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摘 要: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由于年齡小、認字少、理解能力弱,解題時總是因審題不清而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解題錯誤。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圈關鍵詞句的習慣,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關鍵詞:圈關鍵詞句;數(shù)學學習;低年級學生;審題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9-0096-01
在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很多在課上反復講過的知識點學生在課后練習或考試時還是會出錯;還有些內容由教師讀題學生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可一旦讓學生單獨完成,錯誤就層出不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要求學生在日常做題時對題中關鍵的詞句要圈一圈、畫一畫,以幫助自己正確理解題目的意思。
一、從教師良好的示范入手
小學生都具有“向師性”,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偶像”,學生很多習慣都是受教師的影響而產生的。教師在日常講解數(shù)學例題時可以自己隨手圈出關鍵詞句,也可以讀題后讓學生找出題中關鍵的詞句,將它們圈出來。學生獨立做題時,教師要多問幾句“關鍵詞你圈了嗎”。這樣,教師將日常數(shù)學教學中的示范長久地堅持下來,大部分學生就可以養(yǎng)成讀題圈關鍵詞句的習慣。
二、讓學生樂于圈關鍵詞句
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對于一些看似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以為自己掌握了,因此會產生輕視的心理。同時,學生在審題時不用心、不動筆,往往做題時就會粗心大意。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圈關鍵詞句對審題的幫助,教師在所教班級進行了一次“比賽”。教師先準備了兩份練習紙,將班級的學生分為兩隊,再將準備好的兩份練習紙分別給這兩隊的學生,兩份練習紙上的題目完全一樣,不同的是其中一份教師提前幫學生把里面的關鍵詞句圈好,而另一份則是“純天然的”。這樣讓兩隊學生進行比賽,在規(guī)定時間內先完成并且正確率高的勝利。教師在評講練習時,讓錯的學生知道自己錯在什么地方,為什么錯,哪些信息沒有注意到。當然,比賽結果可想而知。教師將兩份練習紙內容展示出來不作任何評析。一會兒,落后的一隊就開始有異議了,先是幾個反應快的學生在小聲嘀咕,一會兒他們就七嘴八舌地吵著說比賽不公平。獲勝的一方,也覺得自己“勝之不武”。這樣的前后心理落差和對比,讓學生實實在在體會到圈關鍵詞句對審題和正確解題的幫助。
三、養(yǎng)成圈關鍵詞句的好習慣
一些學生在做題時都是“一目十行”,拿筆就做,往往錯誤率很高。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在做題時一邊讀題一邊將題中關鍵的詞句圈出來,畫線標注一下。同時,在集體講析時教師讓學生說一說所圈的關鍵詞句,讀寫結合、手腦并用,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而且圈、畫的標注可以幫助學生加重對這些詞句的記憶,強化對題目意思的理解。例如,一根繩原來長20米,第一次剪去5米,第二次剪去10米?,F(xiàn)在這根繩比原來短了( )米。考試時有些學生在這一題上出了錯,答案填的是“5”。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將題目完整看完,也沒有對題目進行分析,將這一題當作求“還剩多少”來完成了。如果學生在做題時圈出“比原來短”,在圈畫的過程中就會加深對問題的印象,知道這是求“相差多少”的問題。
四、教學生正確圈關鍵詞句
一些學生在圈關鍵詞句時不用心,教師讓圈關鍵詞句,他就把題目中絕大多數(shù)的詞句都圈出來,或是只圈數(shù)字,不篩選不斟酌;還有部分學生關鍵詞句是圈出來了,但是在理解題意時不去重點考慮這些詞句。這樣“圈關鍵詞句”是一點意義沒有的。例如,東山幼兒園大班有68人,中(1)班有33人,中(2)班有32人。問東山幼兒園大班比中班多多少人?這是一道相差多少的問題,放到二年級考應該是非常簡單的。但是考試時有些學生因為只圈數(shù)字,分析問題時就沒有考慮到題中的“中班”應包括“中(1)班”和“中(2)班”,因此列式“68-33=35(人)”或是“68-32=36(人)”,導致解題出錯。如果學生能將題中的關鍵詞句都圈出來,就不難發(fā)現(xiàn)只要將“中(1)班”和“中(2)班”合起來再與“大班”比較就可以了。
關鍵詞句圈出來以后,還需要正確地理解,有些詞句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就可以了,有些要放到習題中聯(lián)系上下“文”去一起理解才可以。例如,在( )7>76中,( )里可以填的最大的數(shù)是( ),最小的數(shù)是( )。這一題學生在做題時沒有圈出不等式、“最大”和“最小”,做題時也沒有考慮全面,從而導致出錯。而這一題應該是在滿足不等式的同時求“最大”“最小”。因此,學生一旦在讀題過程中能正確找到關鍵詞句,并能聯(lián)系習題進行思考,就可以正確理解題目意思并進行正確解答。為此,教師要求學生在做題時要做到:將題目完整讀一遍,圈出關鍵的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關鍵詞句的意思以幫助正確理解題目意思。
五、結束語
數(shù)學教學活動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shù)臄?shù)學學習方法。圈關鍵詞句是一個很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而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要求教師以身示范,為學生做好榜樣;并要求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認知和思維的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在平時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圈關鍵詞句的習慣的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劉類.從引導觀察到自主審題——低年級學生數(shù)學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科研論壇,2010(01).
[2]宋永成.低年級學生審題能力培養(yǎng)淺議[J].青海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