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萍
(黑龍江農墾牡丹江管理局中心醫(yī)院,黑龍江 雞西 158300)
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大約有1%~2%的概率并發(fā)胎盤早剝,該癥狀對患者而言是屬于嚴重的并發(fā)癥,患者極大可能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甚至是急性腎功能衰竭,母嬰性命被嚴重威脅。為深入研究妊娠期高血壓并發(fā)胎盤早剝的臨床表現以及各項特點,對本院選取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并發(fā)胎盤早剝的產婦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合并胎盤早剝產婦42例。設為觀察組,年齡22~42歲,其平均年齡為33.2歲;其中初產婦為35例,經產婦為7例。另選本院同期收治單純妊娠期高血壓產婦50例,設為對照組,年齡21~40歲,其平均年齡為32.9歲;其中初產婦為40例,經產婦為10例。
本次研究對妊娠期高血壓的診斷主要以《Williams Obsterics》(第22版)中關于妊娠期高血壓相關診斷內容為依據;胎盤早剝的診斷標準則以《中華婦產科學》(第2版)相關內容為依據[1]。
對本次納入研究的對象臨床資料以回顧性方法進行分析,對比其臨床特征、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等各項臨床指標。凝血功能障礙標準主要如下:產婦血小板計數明顯下降,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異常升高,血漿D-二聚體明顯提升。纖維蛋白原(FIB)下降,產婦只要有上述其中兩種標準的,判定為凝血功能障礙;關于“胎兒窘迫”、“羊水過多”以及“新生兒窒息”等內容則以《中華婦產科學》(第2版)相關內容為依據。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平均年齡為(33.2±3.1)歲,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為(32.9±1.1)歲,觀察組體重指數為(27.5±1.8)kg/m2,對照組體重指數為(28.3±1.6)kg/m2;兩者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產婦分娩周數超過37周的為41例,觀察組產婦分娩周數超過37周的為26例,兩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早產率為38%,對照組產婦早產率為16%,兩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產婦分娩方式為剖宮產的有38例,,4例產婦為陰道分娩;對照組產婦分娩方式為剖宮產的有29例,21例產婦為陰道分娩。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出現凝血功能障礙、血性羊水、胎兒窘迫以及羊水過多等并發(fā)癥顯著多的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妊娠期高血壓是當前臨床較為嚴重的疾病,近年來該疾病發(fā)病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對母嬰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產生巨大的威脅,同時是導致孕產婦還有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壓的產婦身體的小動脈會出現痙攣,子宮底蛻膜的螺旋小動脈也會出現諸如痙攣或者硬化的變化,使得遠端毛細血管炎壞死,進而導致發(fā)生破裂出血,血液流到底蛻膜并開始聚集,產婦胎盤和子宮壁因此分離使得出現并發(fā)胎盤早剝癥狀。
處于妊娠期高血壓的患者,自身凝血功能有一定程度的障礙,而引發(fā)患者妊娠晚期出現凝血功能障礙的一個常見原因是胎盤早剝,對于重型胎盤早剝甚至是胎死宮內的患者,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以及凝血功能并發(fā)癥的概率偏高。由于胎盤早剝的程度存在差異,因此臨床上常見誤診漏診的現象。一般情況下胎盤早剝是忽然出現的,因此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需要密切監(jiān)測,對于存在產前出血、凝血功能障礙、雙胎、血性羊水及胎兒窘迫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應該密切監(jiān)測。如果出現胎盤早剝則應該立即對其進行B超檢查,另外還要關注其胎心變化,對凝血功能障礙做全面檢查,以免出現DIC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并發(fā)癥[2]。
對于妊娠期高血壓并發(fā)胎盤早剝患者應該做到及早發(fā)現,盡快治療,在確診后盡可能在6h內將胎兒娩出,時間拖延越長則剝離面積會顯著增加,進而引發(fā)諸如凝血功能障礙、腎功能衰竭及DIC等后果。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產婦胎盤早剝?yōu)槌R娂皣乐夭l(fā)癥,對于這類高危人群應密切監(jiān)測,盡力減少胎盤早剝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現,應立即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式。盡早發(fā)現胎盤早剝的因素,是對該疾病最為有效的防治措施。
[1] 袁 慧.胎盤早剝47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07(06):162-163.
[2] 賴壬娣.胎盤早剝120例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16(1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