言的溫度。實踐證明,學生不僅能學以致用,還能活學活用。
三、想象中鏈接兒童生活,提升助寫的品質
在語文讀寫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益的一條可行的途徑。針對小學生富于想的心理特征,激發(fā)他們的想象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抓住契機運用啟迪式的引導能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
四、運思中鏈接文本,豐富讀寫的品質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意識和感受自己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將思維導圖引入閱讀課堂,教的不僅使一種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一種終身受益的思維工具。它會教學生如何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同時提高表達,謀篇布局等寫作能力。因為思維導讀圖,便于提供寫的思維引導,給予學生參悟語言文字運用形式的秘密。
如教學《趵突泉》一課前,筆者先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讓你來寫“水”你會寫水的哪些方面?根據(jù)學生敘述,放射狀思維導圖呈現(xiàn)了:
學生明白,同樣一個事物可
以從不同的方面來寫它。那么,
如何選擇,又怎樣把它寫好呢,
是這節(jié)課學生所需感悟的。在教
學完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后,回歸
思維導圖,點明“同樣寫水,作家老舍不是面面俱到地寫,而是選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邊觀察,邊進行想象和聯(lián)想,寫出了自己獨特真實的真實感受。”這樣,幫助學生在諸多與習作內(nèi)容相關的材料之中篩選出最合適的習作素材,并合理地組合在一起。提高學生作文布局謀篇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當然,讀寫品質,其核心是讓學生積累,運用新的表達范式或習得新的詞句,回避過去那種常態(tài)的隨意的讀寫結合,這才是我們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