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例蕁麻疹患者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分析
許傳勤 閆 毅 徐德鋼 許彩燕
我們對贛南地區(qū)577例蕁麻疹患者進行了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并與40名正常人對照。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蕁麻疹患者均來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門診。蕁麻疹診斷符合文獻[1]的標準。對入選患者均詢問完整的病史(包括發(fā)病時間、發(fā)作持續(xù)時間、伴發(fā)癥狀、飲食或服藥情況、居住或工作環(huán)境變化、花粉或化學物質接觸情況),進行詳細的體檢(包括感染病灶、口腔、內臟、甲狀腺)。入選標準:①風團陣發(fā)性復發(fā)或持續(xù)性復發(fā)(風團在24 h內消退);②非物理因素(壓力、震動、冷、熱、光、水、運動)所致的蕁麻疹;③病史中未反映和使用與藥物明顯相關的蕁麻疹患者,測定前4周內未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④無其他過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的患者。
入選蕁麻疹患者共577例,其中男291例,女286例;年齡2~76歲,平均年齡36.43歲;病程1天至6年,平均16.7月。其中急性蕁麻疹210例,慢性蕁麻疹367例。所有患者經本人同意并簽署臨床知情同意書。選擇正常健康成人40名作為對照,其中男性20名,女性20名,平均年齡34歲(18~55歲),無過敏性疾病史及家族過敏史。
1.2 過敏原檢測
1.2.1 過敏原檢測方法采用美國ASI公司生產的IVT過敏原體外檢測試劑盒,檢測系統(tǒng)由一只反應管組成,反應管中含有一系列表面包被有單一過敏原或過敏原混合物的塑料段(反應段),患者不需禁食,抽取靜脈血2 mL,離心取血清待檢,將試劑盒反應管在室溫復溫,加入標本血清,反應100 min后用清洗液清洗,加入綠色羊抗IgE-尿素酶結合液在室溫下反應16 h,用清洗液清洗后,加入黃色的含有溴甲酚紫指示劑和尿素底物的底物指示劑。
1.2.2 過敏原分組IVT708(吸入過敏原組)含屋塵螨、粉螨,楊、柳、榆、梧桐樹、桉樹、桑樹、白樺樹花粉,貓毛發(fā)皮屑、狗毛發(fā)皮屑,點青霉、交鏈孢霉、黑根霉,蟑螂、蚊子,普通豚草、篙屬植物;IVT702(食物過敏原組)含大麥、燕麥、玉米,花生、榛子,牛奶,大蒜、洋蔥、青辣椒,蟹、蝦,鱈魚、金槍魚、扇貝,羊肉、牛肉。
1.2.3 判斷標準在加入底物指示劑后觀察結果,根據顏色變化判斷:黃色不變?yōu)殛幮裕? min內變?yōu)樯钭仙珵閺婈栃裕?0 min內變?yōu)樽仙珵槿蹶栃?。所有患者均檢測血清總IgE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進行結果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0名正常人過敏原檢測均為陰性,血清總IgE值<20 IU/mL。577例患者過敏原測試陽性514例,陽性率為89.08%。291男性患者中陽性248例,陽性率85.22%;286例女性患者中陽性266例,陽性率93.01%,性別間無顯著性差異(χ2=1.234,P=0.092)。
吸入過敏原組陽性336例(58.23%),食物過敏原組陽性283例(49.05%)。其中1項陽性的患者47例(8.15%),2項陽性61例(10.57%),3項陽性110例(19.06%),4項陽性115例(19.93%),5項陽性92例(15.94%),5項以上陽性89例(15.42%)。577例患者中血清總IgE水平>50 IU/mL共有507例(87.87%),血清總IgE值50~90IU/mL的患者469例(81.28%),血清總IgE值>90 IU/mL的患者38例(6.59%)。
單個過敏原陽性率從高到低前十位依次為屋塵螨、粉塵螨、點青霉、貓毛發(fā)皮屑、篙屬植物、普通豚草、蝦、蟹、牛奶、交鏈孢霉、柳樹花粉。其中屋塵螨、粉塵螨及青霉菌三種過敏原陽性率較其他過敏原陽性率高(χ2=10.680,6.515,4.311;P均<0.01)。吸入過敏原組及食物過敏原組陽性率前五位見表1及表2。
表2 食物過敏原組檢測結果前五位例(%)
蕁麻疹為常見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臨床上不易找出明確病因,給防治帶來一定困難,影響生活、工作,且長期用藥可致耐藥性增加。過敏原檢測在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早期診斷、干預、治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
