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勇
班級話劇是班本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在班級話劇的創(chuàng)編到演出過程中,排演話劇則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該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如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更好地進行排演呢?
一、事前動員,目標激勵
每次排演話劇,我都會給學生做事前的動員工作,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是讓他們明白為什么要去做這件事,二是讓他們知道他們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比如,在排演《小王子》的時候,我首先和他們講:“小王子是最經(jīng)典的一個角色,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段段對他的解讀是不一樣的。在你們心中住著一個怎樣的小王子呢?這需要你們自己去演繹,其次,我希望你們能夠盡你們所能的演繹一個特別的小王子,他的形象演繹會成為你們小學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回憶!他會讓你每當回憶童年都有一種甜蜜!”
二、觀看不同版本的影視作品,進行比較學習
比較閱讀,就是指把內(nèi)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對的兩篇文章或一組文章放在一起,對比著進行閱讀。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常常會用到,它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橫向比較概括能力,也能很好地深化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在排演《小王子》這個話劇的時候,我嘗試著把比較閱讀的理念引進來,先后組織學生看了音樂劇《小王子》,3D版電影《小王子》,并進行兩個作品與原著的比較。學生在比較中有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原著的結(jié)尾留有空白,可以有無限多的可能”“3D電影中,導演加入了小女孩的角色,并讓小王子長大,玫瑰花枯萎等,這樣的改變看起來有道理,可是卻沒有原著中有想象空間?!薄半娪暗膶а菔遣皇桥挛覀儾荒芾斫庾髌??所以加一個小女孩進來?” “我喜歡音樂劇的《小王子》,他不僅尊重了原著,而且舞臺效果很美?!薄耙魳穭≈?,小王子可以用歌聲和人們對話,好聽!”
在原著與影視作品的比較中,學生明白了電影、音樂劇都是在基于原著的基礎(chǔ)上,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排演話劇也是一個對《小王子》二次創(chuàng)作的過程,對人物的演繹,每個人的表現(xiàn)是不一樣的,可以根據(jù)自己對作品人物的理解來進行塑造和演繹。
三、全員參與,每個人都有角色
英國有一句諺語叫:“如果我告訴你,你將會忘記,如果我展示給你看,你也許會記住,如果我和你一起參與體驗,你一定會記??!”而表演正是學生參與文學作品再創(chuàng)作,深入體驗作品情感與人物形象的一種有趣的途徑。
以往班級在做節(jié)目的時候,由于各種原因,只能是選拔最優(yōu)秀的人出演,但既然話劇是班級課程,那么必須所有的學生全部參加演出。每個角色人選的確定都是學生自主PK的結(jié)果。我先讓學生申報角色,然后根據(jù)申報角色的情況進行分配,如果沒有對手就直接由申報者飾演,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學生申報,那么就需要他們競選角色。我會給他們相同的內(nèi)容,讓他們在單位時間內(nèi)進行準備,然后在全班表演,其他學生做評委,他們會從表演技巧、臺詞熟練度、人物表現(xiàn)力幾個方面給每個人投票,以票數(shù)最多者勝出。落選的人員再進行其他角色的競選。
但有時候一個角色可能需要兩三個人演繹。比如:話劇《小王子》中因為小王子的臺詞實在太多,如果一個孩子來演繹還是有很大的壓力的,我們就嘗試讓三個學生來演小王子,每個人負責一部分,這樣記臺詞的壓力小了,學生可以有更多時間來琢磨自己表演的細節(jié)。
角色實在不夠時怎么辦?在共讀圖書時,引導他們充分解讀文本,大膽創(chuàng)作,盡可能多地增加角色,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而且還就可以做到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角色,每個角色都是重要的。比如,在表演《犟龜》時,學生早在編寫劇本的時候就已經(jīng)添加了一幕叫《山谷里》,故事里繼承了作品的一貫風格,讓犟龜淘淘繼續(xù)趕路,在山谷里遇到老虎強盜,然后百靈鳥來救他,這樣就出現(xiàn)了好幾個角色,彌補角色分配不足的缺陷。
四、依賴小組的力量,充分利用邊角時間排練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性鮮明的人,他不愿意受到約束,但話劇必須是在集體的合作中才能完成。如何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呢?我充分利用小組的力量,讓小組長來協(xié)調(diào)排演。他們充分利用午飯后的時間、放學后的時間進行排練,甚至他們會在周末回到學校或者集中到某個同學家里進行排演。記得有一次一個家長告訴我說,女兒向她申請拿巧克力到學校,追問原因,孩子告訴她說,因為小組排演時,個別男生不聽話,她想用巧克力作為獎品,調(diào)動那兩個男生的積極性。依賴小組的力量,放權(quán)孩子,他們會想出很多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管理和排演,效果很不錯。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