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衛(wèi)忠
摘要:復習課要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網絡。如何引導學生將零散的知識提取出來,一點點串成線,織成網?這需要發(fā)揮教師在復習課中的“串聯(lián)”作用,引導學生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中,于“缺”、“漏”、“聯(lián)”之中體會復習之新,體驗復習之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復習中都有收獲,提高復習效率。
關鍵詞:對話;知識體系;織網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85-2
初中化學人教版有十二個單元,要在近九個月的時間內完成新授課并組織總復習,真可謂時間緊任務重,要想為后面的總復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的話,新授課的教學固然重要,同時每個單元結束時的單元復習也顯得格外重要。提起復習的課堂,由于學生們對知識有了一些了解,已經沒有了新授課時的新鮮感,也許就會想到這個畫面:教師炒冷飯似的講著一樣的知識,講得無味也提不起精神;教師怕學生不認真聽,于是就不停的講和提問,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對這種知識的連續(xù)轟炸,感到厭倦。就這樣,課堂教學的氣氛越來越沉悶,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感覺到無形的壓力在課堂上蔓延。無疑,這種復習課是低效的,會不斷地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使學生的厭學情緒日趨嚴重。
課堂改革的目的無非就是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獲取知識。而要生成這樣的狀態(tài),就必須要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要努力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應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做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應尊重學生、贊賞學生、幫助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生成的知識網才是最牢固的,自己找到的方法才是最適合的,自己想去學才是最高效的。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生成我們所期待的高效的復習課堂。筆者就以《溶液》單元的復習課堂教學的片段為例來談談復習課中如何發(fā)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單元復習的效率。
教學片段1:
師:剛剛我們一起回憶了溶解度曲線是從何而來?接下來請同學們仔細看這幅溶解度曲線圖,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生1:從圖中我看到了甲和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師:你再看看,甲和乙溶解度的變化趨勢有區(qū)別嗎?
生1:甲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相對比較陡,說明甲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大;而乙物質的溶解度比較平緩,說明它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
生2:通過圖,我看到了t1℃時丙的溶解度最大,甲的溶解度最小。
生3:甲和丙溶解度曲線有交點,說明某溫度下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點N是t2℃時甲的不飽和溶液,而點M是t2℃時甲的飽和溶液。
生4:N點時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小于M點時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
師:N點的不飽和溶液要變?yōu)轱柡腿芤海阌心男┺k法呢?
生4:要變成甲的飽和溶液,從圖上看就是要讓點“運動”到甲的曲線上去,點可以豎直往上,對應的方法是加入溶質;點也可以水平往左,對應的方法是降低溫度。
生5:恒溫蒸發(fā)溶劑也可以使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師:你的這種方法N點是如何運動的呢?
生5:恒溫蒸發(fā)溶劑過程中,溫度沒有變,不可以左右運動,那只有豎直往上運動。
師:恒溫蒸發(fā)溶劑過程中,溶質不變而溶劑減少,點往上“運動”;加溶質的過程中,溶質增多而溶劑不變,點也是往上“運動”,那么點往上“運動”代表著什么呢?
生6:代表著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也就是說如果是降低溫度方法,點是水平“運動”的,點的高度不變,表示質量分數(shù)不變。
師:非常棒。如果降溫變飽和后再繼續(xù)降溫呢?
生6:飽和后再降低溫度,溶解度減小,就會析出晶體。
師:對于乙物質,我也想析出晶體,我們可以采用降溫這個方法嗎?
生7:不采用。因為乙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如果降溫析出晶體不明顯。對于乙來說要采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
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對話,訓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老師只在課堂中起到“串聯(lián)”作用,讓孩子們快樂的參與到復習中來。通過對話,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維得到了碰撞,加深對溶解度知識的理解,以及深刻體會溶解度曲線是如何使用的,突出了重點,攻克了難點。
教學片段2:
師:剛剛和同學們一起回憶了溶液、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概念、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公式及溶液配制步驟。下面請同學們再想想看,在這一單元里,我們還學過哪些知識,我們這節(jié)課有沒有復習過?過會兒請小組派代表站起來說,后面說的同學不允許和前面重復,給大家準備的時間是八分鐘。
(當我話音一落,孩子們迅速開始了他們的思考,有的托腮冥想,有的迅速打開了化學書去找,有的在相互交流,還有的孩子找出了紙和筆在記錄著什么。孩子們的表現(xiàn)真的超出了我的預期)
師:時間到!
(我看到每組都有孩子高高地舉起了他們的手)
生1:這節(jié)課我們沒有提到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和稀溶液的關系。
師: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生1: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生2:蒸發(fā)結晶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這課也沒有提到,在這兒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還有蒸發(fā)過程中不能等到溶劑蒸干停止加熱,而是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就停止加熱。
師:這位同學還提到了蒸發(fā)過程中的一些注意點,請坐!提到玻璃棒,我們在這個單元里還有一處要用到玻璃棒的,你還記得是哪里嗎?
生2:在溶解過程中也會用到玻璃棒,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
師:不錯,還有同學要補充嗎?
生3:老師,我們這節(jié)課還沒有說到洗滌劑有乳化作用。
師:嗯,很好。我們洗油污有時還會用汽油來洗,這也是乳化嗎?
生3:這不是乳化,汽油洗油污是溶解。
師:你還有補充嗎?沒有的話就請坐。
生4:老師,我還有補充。絕大部分物質的溶解度都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我們還必須知道氫氧化鈣,因為它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我們在考慮結晶時采用改變溫度的方法需要特別的小心。另外,在考慮飽和溶液改變溫度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問題的時候也要看該物質屬于哪種情況。
師:非常棒,我們這位同學總結得太好了,希望我們其他同學都能像他一樣多思考、多總結,我們應該為他點贊。
(大家鼓掌)
生5:配制溶液我們有這樣幾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裝瓶貼標簽。溶液配置后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有可能會出現(xiàn)誤差,我們要學會分析誤差。
師:那你試著說說看,如果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小于2.5%,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生5:稱量的時候,溶質的質量少了,比如說要稱2.5g而稱量時砝碼和藥品放錯了位置。量取液體時,俯視液面。
(聽到俯視液面的時候就有同學眉頭皺了起來)
生6:不對,如果是俯視的話,真正量得的水會偏少,溶劑少了質量分數(shù)會變大。
生7:還有,如果已經稱好的固體有一些灑在實驗臺上,最后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也會小于2.5%。
生8:如果固體中有雜質也會小于2.5%。
師:那如果已經配制好的溶液灑出了一部分,質量分數(shù)會偏小嗎?
生9:不會,因為溶液是均一穩(wěn)定的。
只重聽講不重參與導致學生在構建知識網絡、尋找問題方面做得很差,這樣就會造成知識零碎,不能形成有效的體系。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生要能很好地解決化學問題,首先就要熟練地掌握化學的基本知識。很多情況下,學生碰到化學問題無從下手,說到底還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所以,我們做好單元復習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復習又不能是把學過的知識再講一遍,我們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孩子去通過概括、總結、運用等途徑對初中化學知識的理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讓他們自己通過與老師的交流,通過與同學的交流來形成屬于他們自己的知識網絡;讓他們自己把知識進行梳理,同學間把漏缺的內容補充完整。這樣做,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復習的效率大大提高;這樣做,使得基礎知識的復習由以往簡單的重復變?yōu)閷W生再學習的過程,學生不會覺得枯燥;這樣做,學生能如數(shù)家珍般地掌握基礎知識,夯實了基礎;這樣做,增加了孩子表達的機會,提高了能力。俗話講“教無定法”,孩子們喜歡的,能提高學習效率的就是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