本組蕁麻疹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陽性率高達89.08%,說明蕁麻疹的發(fā)病與過敏原有密切的聯(lián)系,其中吸人性過敏原占陽性總數的58.23%,提示環(huán)境因素在蕁麻疹的發(fā)病中占重要地位。與國外調查報告54%~69%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是由吸人性過敏原引起的是一致的[3]。食物組陽性檢出率為49.05%,高于趙俊芳等[4]研究的陽性檢出率。致敏作用最強的為屋塵螨、粉塵螨,這與國內外的有關報道相近[5,6]。80.94%的陽性檢出者對二種以上過敏原敏感,與國外報道相近[7]。性別間無顯著性差異與國內有關報道[8]不同,考慮可能與地域差別有關。Greaves報道[9]63%的健康非過敏體質的個體中其血清總IgE水平較低(<20 IU/mL),64%的過敏體質患者中其血清總IgE水平升高,與患者對螨蟲、霉菌和其他多重過敏原敏感有關,這也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多數蕁麻疹經檢測可明確過敏原,可有重點地對常見過敏原進行預防,盡可能從生活環(huán)境中清除致敏因素,對過敏原避免接觸、忌食、忌用。如塵螨的防治,應注意個人衛(wèi)生,經常開窗保持室內通風,避免潮濕,防止螨蟲滋生,勿養(yǎng)寵物及減少戶外活動,居室內要經常打掃衛(wèi)生、使灰塵積落,打掃時要用濕布或拖布拖擦,以減少塵土飛揚,同時患者要離開房間,每周用55℃以上熱水清洗床單、毛毯、窗簾、涼席,定期清理空調的過濾網,并且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經常開窗,保持通風干燥,運用低毒的植物殺蟲劑等。
過敏原檢測方法主要分體內及體外檢測兩種方法。體內診斷方法主要有:皮膚點刺試驗、斑貼試驗、皮內試驗及食物激發(fā)試驗,該方法可能會誘發(fā)嚴重的局部或全身反應,同時會受到皮膚條件、用藥與否和操作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體外檢測方法主要有:放射性過敏原吸附試驗、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Pharmacia UniCAP檢測系統(tǒng)、IVT過敏原體外檢測系統(tǒng)及生物芯片技術,與體內診斷試驗相比,患者無需直接接觸過敏原,無急性超敏反應發(fā)生可能,但檢測費用較昂貴,檢測種類較少,使其臨床應用受到很大限制。
本研究中有63例未查到過敏原,原因可能是我們檢測種類有限。過敏原陽性的病人也可能對本組以外的其它物質過敏。這提示我們:過敏性皮膚病陽性過敏原有地區(qū)性,僅幾十種過敏原檢測是有局限性的,不同的地區(qū)人群應配制由當地常見的致敏物質做成的過敏原來檢測過敏原。
[1]奧多姆RB,詹姆斯WD,伯杰TG.徐世正主譯.安德魯斯臨床皮膚病學[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56-157.
[2]Gustafsson D,Sjoberg O,Foucard T.Development of allergies and asthma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a prospective follow-up to 7 years of age[J].Allergy,2000,55(3):139-141.
[3]Paganelli R,Ansotegui J,Sastre J,et al.Specific IgE antibo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atopic disease.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new in vitro test system,VniCAP,in six european allergy clinics[J].Allergy,1998,53(8):763-768.
[4]趙俊芳,李桂珍,趙宏麗,等.慢性蕁麻疹患者食物過敏原特異性IgE及IgG檢測[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2,45 (3):203-204.
[5]孫振燕,金玲,趙曄,等.大連地區(qū)變應性疾病變應原分析[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9,42(5):346-348.
[6]Kaeser P,Revelly ML,Frei PC.Prevalenoe of IgE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food allerge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o fun explain edetiology[J].Allergy,1994,49(8):626-629.
[7]Doutre M.Physiopathology of urticaria[J].Eur J Dermatol,1999,9(8):601-605.
[8]楊文武,刁慶春,鐘旺,等.重慶地區(qū)慢性蕁麻疹患者皮膚點刺試驗變應原檢測[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3,32(2): 79.
[9]Greaves M.Chronic urticarial[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0,105(4):664-672.
(收稿:2014-12-21)
贛州市皮膚病醫(yī)院皮膚科,江西贛州,341000
閆毅,E-mail:yanyibest@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