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箐
摘要:德育、心育、美育三者是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它們互相滲透相輔相成。近年來德育成效不夠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德育和美育心理脫節(jié)是一個主要的原因。通過美育心理促進思想道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幫助學生樹立人生目標,發(fā)揮美育潛能作用,改變了德育獨立的被動局面,給德育注入了新鮮血液,培養(yǎng)學生分辨美與丑的能力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使德育重新煥發(fā)了青春亮麗的風采。
關鍵詞:美育心理;德育;人生目標
把德育融合在美育心理里,通過美育心理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美育心理和德育不是簡單的混合而是有機的化合。德育中包含了美育心理,因為在德育中培養(yǎng)人的高尚品德涉及到人的精神美、心理美。美育心理在利用各種美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感心理又凈化了心靈,提高了道德品質。美育心理對人的思想、意志、情感有重大影響。而思想、意志、情感都是品德的重要成分。朱光潛說:“美育是德育的基礎?!鼻疤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道德的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利源泉。”美育心理通過遷移默化的過程來實現(xiàn)德育目的。正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受美育心理熏陶過的人品德上潛移默化也許自己都意識不到。通過美育心理形成的道德品質深刻而穩(wěn)定,對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起著主導的作用。
其實,愛美是人的天性,中學生也不例外。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通過各種渠道,正在逐漸形成自己的審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人們提供了追求美的客觀條件,同時,也從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滿足中學生追求美的強烈愿望,但是,由于處于青春期這個特殊階段,中學生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又存在著明顯的弱點:
追求美,卻不善于識別美。中學生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對于區(qū)別美與丑的標準往住是模糊的,因此,對于什么是美則容易產(chǎn)生錯覺。青春期的中學生有著特別強烈的好奇心理,他們常把“新”、“特”、“奇”視為美,這種現(xiàn)象當前比較集中地表現(xiàn)為:校園追星現(xiàn)象。他們把港臺歌星、影視紅星視為自己的偶像加以迷戀、崇拜,有的甚至達到了癲狂的程度。再有一種現(xiàn)象,就是誤以丑為美。由于特殊的家庭、或社會環(huán)境,一些中學生年齡雖小卻非常世故,他們主要以江湖義氣和“英雄主義”為特征,把廣交朋友、手大方,為朋友兩肋插刀等視為美。盡管這一部分學生比例不大,但影響卻極深,對于審美觀還不健全的中學生來講,這類學生起著不可低估的消極作用。
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于追求內在美。由于中學生受知識和社會閱歷的限制,他們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于淺表層的外在美,而不善于發(fā)現(xiàn)深層次的內在美。他們往往認為儀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廣泛復雜而又深刻的涵義。因此,許多中學生在刻意修飾外在美方面大下功夫,以致于校園中出現(xiàn)了“明星發(fā)型”、“時裝模特”現(xiàn)象。這些學生幾乎認識不到內在的心靈美和氣質美的魅力。認識不到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和豐富的知識積累對于形成內在美的必要性和恒久作用、認識不到內在美較之于外在美更深沉、更具有財力,認識不到內在美是外在美的靈魂和本質。
由此可見,對中學生進行美育是迫切的、必要的。為了培養(yǎng)和輸送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我們必須把美育同德育、智育、體育一樣納入培養(yǎng)人才的軌道,用正確的美學思想來指導學生,把積極向上的道德情操作為我們時代美的最高準則,加強美育,寓德育于美育之中。
結合自己的班上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進行了如下探索:
陳XX,女,14歲,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家庭條件好但疏于對她的管教,該生性格外向,喜歡結交朋友,為人意氣用事,講究吃穿,沉迷于追星,經(jīng)常性呼朋引伴吃喝玩樂,在班級中人緣較好,但對于讀書沒有興趣,不愿在學習上花時間,抱著混日子的心態(tài)上學。
針對她的情況,我無數(shù)次苦口婆心勸導,無數(shù)次認真嚴肅批評,收效卻甚微。她甚至主動向我“攤牌”:老師我非常感激您對我的教育,你說的道理我都懂,但讓我花時間去要求自己上進學習,做不到,您也別再為我花這些心思,我們各自安好。她的態(tài)度曾一度令我感到十分棘手并深深挫敗。但作為班主任不能輕言放棄,我決定采取把德育融合在美育心理里,通過美育心理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初二的五一勞動節(jié),我?guī)Я怂蛶讉€學生去了一趟鳳凰、張家界。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豐富寬廣的審美領域,給我們以極大的審美享受。我?guī)е麄兞私獯笞匀?,欣賞大自然的美,對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加強審美修養(yǎng)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在鳳凰我們沱江泛舟,參觀苗寨,還讓他們欣賞了一番婉轉動聽的苗族山歌,在張家界我們攀天子山,游西海,領略到自然風光的美。通過旅游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更主要的是加強了學生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了解和熱愛,在天子山上我和他們說起了賀龍元帥的英雄事跡,激發(fā)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yǎng)了高尚的品德、意志、性格,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從鳳凰、張家界回來后,我與陳XX的話題明顯增多,她向我提及自己喜歡的明星,還唱了幾首歌給我聽,聲音特別悅耳,我當時就表揚了她,鼓勵她可以向聲樂特長生方面發(fā)展,明顯能感受到她對我的這個建議有些興趣。
在接下來學校每天的美聲活動中,我要求她組織大家參與,每周由她自己選歌,曲目一定要積極向上,再由她教會大家唱,一個月三至四首歌,我來驗收,她非常樂意就接受了這個任務,第一個月我們班的孩子們就都學會了《最初的夢想》、《夜空中最亮的星》、《倔強》《海闊天空》四首特別好聽的歌,而我也能明顯感覺到她越來越自信、陽光。
恰逢學校要組織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學生學會欣賞藝術美,從中汲取營養(yǎng),美化心靈,提高道德修養(yǎng)。我覺得對于她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就鼓勵她報名參加,她認真思考之后決定積極參賽。我陪著她選歌、租服裝,看著她全心全意去為著一件事努力,我已經(jīng)感受到了她的進步。最終她入圍了學校的十佳歌手大賽并獲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拿到這個榮譽證書時,她激動得流了眼淚。
參加比賽完之后,她告訴我她決定接受我的建議,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考學校的高中藝術生班,將來讀藝術院校,之后初三的一年時間,她像變了一個人,努力學習,積極上進,最終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本校高中。
結合陳××的事例,我通過美育心理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是顯著的。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以德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德育工作是整個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德育工作體系建設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在新的形式下,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缺陷也己浮出水面?,阻礙了德育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使德育工作變的僵化、被動。加強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是中學教育的最基本的內容也為其他教育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德育要滲透到每一位學生的心靈深處,震撼其的神經(jīng)線。所以,要想在德育方面取得最佳的效果,我認為還是應把德育融合在美育心理里。
強化美育的作用,并非要束縛學生自由活潑的心靈,壓抑他們的個性情感,而應該是更有利于學生自覺地肯定與追求審美價值,更主動的創(chuàng)造審美世界,使情感生活更豐富,更自由,沿著健康、高尚的方向發(fā)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具有戰(zhàn)略意義,思想道德建設要與時俱進,常抓不懈,要跟上社會發(fā)展地節(jié)拍,要切準未成年人的心理脈搏,有的放矢,不做假、大、空的形式主義,德育工作的任務是艱巨地,通過美育心理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種手段,一種途徑,我堅信前途必然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