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杰
(河南警察學院 戰(zhàn)術系,河南 鄭州 450000)
論防守技術在散打教學中的重要性
馮文杰
(河南警察學院 戰(zhàn)術系,河南 鄭州 450000)
本文分析研究了散打運動中的防守技術,從而了解到防守技術在散打運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進而在教學中加強對防守技術的重視,為提高散打教學提供更好的幫助.
散打運動;防守技術;教學;重要性
散打運動不斷發(fā)展和推廣,在如今社會中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對散打運動充滿了極大的興趣,但是在實際運動中,很多學生對進攻非常重視,卻很少重視散打運動中的防守技術.散打運動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運動,同時也屬于格斗對抗性運動,在這項運動中,運動者之間會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激烈的徒手對抗,在相互搏擊中有進攻,也有防守.在教學訓練和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往往比較偏重于對進攻的訓練,而常常忽略了防守在散打運動中的重要性.防守在散打運動中的作用有很多,如成功的防守可以保存更多的實力,為有效的反擊打下良好的基礎;成功的防守還能保護好自身,不至于讓對手把自己擊倒而丟分;成功的防守還能夠防止對手因進攻成功而得分等,下面就針對散打運動中防守的重要性進行簡單的分析,以提高散打教學的質量.
防守技術的特點很明顯,在教學和訓練中只要注意就不難掌握.散打的防守技術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接觸式防守,另一種是非接觸式防守.所謂接觸式防守,就是在散打過程中,通過與對手的肢體相接觸,從而有效阻止對手的進攻.接觸性防守技術要求有很高的反應能力,并能夠準確地預測和判斷對手進攻的身體部位.所謂非接觸式防守,指的是通過不和對手的肢體進行接觸,從而有效躲避對手的進攻,如在對手進攻時,進行移動或閃躲,從而使對手的進攻失效.非接觸防守技術要求散打愛好者有較好的體能基礎、較高的空間判斷能力、較快的腳步移動能力.以上兩種防守技術都要求散打愛好者具有較高的預先判斷能力、極快的反應速度.預先判斷能力要求能夠在對手采取下一步進攻之前,就能夠進行準確地判斷出對手的進攻方式,從而對對手的進攻采取提前有效的防守措施.散打愛好者要想提高預先判斷能力,就要通過無數(shù)次的比賽,從比賽中獲取觀察對手的經驗和判斷對手進攻方式的經驗,從而使自身的防守技術得到提升.
經驗對于防守技術至關重要,它就像一個指揮者,告訴散打愛好者應該在什么情況下,采取哪種防守技術更有效.防守方式是否有效,是通過在訓練中或在比賽中積累的無數(shù)經驗總結而來的.如果不經過無數(shù)次對抗的訓練和積累實戰(zhàn)性的比賽經驗,就難以對防守技術的運用進行有效的判斷,也無法提升有效的防守效果.反應速度對于防守是否有效至關重要,要想提高反應速度,在平時的訓練中就要針對性地進行訓練,這樣才能使反應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在進行散打比賽過程中,接觸性防守和非接觸防守有時會以單一的形式出現(xiàn),而有時卻以混合的形式出現(xiàn),至于在實際比賽中,散打愛好者應該采取哪種防守技術阻止對手的進攻,則要根據(jù)比賽的實際情況而定,也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進行判斷,比如比賽者的自身特點、對手的特點等[1].
在所有的對抗項目中都是既有防守技術,也有進攻技術,因為有進攻所以就有防守,防守是針對進攻而存在的,有進攻必然有防守.防守的目的是阻止對手的進攻,在防守過程中,要針對進攻者進攻方法,采取規(guī)則內所允許的措施進行阻止,這種動作就叫做防守.按照散打運動的規(guī)則特點,進攻為主的一方將獲得分數(shù),而在整個比賽過程中,要想贏得勝利并非靠單一的進攻,還需要有一定的防守技術.防守技術在散打比賽過程中,是針對對方的進攻,所采取的相應的技術有效阻止對手進攻,進而阻止對方得分.但是,所有的防守技術動作都不能超出散打運動的規(guī)則,必須在散打運動規(guī)則所規(guī)定的范圍內進行.散打運動與其他對抗項目一樣,當防守取得成功后就要快速地采取反擊.從這一點來看,防守在前,反擊在后,有效的防守是為了下一步的成功反擊做出的充分準備.防守的重點是為了保護好自己以免被對手擊倒而丟分,也為自己能夠成功進攻對手而得分做保障.有效地防守對手的進攻能夠保存自身的實力,能夠為反擊對手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比如當對手使用拳法對自己的頭部進行攻擊時,在進行防守時,就要用雙手快速保護頭部,同時下頜部位要盡力向胸部靠攏,做標準的含胸收腹曲臂下垂的動作以使自己的肋部得到有效的保護,這樣就有效地阻止了對手進攻自己的頭部使其取得高分,又有效地降低了被對手擊倒的成功幾率.有效保護頭部是阻止對手得高分的有效途徑之一,除此外,還可以運用其他的防守技術阻止對手得高分,比如針對對手的進攻,進行有效的閃躲和移動,避免對手打到自己得高分的部位,實際上防守的形式有很多,要根據(jù)對手不同的進攻方式來應對,才能使自己避免減分.
