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
G623.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基本理念” 中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睂⑻骄啃詫W習方式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鼓勵和引導學生有所創(chuàng)見,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那么,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探究性學習呢?
一、激發(fā)探究興趣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發(fā)現(xiàn)的學習。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創(chuàng)造性問題情境中,學生個體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從不同的視角,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它最終表現(xiàn)為學生裝獨立地、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權利,追求人性化、個性化,盡可能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1)學生自主選擇探究的內(nèi)容。一篇課文值得探究的內(nèi)容很多,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內(nèi)容進行探究。在學習每一篇課文時,每位同學的興趣著眼點均不同。有的同學喜歡朗讀,就去探究課文該怎么讀,怎樣才能讀出情,讀出神;有的同學喜歡抓重點句體會句子蘊涵的意思,就去探究一篇課文中哪些句子含義深刻,該怎么理解;有的同學不明白課文某些情節(jié),就會帶著疑問去找答案,等等??傊?,應該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提高閱讀水平。如曾經(jīng)有位教師在教學《景陽岡》一課時,當學生已概括出武松有:“豪爽、倔強、沉著機智、英勇無畏”的性格特點后,教師不失時機地問:“你們最欣賞武松的什么性格特點?”這下教室里炸開了鍋,各執(zhí)己見,于是教師就來了個順水推舟,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欣賞的性格特點去探究。由于這是學生感興趣的、自主選擇的內(nèi)容,因而探究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2)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伙伴。雖然現(xiàn)在教師們基本上都比較注重合作探究,但通常都是按前后座位編排的,這種合作內(nèi)容的同學可以自由組成臨時探究小組,共同合作。
二、營造探究氛圍
就目前語文課堂而言,學生主動提問的現(xiàn)象并不多見,有的學生怕出丑,不好意思問;有的學生膽小,不敢大膽問;有的迷信書本,迷信老師,在學習中不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見解,這種沉悶的教學氣氛不僅嚴重影響著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而且影響著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為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必須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以師生間的平等、學生間的友好,給學生“安全感”、“自由感”,使他們敢問、愿問、愛問。教師要在平時的一舉一動中注意幫學生樹立自信,使學生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疑就怎么問,從而使學生敢問,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多問,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乃至整個學習過程中,要求全體參與,凡事都問個為什么,全方位地問,這樣,整個學習過程就成為學生質疑問難、探究創(chuàng)造的過程。讓學生在寬松、和諧、自由的氛圍中學習,學生思路會更開闊,思維會更敏捷。因此,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或開放的問題情境,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而且能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比如尊重和贊賞學生與老師一次不同觀點的“頂撞”,語文課上一次大膽的發(fā)言,一個新穎的造句,一個與眾不同的見解,一次進步的作業(yè),一次學習新方法的嘗試,一個精妙詞語的使用,作文中一次精巧的構思等,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愿望,使學生樂于探索。
三、確定探究方向
認知需要是學生學習中最穩(wěn)定和最重要的動力。在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的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新的學習背景中,讓他們感覺學習是解決新的問題的需要。產(chǎn)生一種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誘發(fā)探究的意識,激活探究的思維。如在教學《鯨》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這個問題,一位教師就設計了這樣的情境:“海洋里召開一次魚類運動會,小鯨魚興沖沖地跑動參加,誰知被守門的大鯊魚拒之門外,小鯨魚難過極了,為什么大鯊魚不讓自己參加魚類運動會呢?我們在座的各位今天就當一次海洋動物學家,告訴小鯨魚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家首先以海洋動物學家的身份在小組中探究、討論、交流一下?!边@位教師的話還沒說完,孩子們就紛紛投入熱烈地探究、討論之中。小組交流過后,教師當小鯨魚,請各位“海洋動物學家”給小鯨魚解答,大家都非常熱心地告訴小鯨魚:“因為你是哺乳動物,不是魚,所以不能參加魚類運動會?!苯又e出了“用肺呼吸”“胎生”等證據(jù),還細心地講了鯨的演化過程,他們說的頭頭是道,看來真正讀懂課文了。 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中去,時而討論,時而深思,時而疾筆如飛,使整個課堂呈現(xiàn)出一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
四、調控探究進程
探究式學習是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學習活動,它強調參與者的自主探究,強調探究過程中的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獨立判斷和解決問題,但為了保證學習的有效性,教師的調控很重要。(1)起始階段,搞好教學設計,確定教學目標,使目標問題化,并提供與閱讀有關的輔助材料,為學生順利開展探究式閱讀指明方向。(2)實施階段,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是心理疏導、方法指導和價值引導。心理疏導主要指鼓勵學生大膽探索,敢于質疑。對于學生的質疑,教師小心加以呵護,以極大的耐心和誠心來保護其質疑的積極性,因為質疑,學生容易產(chǎn)生一種新的認知需求,形成問題意識;方法指導主要指為學生提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價值引導主要指培養(yǎng)研究興趣和良好的探究習慣等。在探究的過程中注重教師的適時誘導和學生間的相互討論。(3)總結階段,主要是進行評價,評價要重視激勵評價。評價直接影響到學生探究學習的熱情。由于探究式學習重視成果,更重視過程體驗,所以教師要給每個學生盡可能多的鼓勵,要賞識每一個學生,用信任的目光去關注,用激勵的話語去贊美,要充分發(fā)現(xiàn)和肯定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閃光點,挖掘學生身上所蘊藏的潛能,讓他們從中體驗到探究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激勵和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