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在當下
■武漢市江漢區(qū)清芬路小學 楊 玲
教育的目的是讓人幸福,清芬路小學的辦學理念是“精致小班化教育,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它直指人的心靈體驗、人的生命質量,關注當下、關注學生當下的幸福感,著眼未來,著眼學生幸福能力的發(fā)展,將培養(yǎng)“健康、聰慧、樂學、友善,能夠幸福自己、幸福他人的學生”作為育人目標。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參差多態(tài)乃是幸福本源”。參差多態(tài)就是多樣性,多元化。我們倡導開放的心態(tài),反對僵化統(tǒng)一,強調共性而不扼殺個性。學校通過實施幸福德育,完善學習方式、豐富課程體系、構建多元評價方式,為每一個學生幸福能力培養(yǎng)提供空間,讓學生感受教育的幸福,科學認識幸福并擁有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幫助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讓他們幸福在當下!
幸福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一生的好品行。幸福德育幫助學生完善自身品德、在德育內容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在德育方式上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突出幸福生活獲得的過程體驗。每學期初,每個孩子都會領到一本小冊子——《我和幸福有個約定》學生成長手冊。手冊的使用與學校開展的爭當“幸福少年”評比相結合,作為在小學階段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項系統(tǒng)工程。我們從學生喜愛的卡通形象中精選出七個制成“幸福卡通娃娃”徽章, 透過雅行、感恩、健康、勤學、低碳、特長、公益七個評價指標,設立相應的七個幸福少年的評比,讓孩子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引領孩子知道——你不僅只是現(xiàn)在的你,當你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表現(xiàn)出了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良好健康的習慣、文明優(yōu)雅的行為,你就能趨向更好的自己。
幸福課堂的內涵應該洋溢師生之間獨特而鮮活的生命意義,對知識認真、對學習投入的高效課堂;對過程注重,對思維開放的智慧課堂;對學科熱愛,對體驗享受的快樂課堂;對生命關懷、對差異尊重的人文課堂。為此,我們以提高學生學習素養(yǎng),逐步構架符合小班化教學特征的“細在課前,優(yōu)在課中,精在課后”的課堂教學實施路徑;建立完善了以學生的學習為線索,指導教師教學行為的小班化教學一整套規(guī)范系統(tǒng);并在此基礎上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學生學習評價指標,使學生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學習素養(yǎng)情況,讓學生在課堂上體會到應有的幸福感。其中,小班化教學規(guī)程從教學過程教與學的角度出發(fā),從“體現(xiàn)學習素養(yǎng),促進有效落實,增進學習成效”三個方面入手,設置了八個項目指標,涵蓋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然后層層細化、逐步具體化為容易操作的的第二級指標。這八個指標分別是:“預習導航”“合作學習”“課堂提問”“深度思維”“有效訓練”“及時輔導”“多元評價”和“反思提升”。
我們還以三個階段的“樂學單”為抓手,讓規(guī)程的實踐性更強,讓學生學習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融合到整個教學過程中。①課前巧用“前置樂學單”——課前預習,以學定教;②課中妙用“自學、探究、合作單”——探索體驗,解決問題;③課后善用“拓展樂學單”——鞏固運用,深化提高。老師們力求做到“五精”:課前學情分析精準,課中學法設計精到,課堂應變精敏,課后鞏固精簡,學業(yè)輔導精心。其中堅持開展的“學生個性跟蹤記錄”研究,將全班每一位學生根據(jù)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業(yè)水平進行分析,并選取對象跟蹤,從而找到合適學生的教學方法。這樣致力于孩子們自主學習力的生長,就是致力于孩子們幸福能力提升,讓孩子們的學習天地朝著更廣闊的生命時空課堂伸展。
和諧的人際關系、清晰地思維能力、良好的自我效能是學生幸福的重要來源。豐富多彩的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鍛煉學生的好載體。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開發(fā)幸福課程“四課”“四節(jié)”,組織相關活動,為每一位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課程。
“四課”即幸福校本課程。有健康生命、繽紛花語、翰墨丹青、學科拓展,長課、中課、短課之分,建設的重點除了課程的規(guī)劃、體系與教材的編寫外,還在學生社團的建設上下功夫,清芬小學現(xiàn)有社團26個,涵蓋全部幸福校本課程,以共同的興趣為紐帶、自我生活、自我管理的自由組合。
“四節(jié)”即主題活動,學校堅持開展“四節(jié)”活動,有書畫節(jié)、誦讀節(jié)、生態(tài)節(jié)、文體節(jié),挖掘和發(fā)展學生潛能,為學生個性發(fā)展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
學校每年進行一次社團展示,并評比優(yōu)秀團隊與優(yōu)秀個人,讓學生充分感受多元成長與發(fā)展的成就感。學校在每次節(jié)日主題活動后設置不同獎項,讓每一個孩子發(fā)展和展現(xiàn)個性特長,從而享受幸福的體驗,成為各方面的幸福“小達人”。
單一而標準化的評價方式無法評估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只有評價方式多元化,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得到正確評價與管理,幸福指數(shù)才會增強?!岸嘣ベp”評價體系就歸到這三個領域,一是思想品德領域,二是學業(yè)質量領域(包含學業(yè)發(fā)展水平、興趣特長養(yǎng)成和學業(yè)負擔狀況),三是身心發(fā)展健康領域。每一個來到清芬路小學學習生活的孩子都有一個“幸?;ㄩ_”學生檔案袋。它是由老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完成,包括“健康成長”版塊、“學業(yè)評估”版塊、“我的作品”版塊、“精彩瞬間”版塊,記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進步、每一次嘗試、每一份努力。我們將評價目標與學生的發(fā)展目標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逐漸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從而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逐步形成正確的幸福觀,擁有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學會品味幸福!
幸福是個人的主觀感受,學生的幸福感就在校園生活中,就在周圍的人與事之間,就在每天的課堂、課程、學校的校園文化與生活中?!熬滦“嗷逃钡钠脚_成就了學生的鮮活個性,清芬人“尊重生命,多元發(fā)展”的教育追求,春雨般滋潤著“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這顆幸福的種子,滋養(yǎng)著幸福生命之花綻放七彩……
責任編輯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