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云
筆者兩次執(zhí)教《天鵝的故事》公開課,經過反復實踐,逐步提煉出文本內在的教學價值點,教學有的放矢,促進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
回顧——著眼內容,忽視文本教學價值點
第一次執(zhí)教,精讀天鵝破冰場面部分,我是這樣展開的:
板塊一:感受老天鵝的勇敢
1.自由讀第5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情景,將打動了你的語句畫出來,寫下你的感受。
2.交流。扣住“騰空而起”“像石頭似的”“重重地”“沉重”“顫動”“第二次,第三次”等語句感受老天鵝破冰的堅定決心和勇敢頑強的精神。
3.朗讀再現(xiàn)情景。
板塊二:體會群鵝的團結
1.“別的天鵝似乎被這一舉動驚住了”,他們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2.群鵝破冰,場面壯觀,哪些語句令你震撼?扣住“整群”“百十來只”“那樣齊心,那樣歡快”“激動人心”等語句感受群鵝的團結一心。
3.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再現(xiàn)情景。
板塊三:表達由天鵝破冰引發(fā)的感動
1.在天鵝群的共同努力下,破冰成功了。畫出描寫冰面變化的語句,朗讀體會。
2.這一群破冰勇士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目睹了這震撼人心的場面,你有什么話想對天鵝、自己或者別人說嗎?(練筆、交流)
這樣的教學設計,旨在帶領學生披文入情,緊扣關鍵語句,品味、交流、朗讀,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天鵝破冰的場面,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再通過小練筆讓學生情動而辭發(fā),表達感受,升華情感。
曾經自認為很完美的教學設計,再一次備課時,我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問題。課后有這樣一道練習題:“你在生活中,或在電影、電視中,看見過齊心合力完成一項任務的場面嗎?先說一說,再寫下來?!彼裕笇W生學習本文的表達方法,學會寫一個場面應是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這個教學設計雖然也聚焦了文本場面描寫段落,但無論是品關鍵詞句,還是小練筆,都僅僅著眼于內容層面,目的是引導學生感受天鵝破冰的場面,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其實這些,學生只要自讀幾遍就能領悟,而具體怎么寫場面,才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短禊Z的故事》一課的場面描寫很有感染力,文本中隱藏著作者將場面描寫得具體生動的表達技巧,這是文本內在的教學價值點,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發(fā)現(xiàn)。筆者沒有聚焦這一文本內在教學價值點,沒有充分發(fā)揮其教學價值,于是“學會寫一個場面”這一教學目標就落了空。
研讀——透過內容,提煉文本教學價值點
在教學中,教師要對文本進行深入研讀,探尋文本的表達密碼,抓住文本的教學價值點。那么,《天鵝的故事》一文的教學價值點究竟是什么呢?
不難發(fā)現(xiàn),本文運用了點面結合這一常用的場面描寫方法。課文描寫老天鵝破冰,是點的描寫;描寫群鵝破冰,是面的描寫。點面結合,既能突出主要角色的表現(xiàn),又能表現(xiàn)整個場面的氣氛,猶如把讀者帶到了現(xiàn)場。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本點面結合的寫法,再運用點面結合的寫法寫一個場面,行不行呢?結合以往實踐經驗,對于四年級學生,理解點面結合這一寫法不難。但是,理解了點面結合后,學生還是不能將一個場面寫具體,寫生動。“點面結合”往往成了一個空洞的標簽被記憶。所以,僅僅體會到本文在場面描寫上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方法還不夠,還需進一步強化。
