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公共選修課是是本科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公共選修課教學與管理中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質量不高、學生重視不夠、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全面加強公共選修課建設,規(guī)范公共選修課過程管理,全面提高公共選修課的教學質量,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 公共選修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2.040
Abstract Public elective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training, and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in local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curriculum setting, low teaching quality, insufficient attention of students and weak teachers' strength. Faced with these problems,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public elective course management standar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公共選修課是按照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培養(yǎng)規(guī)格要求,依據學科專業(yè)發(fā)展需要,為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而開設的選修課程,是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必備環(huán)節(jié),具有跨專業(yè)、跨學科、跨年級的特點。①公共選修課雖然已在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開設了2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與管理工作經驗,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加強公共選修課建設,進一步規(guī)范公共選修課的過程管理,健全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提高公共選修課的教學質量,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1 公共選修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認識不到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對公共選修課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對公共選修課缺少系統(tǒng)論證和研究,對于開設課程類型、課程培養(yǎng)目標、課程教學內容等方面缺少共識。部分教師思想上不重視公共選修課,片面認為對公共選修課可有可無,他們認為公共選修課僅僅是為學生補充一些非必要的課外知識,不會像專業(yè)課那樣投入過多的精力,備課不充分,不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簡單的課堂說教為主,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部分學生則認為專業(yè)課更比公共選修課重要,對于公共選修課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影響了教學效果。②
(2)學生上課積極性不夠。很多學生認為公共選修課對自己將來就業(yè)沒什么作用,他們將主要精力放在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中,公共選修課上課普遍存在應付了事,主要是為了混滿學分,不在意是否學到知識、提高了能力。對于公共選修課的選課,很多學生也重視不夠,雖然學校教務部門會發(fā)布選課通知及要求,輔導員、班主任也會提醒,但在實際選課過程中仍然存在大批學生隨意選、代選、錯選、漏選等情況,而影響了公共選修課的學習。
(3)課程設置不合理。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多以理工科專業(yè)為主,理工類課程偏多,而大多數學生更需要拓展人文社會科學和藝術美育方面的知識。但很多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師資問題開出的人文社科類和藝術美育類公共選修課很少,不能滿足學生選課需要;而教師開出的自然科學方面的課程常常因為專業(yè)性強、學習難度大而難以得到學生們的歡迎。同時,由于課程開設的權利在各個教學單位,而各個教學單位缺少對于開課類型、課程教學內容、課程教學目標等方面的明確要求,造成許多課程開課隨意性比較大。由于這幾方面的原因導致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公共選修課的課源偏少,課程結構不合理,開設的課程質量也不高,學生感興趣的課程更少。③
(4)質量監(jiān)控不到位。公共選修課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其課程準入、教學過程管理、課程建設、教學質量監(jiān)控等方面缺少完善的制度,制度執(zhí)行也不夠嚴格,造成公共選修課進入門檻低、質量監(jiān)控不到位,課程建設流于形式、教學質量不高,影響了公共選修課的吸引力。學校對公共選修課的教學與學生考核往往不到位,公共選修課很少安排聽課檢查,無法有效發(fā)現任課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難以督促教師進行整改,提高教學質量。由于公共選修課教學班學生來自各個二級學院、各個專業(yè)、各個年級,由于教師缺少約束辦法,導致教師對學生管理難度較大,課堂紀律差,教學目標難以實現。公共選修課課程考核方式單一,主要以完成課程小論文、大作業(yè)為主,考核要求較低,學生很容易通過考核,學生學習壓力嚴重不足。
(5)師資隊伍整體水平不高。承擔公共選修課教學任務的教師整體素質與水平不夠高,由于學校政策導向問題,高級職稱教師不愿意開設公共選修課,他們更愿意在科研、校企合作方面花費更多精力。目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由中低職稱的年輕教師及部分兼職教師開設公共選修課,他們往往缺少教學經驗;同時,課程開設也不穩(wěn)定,教師工作量滿了,往往就不愿意開設公共選修課了,導致很難形成一支穩(wěn)定的、高素質的公共選修課教師隊伍。
2 加強公共選修課管理的對策
