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維富
(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魯地拉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云南永勝 674204)
豬藍耳病的流行及防控
吳維富
(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魯地拉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云南永勝 674204)
豬藍耳病為當前生豬養(yǎng)殖產業(yè)常見最為嚴重的傳染病之一,此病傳染速度快,不同品種、性別的豬均有易感性。傳染源為病豬和帶菌豬,而且,此病流行不分季節(jié),養(yǎng)殖環(huán)境愈差,病情愈加惡劣。通常情況下,此病流行期在70~95d,長的可達4~5個月,危害極為嚴重。由此,當前科學養(yǎng)豬,提升養(yǎng)豬效益,重視此病的防治,育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偨Y多年來此病的防控經驗,此病預防應注意:強化豬群管理、科學合理免疫、注意藥物保健。而治療,則應以增強豬群免疫力為原則。同時,注意抗病毒、消炎,輔助殺蟲、抗病毒,能達到康復治療的初衷。文章由此展開論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豬藍耳??;防控;流行
豬藍耳病為高度接觸傳染性疾病,此病目前為地方性流行,傳播感染多數經垂直感染、空氣傳染、接觸感染等途徑,此病仔豬感染致死率高達45%,患病母豬感染流產率高達25%,危害極為嚴重。
豬藍耳病多數為地方性流行,此病傳播感染速度快,不同品種、性別的豬均有易感性。比較而言,公豬、母豬的影響最大,而育肥豬多數發(fā)病較緩慢。此病傳染源為病豬和帶菌豬,病毒在豬體內可潛伏1~3個月之久,由此,及時病豬康復,仍可持續(xù)排毒達半年之久,為潛在的傳染源。
此病流行不分季節(jié),全年皆可發(fā)生,致病病毒可經呼吸道、消化道等傳播感染。而被感染后的2~10周,仍然可將病毒傳染給其他豬群。此外,傳染源的運輸、糞便處理等等,都能加重病菌的擴散蔓延。母豬被感染后,1周內即可有流產癥狀。而且,養(yǎng)殖環(huán)境愈差,病情愈加惡劣。通常情況下,此病流行期在70~95d,長的可達4~5個月,危害極為嚴重。
3.1 母豬的臨床癥狀
以經產和初產母豬的癥狀最為明顯,主要表現為高熱,可達40~41℃,并伴有昏睡、噴嚏、咳嗽等癥狀。個別母豬的耳朵、外陰、尾部會有明顯的發(fā)紺表現,最常見的部位為耳尖;皮下存在藍紫色的斑塊,隨著病情的加劇可蔓延至全身;個別母豬會伴有神經麻痹等癥狀。對于處于妊娠期的母豬,會出現早產或流產的情況,仔豬的死亡率可在80~95%左右;早產的母豬會伴有分娩不暢、引導分泌物過多、少奶或無奶的情況。
3.2 育肥豬的臨床癥狀
病豬的雙眼腫脹,出現結膜炎,伴有呼吸困難、昏睡等癥狀,體溫明顯升高,食欲減退,呼吸加快,咳嗽;患病初期全身皮膚發(fā)紅,隨著病情的加劇,皮膚的顏色轉變?yōu)楹稚?,部分患豬的耳朵、四肢、會陰部位會存在紅紫色斑塊;中后期表現為精神萎靡,無法站立,如果不存在繼發(fā)性感染,則病豬的死亡率較低。
3.3 仔豬的臨床癥狀
早產的仔豬多數在出生時就已經死亡,個別的仔豬會在出生后的幾天內死亡。多數患病仔豬會出現呼吸困難、噴嚏、食欲不振等癥狀。斷奶后仔豬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肺炎、發(fā)熱等癥狀,體溫高達40℃,部分仔豬會出現腹瀉、關節(jié)炎等癥狀。
4.1 豬藍耳病預防
4.1.1 強化豬群管理
強化豬群管理,凈化豬場環(huán)境,隔離產房、保育舍。仔豬及早斷奶,控制飼養(yǎng)密度,注意產房消毒、驅蟲,做好保溫工作,為豬群生長營造良好的養(yǎng)殖環(huán)境。嚴格封閉化管理,堅持自繁自養(yǎng),加強引種檢疫,確保引進種群的純正。
4.1.2 科學合理免疫
根據豬場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免疫計劃,注意做好豬藍耳病、口蹄疫、偽狂犬病等的防疫工作。接種防疫疫苗,同時,應注意如下幾點:滅活菌苗不適用非健康豬免疫,更適用健康豬免疫;疫苗接種前,要求恢復常溫,避免冷應激對豬體的影響;注意使用器具的消毒,確保接種成功率;接種后,留意豬群變化,做好應激準備。必要時,注射用腎上腺素。疫苗開封后,務必當天用完。生豬準備屠宰前3周,禁止注射任何疫苗。
4.1.3 注意藥物保健
此病流行季節(jié)到來前,飼料中適量加預防藥物,能大大降低此病的發(fā)生。比如:維生素C、黃芪多糖等等,經拌料喂服,能很好預控此病的發(fā)生,而確保生豬飼養(yǎng)的安全可靠。
4.2 豬藍耳病治療
治療豬藍耳病特效藥不多,臨床施治,以增強豬群免疫力為原則。同時,注意抗病毒、消炎,輔助殺蟲、抗病毒,能達到康復治療的初衷。
4.2.1 施用抗病毒藥
豬感染素為常用藥,用量及用法,每40kg體重用1ml,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續(xù)用2~3次,抗病毒效果不錯。臨床豬病癥狀加重,配用黃芪多糖,用量及用法,每40kg體重用1ml,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續(xù)用2~3次。此外,替米考星作為最新的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被廣泛用于此病的治療,有著不錯的療效。具體用量及用法,用10ml/kg,肌肉注射,連續(xù)用2周,可降低仔豬死亡率10.3%,降低母豬流產率28.5%。在國外的一份研究報告,豬藍耳病流行季節(jié),飼料中加替米考星用200mg/kg,連續(xù)用藥后1周,臨床癥狀略有改善。
4.2.2 注意預控繼發(fā)病
此病感染期間,治療不及時,極易感染繼發(fā)病。由此,建議根據不同感染類型,嘗試用不同的抗病菌藥物。繼發(fā)感染弓形蟲,肌肉注射磺胺間甲氧嘧啶;紅細胞感染,肌肉注射用血蟲凈。同時,注意增強豬群體質,輔助用維生素C、葡萄糖溶液等藥物,提升機體整體免疫力,達到康復治療的目的。
[1] 歐茶海,張應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手冊[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22-24.
[2] 田克恭.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流行現狀與免疫防控進展[J].中國豬業(yè),2010,(6):2.
[3] 許豆艷.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流行特點、診斷與綜合防治[J].畜禽業(yè),2010,(1):30-31.
[4] 陶順啟.多病原背景下藍耳病防控措施探討[J].今日畜牧獸醫(yī),2009,(7):11-13.
[5] 萬遂如.對豬藍耳病的認識與再認識[J].養(yǎng)豬,2011,(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