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蘭
在一間幾平方米的小房間里,章巧霞老師正在給一名叫彤彤的小女孩做個別化康復訓練??吹接浾哌M來,章老師湊近彤彤的耳邊輕聲說道:“跟姐姐打聲招呼吧?!蓖鲩W著長長的睫毛,喊道:“姐姐,你好?!彪m然吐詞不是很清晰,但可以聽明白。接著,章老師開始對彤彤進行聽力訓練,只見她從“百寶箱”中取出幾件水果模型,放到桌面上依次排好,然后貼近彤彤的耳朵,一字一句地說:“它是一種水果,表皮是綠色的,小朋友們都愛吃,那么它是什么水果呢?”彤彤很快便指著桌上的西瓜模型,回答:“是西瓜?!薄按饘α耍阏姘?!”說著,章老師給了彤彤一個愛的擁抱……
這是廣西聽力言語康復中心(以下簡稱康復中心)教師章巧霞日常工作的一幕。2016年,是章巧霞從事聽障兒童聽力語言康復工作的第14個年頭,在她眼里,那些聽力和發(fā)音有障礙的孩子都是天使,她所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小天使開口說話,讓他們聽到美妙的聲音。多年來,她用愛與責任,帶領(lǐng)一個又一個特殊的孩子走進了有聲的美好世界。
由“賭氣”開始的特殊緣分
章巧霞2003年畢業(yè)于北京聽力語言康復技術(shù)學院,是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與李嘉誠基金會合作開展的“長江新里程計劃”聾兒語訓教師培養(yǎng)項目的首屆畢業(yè)生。談起當初報讀這所學校的初衷,章巧霞用“意外”一詞來形容。她回憶說,當時她想報考的是北京的一所醫(yī)學院,但沒有被錄取,有些賭氣的她就選了一個自認為與醫(yī)學有點搭邊的專業(yè)——聽力語言康復技術(shù),開啟了她在北京聽力語言康復技術(shù)學院四年的學習生活。隨著學習的深入,章巧霞對特殊兒童教育以及相關(guān)的康復訓練越來越感興趣。畢業(yè)后,她進入廣西聽力言語康復中心,成為一名康復教師,開始了與聽障兒童這個特殊群體的特殊緣分。
聽障兒童康復訓練是一項十分考驗耐力和自信的工作。年輕教師在工作中雖然有干勁,但由于經(jīng)驗不足,很多時候處理不好工作中棘手的問題,因此常常陷入困境,尤其是當一些孩子在接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后仍不見起色時,康復教師的心理壓力就更大。讓老師頭疼的還有家長問題,一些家長總是以工作忙、不會教等為由不配合康復教師的工作,因此,在缺乏家長配合的情況下,康復訓練成效常常會大打折扣。
或許是因為從小就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緣故,參加工作后的章巧霞面對困難時并沒有退縮。她清楚地意識到,只有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為此,她制定了各時段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堅持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來閱讀專業(yè)方面的書籍,抓住每次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主動與其他教師交流經(jīng)驗……經(jīng)過幾年的歷練,章巧霞的教學能力不斷提升,成長為康復中心的骨干教師。
全身心的投入以及腳踏實地的工作,使章巧霞獲得了同事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她多次獲評為自治區(qū)殘疾人聯(lián)合會優(yōu)秀工作者、先進個人。
愛與方法不可或缺
在十幾年的康復訓練工作中,章巧霞接觸過各種各樣的聽障兒童,每個孩子的個體情況都有所不同,采取的康復訓練方法也不盡相同。在章巧霞看來,康復訓練工作不僅考驗康復教師的業(yè)務能力,也考驗著康復教師的心理能力。愛與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章巧霞曾教過一個叫吟吟的小女孩,吟吟雖然年紀小,但十分敏感,在送她去普通幼兒園接受融合教學(讓聽障兒童到普通幼兒園與同齡兒童一起生活、學習,平等參與班級活動)時,她常常拒絕參與集體活動??紤]到聽障兒童的特殊性以及吟吟本身的性格特點,章巧霞決定采取“迂回”教育的方式。她找了一個性格開朗、脾氣較好的健聽小朋友,在吟吟參與融合教學時,讓這位小朋友主動去拉吟吟的手。剛開始,吟吟表現(xiàn)出抗拒的情緒,不肯拉手,反復引導之后,吟吟逐漸對這位小朋友有了信任感,不再抗拒,有時還會主動去找那位小朋友拉手。