筆者對文本場面描寫部分進行了再一次深入研讀,發(fā)現(xiàn)文本寫天鵝破冰,先后寫了:老天鵝騰空而起,冰面顫動,老天鵝繼續(xù)破冰,群鵝驚住,冰層裂開、塌陷,老天鵝繼續(xù)撲打,水面慢慢擴大,群鵝破冰,水面迅速擴大以及整個湖面熱火朝天的景象。作者的眼睛就像一架攝像機,鏡頭的視角不斷轉換,再現(xiàn)了天鵝破冰的場面。這樣視角不斷轉換,就好像我們也在現(xiàn)場,參與了天鵝破冰的壯舉,可謂身臨其境。文中老天鵝破冰這一個點與群鵝破冰這一個面的結合,其實就是視角的一種轉換。除此之外,文本還有多種轉換,如由描寫老天鵝到描寫冰面的轉換,由正面描寫老天鵝破冰到側面描寫群鵝驚住的轉換等。視角轉換,正是本文場面描寫得具體生動的表達智慧和秘妙,可謂文本的教學價值點。
實踐——重視表達,發(fā)揮文本教學價值
將本文場面描寫的方法提煉為視角轉換,新的教學思路如下:
板塊一:品讀天鵝破冰場景,初探寫法
1.自由讀課文第4~7自然段。斯杰潘老人的哪些講述讓你看到了天鵝破冰的場面?做上記號,寫下你的感受。
2.老天鵝破冰。
(1)品讀第5自然段。老天鵝——老天鵝的血肉之軀怎么會像石頭呢?(抓“騰空而起”“下落”“重重地撲打”三個動作,體會老天鵝飛騰之高、下落沖力之大、撞擊之猛。)
冰面——你知道初春的貝加爾湖的冰面有多厚嗎?冰面居然被震得顫動起來,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朗讀體會)
(2)品讀第6自然段老天鵝的破冰部分。這時,別的天鵝……明明是寫別的天鵝,怎么也讓你看到老天鵝破冰呢?(側面描寫)
冰層變化——老人又一次講述了冰層變化,讀一讀。
冰層的每一點變化都是老天鵝用血肉之軀撞擊冰面換來的。
(有感情地朗讀并體會)
(3)剛才,我們從老人的哪些講述中看到了老天鵝破冰的情景?(老天鵝的動作、冰面、別的天鵝的表現(xiàn)、冰層、老天鵝的動作)
3.群鵝破冰。
過渡:除了老人講述老天鵝破冰的語句,你還從老人的哪些講述中看到了天鵝破冰的場面?
從整群天鵝破冰的場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多種方式朗讀體會群鵝破冰的熱烈場面)
板塊二:朗讀再現(xiàn)完整天鵝破冰場景,提煉寫法
1.老人講述的就像一段影片,把我們帶到了當時的情境之中。假如老人的那雙眼睛就是攝像機鏡頭,我們來回憶一下,這個鏡頭先是對準誰?接著轉移到哪兒?再接著轉移到哪兒?隨著老人視角的轉換,天鵝破冰的場面再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交流,相機出示視角轉換流程圖,見右圖。)
2.分內容指名朗讀第5、第6自然段,凸顯視角轉換過程。
板塊三:想象群鵝歡慶場面,運用寫法
1.引讀第7自然段。
2.面對著來之不易的勝利,天鵝們該會怎樣開心??!這一段老人講得很簡略。我們來想象一下天鵝慶祝勝利的場面吧!
提示:運用視角轉換這一巧妙的方法練筆,再現(xiàn)情境就不難了。
課文天鵝破冰的場面是借助斯杰潘老人的講述呈現(xiàn)的。教學就以斯杰潘老人講述的視角展開,以問題“斯杰潘老人的哪些講述讓你看到了天鵝破冰的場面”貫穿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感受了天鵝破冰場面的震撼力,又逐步體會到文本是怎樣運用“視角轉換”這一表達技巧,將場面一步步展現(xiàn)出來的。在此基礎上,筆者設計“想象群鵝歡慶場面”練筆,讓學生學習運用這一寫法,將場面寫具體生動。在文本內容情境中,筆者水到渠成地提煉出“視角轉換”的方法,再在情境的延伸中自然遷移寫法。學生對文本的寫法由感知到理解,再到遷移運用,內化了文本的表達技巧,提高了自己的表達能力。
兩次執(zhí)教,筆者由忽視文本教學價值點到提煉出了文本的教學價值點,并充分發(fā)揮其教學價值,將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