在散打比賽的賽場上,如果要看精彩的部分,就要把比賽選手的進攻作為看點,但要看哪一方能贏得比賽,所起重要作用的還是防守.針對反擊而言,防守顯然是為更好的反擊做準備,高質量的防守技術將取得高質量的反擊效果.從比賽得分高低角度上看,往往比較激烈的對抗項目比賽,能夠取得勝利的一方通常是失分比較少的一方.之所以失分少,主要是因為在比賽中選手運用的防守技術比較成功.由此可見,防守技術做得好,能夠有效阻止對手得高分,降低對手的分數(shù),也為自己有效反擊對手贏得高分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所以,在現(xiàn)代散打運動中,有效的防守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教學訓練中提高散打學習者的防守技術,將為今后贏得比賽、取得高分奠定良好的基礎[2].
散打這項體育運動作為我國民族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越來越受到學生們的喜愛,從而也為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走進校園起到了積極促進的作用.散打屬于格斗項目,具有對抗性的特點,在散打運動中,所有的技術性動作的運用都是為了一個目標而服務,即在對手身上產生效果,所以技術的運用要以能阻止對手為出發(fā)點.很多學生在進行散打運動學習過程中,熱衷于把學習的注意力集中到進攻技術上.進攻技術的特點是簡單易學,容易掌握,而且具有較高的實用性.防守技術與進攻技術相比,技術性較強,其對移動、經驗、空間又有較高的要求,學生學習防守技術會感到困難,對這項技術不容易掌握.而且學生并沒有太多的課時來學習散打運動,在很短的時間內,學生要想快速掌握散打的技術方法是很難的,正因為如此,學生們才更喜歡學習散打的進攻技術,而教師為了應對學生的愛好,便把進攻技術作為教學的重點,這就使防守技術被忽視.在散打教學中,學生對于教師教授的防守技術并沒有很大的興趣,因此教學效果也不佳[3].
4.1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的散打教學中,教師側重于進攻技術的教授,卻忽略了防守技術的教授,其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散打運動的特點決定,二是因為學生的興趣決定.在散打運動比賽中,要想取得高分,有效的方法就是遵循規(guī)則擊打對手的身體部位,而評定得分的標準也是以進攻為主,這就是散打格斗項目的一大特點.而很多學生受到電影、小說的感染,對散打運動的認識不夠全面,片面地認為散打運動靠的就是進攻,卻忽視了防守這方面的技術,這種片面的的認識影響了學生全面地學習散打技術.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意識到防守技術對于散打運動的重要性,然后在實際訓練中,選用相應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防守技術產生學習興趣,把復雜的防守技術簡單化,分解動作,把較難的動作容易化,并引導學生認識到防守技術在比賽中的實用性.要讓學生明白,防守并不等于被動挨打,而是有效阻止對手對自己有效得分的部位進行進攻,阻止對方得分的同時,儲蓄力量抓住時機進行反擊[4].
4.2 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在散打運動中,實戰(zhàn)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戰(zhàn)術,而教學中往往因學生的畏懼、焦慮等心理影響了對動作技術的掌握和運用,甚至影響到心理健康,導致在訓練中出現(xiàn)嚴重的運動創(chuàng)傷.學生們在散打實戰(zhàn)中,由于初學者對對手的進攻缺乏相應的有效防守,沒有把握取得戰(zhàn)勝對方,就產生了畏懼心理,又加上防守技術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容易被掌握的,所以有些學生就失去了信心.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是突破學習防守技術的關鍵.首先,教師要告訴學生,面對進攻時一定要沉著冷靜,掌握對方的進攻方式,然后采取針對性地的防守技術.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自信,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強度較小的對抗、防守訓練,并設定限制條件,分解復雜的防守技術,比如單一的拳法、腿法的進攻和防守訓練等.這樣學生便會結合自己所學的防守技術,在比賽中進行運用,這種訓練可以由慢到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在簡單的對抗中,使學生建立起自信,克服畏懼心理,從容地面對進攻,沉著冷靜地采取相應的防守技術.
4.3 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
教學的方法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所以在散打教學中,要選用合適的方式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散打教學和訓練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散打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對基本技術和戰(zhàn)術進行了解和掌握,而散打訓練的重點在于讓學生精確熟練地掌握散打運動中的技術、戰(zhàn)術,并對學生的體能要求較高.如果采用散打教學法進行散打訓練就會讓學生失去學習散打的興趣.所以,要采取適當?shù)姆椒ㄟM行散打教學和散打訓練,不能混淆概念.
總之,防守技術在散打教學中非常重要,教師要讓學生完整的了解散打運動,正確樹立防守技術意識.并在教學中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分解復雜的散打防守技術,讓學生對其產生興趣并熟練掌握,靈活地應用到對抗和比賽中,一方面更好地保護自己,另一方面為比賽贏得高分,取得勝利.
〔1〕張曉龍.淺析防守技術在散打教學中的重要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15):47~48.
〔2〕竇晨星,張紅濤.淺談防守技術在散打教學中的重要性[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9):146~147.
〔3〕段寶堆,韓海鋒.論散打運動員防守意識的培養(yǎng)[J].搏擊(武術科學),2010(01):56~57.
〔4〕馬永軍.散打教學安全隱患探微與應對策略[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1):102.
G852.4
A
1673-260X(2017)06-0086-02
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