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珍
鑒別菜種有竅門
劉萬珍
一看。即根據種子的形狀、大小、皮色來鑒別。有些種子的長短與果實長短有一定的相關性,果長的黃瓜,其種子也細長;青皮長形的冬瓜,種子光滑,稍長,無邊線;扁而短的粉皮冬瓜,種子稍寬,有邊線。白皮和青皮茄子其種子色淡,紫色茄子種子色深,而九葉茄種子色比五葉茄、七葉茄的深。白菜種子顏色黑亮為新籽,灰暗有白霜的為陳籽。
二聽。即將豆類種子抓一些在手中搖動,聽其聲音的清脆程度,鑒別其含水量和發(fā)芽率,聲音脆的其含水量低,多為失去發(fā)芽力的陳種子,聲音沉濁不清脆的發(fā)芽率好,可用。裝在麻袋里的豆類種,用腳踢袋角,聽其聲音清脆程度可判斷其發(fā)芽率。
三聞。一般新種子都有其特定的氣味,根據其氣味濃郁程度可以判斷是新籽還是陳籽。比如芹菜香味濃的為新籽,無香味的為陳籽。
四捏。用手抓一把黃瓜籽,如黏在手上為新籽,不黏則為陳籽。用三個手指捏住番茄種子輕輕搓動,指感滑溜的多為不發(fā)芽的陳籽,因為陳籽毛茸柔軟,搓動起來阻力小。
五掐。用手指甲掐白菜籽和茄子籽可鑒別其發(fā)芽率。能掐成兩半的,一般都為已失去發(fā)芽力的陳種,不能用;新籽和有發(fā)芽力的種子,不容易被掐成兩半。
六碾。將十字花科含油性的種子放在板上用指碾壓,觀其碾壓后狀況及種子內部的顏色,可鑒別其發(fā)芽率。種子碾壓后散且內部顏色發(fā)紅,表明該種子已失去發(fā)芽力,不能使用;經碾壓不散而成餅狀,內部呈綠色的,該種子發(fā)芽力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