成效初顯后,下一步,就是著手幫助吟吟提高自信心。在進行融合活動游戲時,章巧霞有意讓吟吟擔任重要角色,開始時吟吟不肯接受,但看得出她很想?yún)⑴c,于是,章巧霞便主動拉起吟吟的手,帶著她一起玩游戲。同時,章巧霞提前與幼兒園老師做好溝通,讓他們上課時多給予吟吟鼓勵和表揚。嘗到“甜頭”的吟吟慢慢地放開,學會了與同伴玩耍。在日常的課程活動中,章巧霞注意采取“削弱”關(guān)注的辦法,以此淡化吟吟的“特殊性”。經(jīng)過努力,一個學期后,吟吟像變了個人,成了愛笑的“天使”。
章巧霞分析說,吟吟前期的情況在聽障兒童中具有典型性。由于聽障兒童的語言能力發(fā)展比較遲緩,不會聽他人的話語,又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意愿,因此,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膽怯、被動、回避等現(xiàn)象。她認為,面對這類聽障兒童,康復教師必須“小心翼翼”,不但要講究方式方法,更要細心觀察和耐心引導,幫助這些孩子提升自我認同感和自信心。章巧霞坦言,雖然自己已從事聽障兒童康復訓練工作十多年,在別人眼里算是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但是要讓學生順利康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康復教師花費很大的精力?!皩W無止境,我還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章巧霞表示。
會工作,懂感恩
作為康復中心的骨干教師和教研組組長,忙碌是章巧霞日常工作的常態(tài)。她不僅要承擔教學上的工作,還需要負責教學外的很多事務,包括教學用具的采購、安排聽障兒童的轉(zhuǎn)接、項目的跟進等工作。讓大家佩服的是,盡管事務多,工作繁瑣,但章巧霞總能應對自如。記者十分好奇其中的秘訣,章巧霞表示:“哪有什么秘訣,其實就是這個!”說著她點開電腦桌面上的一個表格給記者看,這是一份工作清單,上面羅列著她每天需要完成的各項工作,并按照輕重緩急逐項排了序。章巧霞說,以前她常常感覺腦子不夠用,但她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現(xiàn)在每天晚上睡覺前,她都會認真整理一遍這份工作表格,次日上班前再拿出來看一遍,并按此執(zhí)行,長此以往,不僅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壓力大不可怕,不會釋放壓力才可怕。面對工作中的壓力,章巧霞從不逃避,而是積極尋找釋放途徑。她告訴記者,剛進康復中心那幾年,由于工作壓力大,她常常睡不著覺,后來在丈夫的鼓勵下,她每天晚飯后都會到公園跑步,并在丈夫的陪跑下堅持了下來。自從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后,她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提高了,心態(tài)也好了很多。即便后來她生了孩子,工作、生活越來越忙碌,她也盡量擠出時間運動。在她看來,運動不僅是釋放壓力的有效方法,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同學之家”QQ群聊天,則是章巧霞釋放壓力的另一種有效方式?!巴瑢W之家”QQ群里的人都是她以前教過的學生,他們當中很多都已經(jīng)上了初中、高中,還有些已經(jīng)參加了工作。工作之余,章巧霞總是習慣性地打開手機查看QQ消息盒子,點進“同學之家”看看學生們都在聊些什么,有語音條的話她還會點開收聽,學生們幽默搞笑的語言常常讓她忍俊不禁。要是有時間的話,她也會加入聊天隊伍暢聊,讓心情變得陽光燦爛起來。
“看到孩子們都過上了正常的生活,而且很多人都變得開朗、活潑,曾經(jīng)在他們身上貼的‘聽障兒童這個標簽,并沒有給他們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這讓我倍感欣慰,覺得之前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闭虑上颊f。
十幾年從事特殊教育工作,雖然辛苦,但章巧霞覺得收獲到的是快樂和幸福。她說,既然選擇了從事特殊教育這一行,就要好好干下去,讓更多聽障兒童聆聽到世界的聲音。
(責編 謝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