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珍
【摘要】土地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其流轉問題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現(xiàn)階段,我國農村土地流轉中還存在市場機制不健全、土地產權不明確等問題,在當前我國大力推進小城鎮(zhèn)建設,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這些問題亟需妥善解決。因此本文從農村集體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深入研究農村土地流轉的問題和對策,以供學習與借鑒。
【關鍵詞】農村 土地流轉 金融支持
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是建設現(xiàn)代化農業(yè)和推進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關鍵,因此確保農村土地流轉的健康發(fā)展,不僅需要金融扶持,還需要有關部門制定健全的市場機制,解決有效需求不足、流轉期過長等問題。本文將立足于農村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踐,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農村土地流轉對策。
一、農村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
(一)土地產權不明確
土地產權不明確是常見的農村集體土地流轉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我國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屬集體所有,即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等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梢?,集體土地的經營管理權歸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集體經濟組織的主體是村民小組、社區(qū)還是鄉(xiāng)鎮(zhèn)政府并不明確,歸屬權問題一直是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最大的阻礙。這種情況不僅會模糊農村土地所有權問題,還會影響農村土地流轉期,進而造成土地處置權的混亂。此外,即使確定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主體,還是無法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因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只具有一部分的分配權利,而土地的所有者還是農民,因此這就造成了農村土地流轉主體被虛化的問題。其次,土地使用權界定模糊,雖然我國在土地維權問題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還是存在制度的漏洞,從而導致土地使用權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二)農村土地流轉的市場機制不健全
我國在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問題上缺乏經驗,市場機制不夠健全,難以適應現(xiàn)代農業(yè)市場化、規(guī)?;托罗r村發(fā)展的要求。首先,是農村集體土地流轉信息平臺不夠健全,無法滿足現(xiàn)代農村土地流轉的需要,一般來說,在農村土地流轉工作之間,還需要一個中介服務組織來牽線搭橋,可是我國缺少這樣的中介服務組織,導致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滯后,流轉信息不通暢。因此,我國農村大部分土地流轉都是在小范圍的村民小組間進行,不僅規(guī)模小,而且農村土地流轉期長,這大大的影響了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的速度。其次,農村土地流轉中缺乏相應的金融市場,缺少政府部門的支持,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農民的積極性,從而制約了農村土地流轉的規(guī)模。此外,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中,關于土地流轉相關的服務資金投入很少,大部分農民都難以從金融機構中抵壓貸款。
(三)政府宣傳不到位
農村土地流轉的速度與規(guī)模關系到我國現(xiàn)代化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局,可以說當前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具有一定的緊迫性和艱巨性,但大部分基層干部并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也欠缺實際操作經驗,因此一定程度影響了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工作的推進。由于定位不夠準確,大部分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宣傳都不到位,使得部分農民對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存在誤解,制約了農村土地流轉的速度。此外,許多農民的思想意識有待提高,戀土情結比較重。擔心失去土地之后,就沒有了生活保障,因此才不愿意把土地轉出去。除此之外,農村土地流轉的配套措施也不健全,因此容易發(fā)生糾紛,農民轉讓土地,要承受很大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從而減弱了農民參與農村土地流轉的積極性。
二、促進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的對策
(一)明確農村土地產權
當前我國法律法規(guī)對于土地產權界定不夠明確,因此應該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轉制度,確保農民在農村土地流轉中的主體地位。首先,應該明確農村的地產權,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農戶顧慮,提高對土地中長期投資的積極性。此外,還應該穩(wěn)定承包權,發(fā)揮政策的激勵作用,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速度與規(guī)模。在此基礎上,提高土地的效益,明確界定承包權雙方的權利關系,讓農戶有法可依,從而打消了農戶的顧慮,能夠按照合同約定來完成農村土地流轉。一方面,能夠活躍土地市場,讓更多的農戶放心的參與到其中。另一方面,還加強了土地流轉中資源優(yōu)化配置,實現(xiàn)了土地增值。
(二)建立良好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機制
要建立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機制,首先要構建土地經營權流轉信息平臺,并發(fā)展本地的土地流轉中介服務。為了促進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發(fā)展,應該為有需要的農戶提供溝通的橋梁與信息方面的服務,建立網絡狀中介服務組織,并借助信息技術等高新科技手段,收集和發(fā)布土地供求方面的信息,從而加快農村土地流轉速度。其次,要加大對農村土地流轉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農村土地流轉保障體系,可以通過農村信用社改革等方式,支持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優(yōu)先發(fā)展高效農業(yè),從而降低農村土地流轉雙方的風險。
(三)加強政府宣傳
首先,要打消農民的顧慮,因為土地流轉問題涉及到農民自身的利益,因此要增加農村土地流轉保障方式?;鶎痈刹恳由钫J識,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農村土地流轉的好處,提高農戶的積極性??梢酝ㄟ^樹立典型的方式,消除農民的顧慮,并強調政府對于農村土地流轉的重視程度,使農民能夠放心地轉讓土地使用權。此外,只有健全的農村土地流轉風險扶持體系,才能徹底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因此地方政府也要根據(jù)當?shù)氐那闆r,建立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從而改善農村發(fā)展的經濟環(huán)境,降低農村土地流轉帶來的風險。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農村土地流轉工作中還存在著土地產權不明確、市場機制不健全、政府宣傳不到位等問題,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速度,需要確保農民在農村土地流轉中的主體地位、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多措并舉開展全方位立體化宣傳,從而促進農村土地流轉規(guī)范、有序的進行。
參考文獻:
[1]唐永貴.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以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為調查對象[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2]張春鋒,董文琦,胡木強,閆芳教,及增發(fā).河北省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yè)科技管理,2015.
[3]楊鳳鳴,張亨溢.農業(yè)現(xiàn)代化背景下衡陽農村土地流轉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
[4]祁惠,潘建明,廖喜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以衡陽市為例[J].綠色科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