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華
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對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作用分析
李江華
目的 評價白血病患者化療后應用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對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作用。方法 68例白血病化療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僅給予常規(guī)化療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化療的基礎上給予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血小板最低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小板最高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小板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小板輸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6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4.1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接受化療治療的白血病患者,在積極化療的基礎上配合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可使血小板減少癥潛在的危險事件發(fā)生率降低,進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因此值得采納應用。
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化療;血小板減少癥
白血病是血液內(nèi)科常見疾病,該疾病的病因諸多,包括病毒因素、遺傳因素、放射因素以及化學因素等[1-3]。在臨床中,針對急性白血病患者通常會采用化療方法治療,但化療后,患者容易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癥,若不能恰當處理,將會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4-6]。本次將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68例白血病化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目的是評價白血病患者化療后應用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對血小板減少癥的作用,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68例白血病化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62.8±3.4)歲;白血病類型:急性淋巴細胞12例,急性非淋巴細胞22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62.9±3.2)歲;白血病類型:急性淋巴細胞13例、急性非淋巴細胞2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性化療方案進行治療,包括:①急性淋巴細胞患者給予VDCP(長春新堿、環(huán)磷酰胺、潑尼松以及柔紅霉素)化療方案或VDLP(長春新堿、左旋門冬酰胺酶、波尼松以及柔紅霉素 )化療方案[7]。②急性非淋巴細胞患者給予TA(吡喃阿霉素、阿糖胞苷)或DA(柔紅霉素、阿糖胞苷)或HA(高三尖杉酯堿、阿糖胞苷)化療方案?;煏r間為28 d[8]。
1.2.2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化療的基礎上于化療72 h后使用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63110)治療,劑量為50 μg/(kg·d),10 d為1個療程;如果血小板計數(shù)≥50×109/L持續(xù)2 d,或血小板計數(shù)≥100×109/L可暫停用藥。治療期間需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止血治療。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評價。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血小板最低值、血小板最高值、血小板恢復時間、血小板輸注量。統(tǒng)計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小板指標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血小板最低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小板最高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小板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小板輸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6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4.1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小板指標情況比較( -x±s)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臨床中通常會采取化療方法進行治療,但是結合臨床病例發(fā)現(xiàn)化療后患者容易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醫(yī)治方案[9-11]。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屬于促血小板生長的一種主動控制方法,由基質細胞產(chǎn)生,能夠刺激并促進造血干細胞及巨核前體細胞的增殖與分化[12-14]。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使用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是巨核細胞的成熟獲得誘導,進而使血小板的生長速度提高[15,16]。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取常規(guī)化療聯(lián)合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血小板最高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小板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小板輸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6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4.1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接受化療的白血病患者,在積極化療的基礎上配合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可使血小板減少癥潛在的危險事件發(fā)生率降低,進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因此值得采納應用。
[1]王萍,葛守輩,劉曉娟,等.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效果觀察.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3):302.
[2]杜朝陽.重組人白介素-11治療急性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的臨床觀察.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22(6):29-31.
[3]王仕軍.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的療效觀察.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8(106):12-14.
[4]彭麗萍,陳小萍.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急性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的臨床效果.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33):84-86.
[5]高亞杰,孫紅,喬京京,等.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對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作用.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3,22(5): 266-268.
[6]白松婷,盛光耀,趙曉明,等.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對兩種血小板減少癥患兒骨髓巨核系祖細胞的作用.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07,3(2):71-73.
[7]唐雪梅,廖小梅,牛挺,等.白細胞介素—11對CITP患者骨髓巨核細胞的影響.臨床血液學雜志,2001,14(5):205-207.
[8]曹軍寧,許立功,吳晴,等.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化療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癥的II期臨床研究.中國癌癥雜志,2005,15(2):141-144.
[9]張燕軍,任軍,范黎,等.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對化療后血小板生成的影響.醫(yī)學爭鳴,2003,24(17):1612-1614.
[10]王雪濤.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與白細胞介素-11聯(lián)用治療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隨機對照研究.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8,15(14):1119-1120.
[11]韓效林,張小毅,李敬東.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的臨床觀察.中國醫(yī)藥,2009,4(3):234.
[12]孫善芳,袁紅建,潘懷富.重組人白介素-11治療惡性血液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的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3): 161-162.
[13]于軒,于俊杰.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急性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38例療效觀察.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10):99-100.
[14]于俊杰.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急性白血病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觀察.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8):276-277.
[15]李婧,陳丹,楊穎,等.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與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治療惡性腫瘤化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2012,22(16):3350-3351.
[16]范小紅.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rhIL-11)在血小板減少癥中的療效觀察.吉林醫(yī)學,2012,33(21):46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4.028
2017-01-10]
116200 大連市普蘭店區(qū)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