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娟
?
淺談中學思想政治教學
吳文娟
(鄄城縣引馬鎮(zhèn)引馬中學 山東 菏澤 274600)
學習思想政治,需要學生自己發(fā)揮理解能力去思考,我們的國家在一窮二白千瘡百孔的前提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道路也具有我們的民族特點。我們的國家當前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我們在解放和發(fā)展生產的同時通過了改革開放走出了一條適合我們國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學;思想政治;教學;
只有學生通過思考,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夠理解課本知識,才能知道我們國家當前的政治動態(tài)。只有學生們通過自己理解學會的知識才是屬于自己的知識。就此根據教學實際,我總結以下幾點:
1.1 教學目標的轉變?,F在教師由傳授真理變?yōu)榻虒W生去發(fā)現真理,由課堂中的主宰者轉變?yōu)榕c學生平等的交流者,在課堂中營造出一種民主平等、和諧愉快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快樂中能得到知識,把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觀點,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并以此為指導,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傊?,把思想品德課由知識型向實踐型轉化。
1.2 教學觀念上的轉變。長期以來,由于思想品德課遠離了學生的實際,使學生普遍失去了學習興趣,從教學效果來觀察更不盡人意,往往出現“高分低能”現象,即出現一些重知輕德、心理素質低、自律能力差、缺乏進取精神、表現出盲目從眾或循規(guī)蹈矩的偏人。
1.3 教法的轉變。隨著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進步,學生性質的變化,原有的課程標準已不能符合現代社會所提出的對新型公民的要求,即以品德為核心,以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科學與人文素養(yǎng)并重,養(yǎng)成和諧個性的新型公民。
2.1 探究教學法:它是讓學生以自主、能動的方式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獲得能力。教學時需要簡單化,生活化,需要實實在在。關鍵在于教師精妙設計探究情境,喚醒并激發(fā)學生思維,使書本知識和社會生活成為學生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樂園。
2.2 案例教學法:根據課堂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設置一個個具體的教學案例。因案例來源于活生生的現實,給學生造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它能夠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實踐情境,把真實的典型問題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能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去分析,去討論,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2.3 討論教學法:即在課堂中,師生之間,學生相互之間圍繞某一理論問題或實際問題暢所欲言。課堂討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如對“初中生上網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進行討論,學生會在自由討論、激烈爭辯的氣氛中求得共識獲得新知,它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也有利于造成一種教學民主的良好風氣。
課堂討論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由于各年級教材不同,學生素質的不同,教師特長各異,所以不能采用同一種模式,應根據實際情況加以確定。但在討論前要有準備,討論中加以正確引導,討論后,要有總結。
2.4 活動教學法:它是一種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主張,在思想品德新課程的教學中,顯得越來越重要,而且發(fā)揮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它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性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在做中學,主動地學,創(chuàng)造性的學,在生動活潑的基礎上獲得知識。課堂中涉及的許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是讓學生在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采用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
有時也通過模擬小品、實踐活動等方式,如在執(zhí)教“男生,女生”時,如何正確對待“早戀”現象,以模擬的形式-人生ab劇來引起學生警覺。根據具體的內容,活動教學法的方式又有不同,如在執(zhí)教“未來新規(guī)劃”這節(jié)課時,通過學生動手的方式,使學生學會思考,理解掌握相關知識??傊?,通過活動使學生自我認知,自我規(guī)劃,自我教育,將完善自我落實在行動上。
中學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對中學生系統(tǒng)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馬列主義常識教育和社會科學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它是中學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完善的新課題,需要我們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去反復實踐,并加以總結和提高。
[1]劉紅霞.淺談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的創(chuàng)新[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 (04):22.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arning, students need to own understanding ability to think, our country poor in holes under the premis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ur socialist road with our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ur country's current fundamental task is to liberate and develop productive forces to meet the grow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 Through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 have come out of a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
middle school;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0.284
G633.2
A
1672-9129(2017)10-0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