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偉
摘 要:結合河北省居民綠色消費現(xiàn)狀的調查數(shù)據,對居民綠色消費特征展開實證分析。結果顯示,當前河北省居民綠色消費呈現(xiàn)的特征有:關注度高,認知度低;認同感高,參與度低;缺乏獲得感,綠色消費內在動力不足。因此,提出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健全政策法規(guī)、完善基礎設施等對策,以引導和促進居民綠色消費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綠色消費;特征;環(huán)境;調查
中圖分類號:F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6-0040-02
近年來,河北省經濟發(fā)展較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15年,河北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7 587元,同比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 023元,同比增長9.4%。然而,日益增長的消費規(guī)模也帶來了巨大的環(huán)境壓力。面對新形勢,大力發(fā)展綠色消費,不僅是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推動供給側改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手段,更是緩解資源環(huán)境壓力、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現(xiàn)實需要[1]。本研究根據河北省居民綠色消費現(xiàn)狀問卷調查結果,探討綠色發(fā)展理念下促進居民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之對策。
一、問卷設計與調查
本次調查采取當面訪談填寫和網上問卷填寫方式,調查樣本覆蓋了河北省石家莊、唐山、秦皇島、保定、滄州、邯鄲、邢臺、廊坊、張家口、衡水、承德等11個市。問卷內容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人口統(tǒng)計變量、綠色消費認知、綠色消費態(tài)度和綠色消費行為。
調查時間為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期間共有1 002位居民參與了答題,有效問卷926份,有效率92.5%。有效樣本中,男性占46.2%,女性占53.8%;年齡主要集中在20—60 歲,合計占89.5%;職業(yè)分布上,黨政事業(yè)單位管理者及職員占41.7%,企業(yè)管理及職員占24.5%,學生占22.7%;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占5.0%,高中及中專占10.7%,大?;虮究普?4.5%,研究生及以上占19.8%;家庭結構上,已婚占59.7%,未婚占40.3%。本次抽樣總體比較均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二、結果與分析
1.對綠色消費關注度高,但認知存在偏差
在對綠色消費了解程度的調查問題中,有73.2%的居民表示聽說過綠色消費的相關知識,但不了解;15.5%的居民表示非常了解;11.3%的居民表示完全不了解。這說明,居民對綠色消費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真正能深入了解的非常低。進一步的問題“您認為綠色消費是指(多選題)”,給出的三個選項分別是“無損身體健康的消費”、“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的消費”、“節(jié)約資源、不過度的消費”。在所列的三個選項中,89.7%的居民選擇了“無損身體健康的消費”,56.2%的居民選擇了“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的消費”,44.5%的居民選擇了“節(jié)約資源、不過度的消費”,而三項都選擇的人數(shù)僅為36.5%。表明人們高度關注消費中的安全問題,關注消費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至于個人的消費是否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以及消費是否節(jié)約資源、是否過度消費,并不十分關心。這說明大多數(shù)居民對于綠色消費的具體內容認知還不夠全面和深入。
2.對綠色消費認同感高,但沒有完全轉化為綠色消費行為
調查顯示,89.6%的居民認為有必要進行綠色消費,6.9%居民認為沒有必要,3.5%的居民選擇不知道。這表明,多數(shù)居民對綠色消費的認同感較高,支持綠色消費。但是與居民對綠色消費所持的積極態(tài)度相矛盾的是,綠色消費意愿沒有完全轉化為實際的購買行為。進一步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居民購買過綠色食品、節(jié)能家電等綠色產品,其中“只購買”和“經常購買”綠色產品的居民分別占8.4% 和37.2%,“偶爾購買”綠色產品的居民占最大比例,為53.4%,只有1.0% 的居民“從不購買”綠色產品。關于不愿意選購綠色產品的原因, 36.1%的人認為綠色產品的價格太高,31.2%是因為不會識別綠色產品,21.0%的認為綠色產品和普通產品區(qū)別不大。這說明,目前河北省居民對于購買綠色產品已形成一定的消費意識,但是由于綠色產品價格普遍較高、綠色產品知識普及不夠,具有綠色消費習慣的居民仍然較少,大多數(shù)居民仍是偶爾為之。
3.綠色消費缺乏獲得感,實施綠色消費的內在動力不足
對問題“您家的生活垃圾是如何處理的?”僅有21.7%的居民選擇“分類后將垃圾投放到垃圾箱”,高達72.9%的居民選擇“直接將垃圾投放到垃圾箱”,5.4%的居民選擇“隨意扔了”。在對造成垃圾不分類的原因調查中,52.9%的居民認為太麻煩,耽誤時間,42.9%的居民認為沒有分類回收的設施,4.2%的居民認為垃圾沒有必要分類。說明在真正的消費行為上,考慮方便自己的居民比較多,分類回收設施缺乏、分類回收不便捷,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居民垃圾分類的行為。
三、促進河北省居民綠色消費發(fā)展的對策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居民的綠色消費意識
首先,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宣傳教育。對中、低受教育程度的居民,應加強環(huán)保知識和綠色產品知識宣傳教育,推進消費觀念的更新;對高收入階層居民應加強節(jié)儉、適度消費和循環(huán)利用物品的教育,建立合理的綠色消費結構。青壯年居民是消費旺盛群體,應加強健康時尚的綠色生活方式宣傳教育,力戒奢侈性消費、攀比性消費。其次,要充分發(fā)揮新興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的作用。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互聯(lián)網、電視和社會宣傳是居民環(huán)保知識和綠色消費知識獲取主渠道。因此,各主要新聞媒體和網絡媒體要在黃金時段、重要版面制作發(fā)布公益廣告,及時宣傳報道綠色消費的理念、經驗和做法,加強輿論監(jiān)督,曝光奢侈浪費行為,營造良好社會氛圍[2]。
2.健全政策法規(guī),刺激居民的綠色消費需求
本次調查顯示,經濟激勵政策會使垃圾分類投放的居民人數(shù)大幅增加。說明綠色消費,不僅靠居民自覺,更要靠政策法規(guī)的激勵和約束。一方面,應健全綠色消費的法律法規(guī),增強道德約束力,使居民認識到綠色生活和消費方式既是個人選擇,也是法律義務;另一方面,應完善綠色消費經濟政策。對居民購買綠色產品,提供一定的價格補貼,讓居民能從綠色消費中得到更多實惠。而對消費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的行為,通過征收消費稅進行約束,控制居民對這類產品的消費量,引導居民轉向綠色消費。
3.完善基礎設施,為居民綠色消費提供支撐
在對造成垃圾不分類的原因調查中,52.9%的居民認為太麻煩、耽誤時間,42.9%的居民認為沒有分類回收的設施,也就是說高達95.8%的居民對目前垃圾的分類方式不滿意。基礎設施不完善、不便捷,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居民綠色消費行為。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為居民發(fā)展綠色消費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增加后勁;反之,則會成為制約綠色消費發(fā)展的瓶頸。為此,河北省今后要做好如下工作:推動“互聯(lián)網+回收”模式創(chuàng)新,建立廢棄物在線交易系統(tǒng);建設以公共交通為主體的城市機動化出行系統(tǒng),促進低碳綠色出行;鼓勵個人閑置資源有效利用,有序發(fā)展網絡預約拼車、自有車輛租賃、民宿出租、舊物交換利用等[3],節(jié)約資源、物盡其用。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中宣部、科技部等十部門.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2016.
[2] 《關于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的實施意見》[Z].環(huán)發(fā)[2015]135號
[3] 韓小喬.“綠色消費”靠自覺更靠引導[N].安徽日報, 2016-0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