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霞
摘要: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是學習其他各門學科的基礎,也是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德育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夠有效的促進小學語文和德育教育的有效結合。
關鍵字: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方法
【分類號】G623.2
引言
德育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的新時期,市場經(jīng)濟更是不斷地深入和完善,對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而要想使人才具有良好的品德,就要從小學一點一滴教育、培養(yǎng)。所以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是擺在我們語文教師面前重要而艱巨的責任和任務。本文會重點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行闡述。
1、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是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的小學領導和教師都認為語文和數(shù)學才是教學的重點,對于道德教育很少提起重視,只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這就影響了道德教育的開展。另外,由于小學語文教師的自身水平有限,很多教師對道德教育的研究不是很深入,導致很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將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思想挖掘出來,小學生只依靠自身的理解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逐步提高小學教師的德育教育能力。
1.2德育教學對自身的發(fā)展
德育教育不僅是學生道德素質(zhì)的體現(xiàn),還是中華民族的精髓。自古以來,我國就重視對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教育的滲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還有助于一個民族的健康發(fā)展。因此,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精神,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提高學生的民族素養(yǎng)。我們經(jīng)常在小學板報上看見這樣一句話“以德立校,育人為本”,這充分地說明了德育的重要性,無時無刻不提醒學生和教師要重視促進德育教育的發(fā)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十分要的。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2.1利用教材內(nèi)容進行道德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德育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專家都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并進行了反復實踐后才進行的教材編寫,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因此專家會有意識的將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去,尤其是針對一些中國傳統(tǒng)的美德,在小學語文課文中都有所體現(xiàn)。因此,小學語文教材本身就是對德育內(nèi)容進行滲透的過程。
2.2利用故事進行德育教育
通過故事化教育方式,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德育力量:小學階段學生教育應注重對于學生心智的保護,因此在開展語文德育教育時,應注重運用客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德育的力量,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敘述的方式使得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中感受到德育的存在,例如在《狐貍和烏鴉》一課知識講解中,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閱讀學習,在學習中,教師可通過對話、模仿動物世界故事,與學生共同探索人性卑鄙淺陋的一面,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美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運用美德不斷指引他們今后學習的道路,并教育學生用更加理智的頭腦解決問題。
2.3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滲選德育教育
教學中很據(jù)教學內(nèi)容運用圖畫、影像、音樂、語言描述等渲染氣氛,使學生與教學的主觀情感產(chǎn)生反應,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建背景和景象,更容易進入課文描繪的情境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對教材的內(nèi)容產(chǎn)生思想上的認同對于德育教育滲透有很大幫助,教師通過各種手段展示課文中所描述的內(nèi)容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與形象,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在課文《拉薩古城》教學中,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明確拉薩古城的具體地理位置,其次使用幻燈片的方式對拉薩古城地區(qū)的風土人情進行形象展示,讓學生感受特色的藏族民族、大昭寺及五彩經(jīng)幅飄揚的景象,這種教學方式是對課文中心詞句的一種展示,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認識到祖國的地大物博,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欣賞美好事物的情感。
2.4從閱讀教學中滲選德育教育
小學生通過閱讀一些思想覺悟高的讀物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德育水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推薦讀物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德育觀念,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同時還能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從小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在閱讀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5作文是書寫學生情感的重要體現(xiàn),學生可以通過寫作表達情感。因此,語文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觀念,通過寫作文的方式,展現(xiàn)真實的自己。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命題時,要結合生活實際,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抒發(fā)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加深對德育教育的理解,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奠定基礎。
2.6利用課外活動開展道德教育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因此要將語文聯(lián)系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在語文課堂中進行道德知識的滲透,在課外活動時間也可以進行德育活動的延伸。比如可以通過辯論賽、演講比賽等形式將語文和德育進行有效的結合,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還能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刻理解活動的主題和精髓,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僅能夠豐富德育教育的手段,還能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利用教材內(nèi)容進行道德教育,利用故事進行德育教育,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滲透德育教育,從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利用課外活動開展道德教育,為提升學生品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5:8.
[2]陳月平.加強小學語文教育,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德育功能[J].新課程(上),2015,08:14.
[3]李亞萍.論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2015,19:65.
[4]胡艷金.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2015,16:150.
[5]禹文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6,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