(1)轉變思想觀念。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要從學校層面提高對公共選修課的認識,必須將公共選修課建設工作放到相當重要的位置上,從資金、政策、教學條件、師資培養(yǎng)等方面加強公共選修課建設,④公共選修課在課時費、課程系數等方面可以由于其他課程。同時,加強教育與宣傳,幫助廣大教師提高對公共選修課重要性的認識,鼓勵廣大教師積極開設公共選修課;加強對學生的宣傳教育,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公共選修課對于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巨大作用,促使廣大學生提高對公共選修課重要性的認識,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加公共選修課學習。
(2)科學設置公共選修課。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積極拓展公共選修課的類別,努力設置科學合理的公共選修課課程體系。公共選修課可以涵蓋自然科學類、人文社科類、藝術美育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類、體育健身類等五大知識領域。由于應用型本科院?,F有課程中理工科類課程所占比重較大,為此,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應注重吸引高水平的教師開設人文社科類、藝術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類課程;同時,還可以從校外引進優(yōu)質網絡通識教育課程資源,如“愛課程網”的“視頻公開課”、“超星爾雅”的“爾雅通識選修課”、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上海交通大學的“好大學在線”開發(fā)了大量的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紛紛上線,可以從中選擇部分課程以補充本校人文社科和藝術類課源不足,提高公共選修課的質量。合理的課程體系、豐富的課程資源可以給予廣大學生更大的選擇空間,可以增加公共選修課的吸引力。
(3)推進公共選修課建設與改革。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加大投入,加強公共選修課建設,應重點減少一批長期穩(wěn)定開設、教學質量高、廣受學生歡迎的公共選修課程,逐步建成一批示范性的公共選修課,并積極發(fā)揮其示范輻射作用,提高其他公共選修課的建設質量。加強公共選修課教學文件建設,對于長期穩(wěn)定開設的公共選修課,由學校牽頭組織相關教師編寫課程教學大綱和課程簡介,并在充分論證后在全校施行,以指導課程組其他教師按照大綱開展課程教學,保證公共選修課質量;加強公共選修課教材建設,鼓勵教學水平高、學生評價好的教師編寫出版公共選修課教材,以保證學生修讀需要。高校應設立公共選修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鼓勵教師開展教學改革,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加強課堂教學互動,積極采用案例、討論等方式實施課堂教學,充分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加強公共選修課教師隊伍建設,建立激勵機制,如通過提高課時津貼、提高課時系數、教改優(yōu)先立項等方式吸引、鼓勵更多高職稱、高水平教師開設公共選修課,承擔公共選修課教學任務;建立良性循環(huán)機制,實施教師能上能下制度,淘汰考核不合格教師,不斷吸納優(yōu)秀教師開設公共選修課;加強公共選修課教學團隊建設,鼓勵教授牽頭組建公共選修課教學團隊,加強團隊合作與研討,逐步形成一批教學水平高、教學質量過硬的教學團隊;學校加強對公共選修課教師的培養(yǎng),制訂有效的培訓計劃,通過教學觀摩、經驗交流、專家講座、集體備課等形式,對從事公共選修課教學的教師進行培訓與指導,⑤逐步建設起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公共選修課教師隊伍。
(5)加強教學管理。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要建立完善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制度,從課程準入、課程教學規(guī)范、質量監(jiān)控、課程考核等方面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課程開設實行準入制,嚴格把關教師任課資格和課程教學內容,實行試講制度,試講合格方可開課。學校要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聽課、檢查、考核等制度,及時發(fā)現問題,并督促任課教師、教學單位及有關部門進行整改,保證公共選修課教學質量。推進公共選修課考核方式改革,遵循全面性和多樣性的原則,采取開卷與閉卷、理論考核與實踐操作、筆試與口試、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等多種方式,同時還可在平時增加課堂問答成績,提高平時成績分值比例,以促使學生平時課堂注意認真學習;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知識、能力等綜合素質,以更好地實現公共選修課的課程目標。⑥建立教學信息員制度,每個公共選修課教學班安排一位負責任的學生擔任信息員,作為學生與教師、管理部門的紐帶,負責向管理部門、教師反映學生的意見、建議,以便于教師及時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6)加強選課環(huán)節(jié)指導。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務部門和學生導師、班主任要加強選課指導,通過網上發(fā)布通知、公布選課操作視頻、召開班會、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與培訓,減少人為原因造成的選課錯誤。同時,積極改善學校網絡條件,開發(fā)手機選課功能,學生可以方便、快捷地通過手機完成選課任務,保證學生及時選到感興趣的課程。
3 結語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應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加大公共選修課建設力度,推進公共選修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公共選修課教學質量,培養(yǎng)更多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注釋
①② 祖維.高校公共藝術選修課視頻網絡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3(12):173-175.
③ 范富春.地方工科院校通識選修課課程建設與管理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10):38-39.
④ 王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選修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3(3):70-71.
⑤⑥ 鐘英.地方本科院校通識教育選修課課程建設策略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7):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