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方磊+許世軍+范卉+張雪赟
摘 要:果蔬的安全衛(wèi)生和營養(yǎng)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在光學相干層析系統(tǒng)中,對圣女果、洋蔥、卷心菜的表皮,利用光學相干層析對其進行實驗研究。2D層析圖像顯示未污染圣女果、卷心菜表皮厚度約為0.15mm,洋蔥表皮厚度為0.09mm,形狀規(guī)則,分層明顯,有助于對果蔬成份及安全性的綜合研究。
關鍵詞:食品安全;果蔬表皮;光學相干層析
果蔬是指食用的水果和蔬菜,相對于肉食,是食物的一個類別。果蔬是我們必不可少的食物,主要成分是人體所必需的一些維生素、無機鹽、生物酶及植物纖維,果蔬中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較少[1],因此,果蔬的衛(wèi)生狀況有極高的社會關注度。從物理學、生物學原理角度分析,果蔬表皮中的有害物和不同的營養(yǎng)成份對于表皮的層析結構有重要影響。本文主要運用光學相干層析技術對常見果蔬表皮的成份、有害物質的層析結構影響進行實驗研究,以期獲得比較精細的實驗結果。
1 實驗原理及方法
1.1 OCT原理
光學相干層析成像[2](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利用寬帶光源的低相干性,通過測量樣品后向散射光的干涉信號,對樣品的內(nèi)部微觀結構進行高分辨率層析成像的技術。OCT基于低相干干涉原理獲得深度方向的層析能力,通過掃描可以重構出生物組織或材料內(nèi)部結構的二維或三維圖像[3],其信號對比度源于生物組織或材料內(nèi)部光學反射(散射)特性的空間變化。
OCT系統(tǒng)的典型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它的核心結構是邁克爾遜干涉儀。從低相干寬帶光源發(fā)出的光經(jīng)分光鏡分為兩束,一束為參考光,由反射鏡反射后按原路返回并透射到分束鏡后到達探測器;另一束為信號探測光,通過聚焦透鏡聚焦后照射到樣本,其后向散射光按原路返回經(jīng)分光鏡反射后到達探測器,并與參考臂到達探測器的參考光發(fā)生干涉,并由探測器接收。通過改變參考臂的縱向掃描,以及信號臂沿光軸垂直方向的橫向掃描,就可以得到樣品的二維或三維層析圖像。
1.2 材料的制備與實驗方法
該研究中采用CALLISITO型設備,的核心部件包括寬帶光源、邁克爾遜干涉儀和光電探測器,其軸向分辨率取決于寬帶光源的相干長度,一般可以達到1-10μm,而徑向分辨率與普通光學顯微鏡類似,決定于樣品內(nèi)部聚焦光斑的尺寸,一般也在微米量級[4]。OCT具有非接觸、非侵入、成像速度快(實時動態(tài)成像)、探測靈敏度高等優(yōu)點。目前,OCT技術已經(jīng)在臨床診療與科學研究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在光源下方放置不同的果蔬表皮樣品,在2D的模式下,OCT 只沿著一個線的方向進行掃描,得到該測量線下的深度信息。
圣女果、卷心菜、洋蔥未污染,購自于超市后,對表皮進行簡單的預處理(清洗、剝皮)。
2 實驗結果及討論
圖2、3、4分別表示圣女果、洋蔥、卷心菜的表皮(膜)的層析圖像,其中的厚度參數(shù)(多點取值)已經(jīng)標注。
經(jīng)實驗測量,三種果蔬樣品的厚度分布在0.09mm-0.17mm范圍內(nèi)。其中圣女果和卷心菜表皮層厚度較為接近,均在0.15mm左右,而洋蔥的表皮厚度則在0.09mm左右;而按表皮厚度的分布情況分析,洋蔥和圣女果表皮形狀都較為均勻規(guī)則。其多點取值測量誤差均在0.01mm以內(nèi)。卷心菜的表皮厚度分布則表現(xiàn)為不均勻分布。
OCT儀器的正常成像是上深下淺,上面深色部分為空氣層,下面淺色部分為果蔬果肉,中間深色部分為表皮層。而上面距表皮層附近則為表皮附粘物。其中圖像呈現(xiàn)三種樣品的表皮附粘物均有空氣到表皮顏色逐漸加深,可得知表皮附粘物逐漸增多,而圣女果白表皮附粘物為點狀分布,洋蔥為片狀分布,卷心菜為層狀分布。
3 結論
OCT儀器的2D 模式可以清晰的反映果蔬樣品(圣女果、洋蔥、卷心菜)的表皮層析結構圖像,多點取值測量誤差也較大。此處考慮為卷心菜樣品的葉莖和葉脈的影響,還需后續(xù)實驗的進一步測量確認。該結果有助于對果蔬成份及安全性的綜合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江華.新鮮蔬菜和水果知識問答[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7.
[2]徐可欣,高峰,趙會娟.生物醫(yī)學光子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7.
[3]張鎮(zhèn)西.生物醫(yī)學光子學新技術及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5.
[4]王凱.譜域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方法與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大學,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