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寶應縣實驗小學 童 蕾
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探討
江蘇省寶應縣實驗小學 童 蕾
小學語文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語文作文教學可以檢驗學生語文學學習的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發(fā)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滲透生本教育的內容,是促進作文教學人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人本精神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簡單分析當前我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結合與學科特點提出生本教育的策略。
小學 語文 作文 生本 教育
生本教育是指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培養(yǎng)學生尊重生命與個體的的意識,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在作文教學中主要的內容是就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從生命本身出發(f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存在,形成正確的處世與人際風格,并且將其體現(xiàn)在學生的作為寫作中,幫助學生探索本身的善。生本教育是當前語文作文教學中必須具備并且不斷完善的一種正確的教育手段,應該成為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方法。語文學科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形性質,通過閱讀、寫作、交流的學習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意識,這也就要求在語文作文教學中也應該具有人文教育的滲透,而具體表現(xiàn)的一方面就是生本教育的容融入。通過生本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與覺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處世觀、交往觀與個體成長觀,促進學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從普遍的學校語文教學來看,語文教學一直都是學校中更為重要的學科課程之一,但同時也是被忽視的最為嚴重的一門學科。教師與學校普遍的認為語文是一門更為簡單的學科,相較于數(shù)學與英語,因此學生將更多的時間花費在數(shù)學與英語的學習中,忽視了語文教學內在的重要性。同時,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出現(xiàn)了更為嚴重的問題。學生的作文課枯燥、無味、呆板,沒有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學生的作文胡編亂造,脫離生活,內容匱乏死板,缺少真情實感,呈現(xiàn)出一種“造假”的局面。這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更多的是來自教師的忽視與不負責任。教師在作文課的講授中,沒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沒有打開學生的思路,同時更沒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的創(chuàng)作是在自己的想像中與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閉塞中完成的,因此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也是正常的。更不要說在作文課堂上滲透生本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人格成長,這樣的作文課更是少之又少。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及時的解決,那么語文作文教學將成為一種模板化的“想象”創(chuàng)作。
興趣是激發(fā)一個人學習的根本動力,如果失去做某件事的興趣,那么這件事一定不會完成的那么完美與出色。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更為的貼近學生的生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同時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容易被學生忽略該學科的重要性。因此,通過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講授作文,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一個重要方法。學生是生本教育中的重點,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小學作文通常是以寫記敘文為主,所以我經(jīng)常以動漫卡通的內容引入我的作文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往往會在課堂的開始就熱情高漲,興趣也就調動起來了。
作文的結構是骨骼,而那些語句、詞語則是作文的血肉,如果只有這些也是可以的,至少是符合題材與主題的作文,但是它缺少靈魂。一個人,如果沒有靈魂是就是一個行尸走肉。作文也是,缺少靈魂的作文是沒有生氣的,而作文的靈魂就是真摯的情感。情感我們每個人就有,但是作文不是要千篇一律的情感,它需要的而是就有獨特個人體驗與個人風格的內在感悟和情感。因此,在作文中融入學生個體的獨特感悟與思想情感是完成一篇優(yōu)秀作文的首要前提。我在作文課堂上,通常不會以教材的固定內容為主,我會尋找合適的內容來確定一個較為合適的主題。在有段時間內,有個學生與班里的同學產(chǎn)生矛盾,這個矛盾也沒有及時的得到解決,因此就一直拖著。我在確定主題的時候就以“我想對誰說”為寫作內容,要求“誰”的范圍為班級里的同學。這樣,學生就有機會給自己的同學寫那些想說卻又說不出口的話,而有些矛盾也許在這樣一堂作文寫作課堂上就可以得到解決。這樣的作文同時也是充滿著真情實感的,因為寫作的對象是班級里的同學,作文也就不可能是憑空編造的,這就是說作文具有了學生自己的獨特情感。
閱讀文學名著是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關鍵。小學生通過閱讀簡單的文學作品,能夠探索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中感悟作者的喜怒哀樂和思想情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加強培養(yǎng)學生文學鑒賞的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名著的精華之處,閱讀后自己也會和作者產(chǎn)生一定的共鳴,并為自己日后的作文寫作積累一定的素材。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名著的選擇上一定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小學作文課堂通常是每周的固定時間,但是有些教師如果沒有到寫作的時候就會繼續(xù)講課,但是我每周都會上,在課堂上給學生閱讀名著的時間,同時學生也可以討論與交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會有更加專注的精神進行名著的賞讀,這對于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在作文教學中希望學生可以從不同的方面積累素材,從而豐富自己的創(chuàng)作。
總而言之,生本教育與語文作文教學相結合是語文作文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的趨勢,在生本教育下,學生的人格得到健全與發(fā),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與水平。教師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融入真摯的情感以及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來開展語文作文教學的生本教育內容,從而實現(xiàn)生本教育的有效融入與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重視生本教育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實現(xiàn)學生語文作文能力與人格的全面發(fā)展。
【1】魯會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5)
【2】王秀琴.芻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