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軍 李娜 林馨
人工耳蝸植入技術使許多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重回有聲世界。影響人工耳蝸術后康復效果的因素很多,如耳聾發(fā)生的年齡、耳聾持續(xù)時間、自身聽覺言語情況、手術情況、術后康復情況等,但也和評估方法相關[1]。隨著人工耳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工耳蝸的術后評估也成為研究熱點,雖然言語測試是評估人工耳蝸術后效果一個重要方法,但它只反映了人工耳蝸術后效果的一部分,不能綜合反映植入者日常生活中的主觀反應,因此,全面的生活質量分析很有必要。目前關于人工耳蝸術后效果的研究[2,3]都較為關注兒童,成人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尤其是對成人語后聾患者術后的整體效果評估則更少。對于成人語后聾患者,由于其已經具有言語能力,在人工耳蝸植入后的短期內便能體現(xiàn)出效果,經過后期的調試及語言訓練,他們能更快地重返正常生活。
本研究篩選20例(男女各10例)雙側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且通過術前評估的人工耳蝸單側植入患者,植入耳術前純音聽閾為105.71±13.68 dB SPL其中藥物性聾4例,不明原因7例,突發(fā)性聾5例(雙側發(fā)病且經治療病情穩(wěn)定后聽力為雙側重度極重度聾患者),傳染病源性聾3例,大前庭導水管綜合征1例。手術植入時平均年齡36.10±11.27歲;術前均有半年以上助聽器配戴史,且植入時助聽器無效或收效甚微;助聽后言語識別率為11.25±7.36%,均排除中耳炎、腦外傷等疾?。浑姸R檢查外耳道和鼓膜無異常。根據(jù)植入前耳聾時間長短分為耳聾時間>5年組(平均15.50±7.19年)和耳聾時間<5年組(平均2.03±1.30年)[4],每組各10例,受試者耳聾時間無5年者,故忽略5年組。
開放式言語識別率測試在標準隔聲室(背景噪聲<30 dB A)環(huán)境下,使用Itera聽力計控制給聲強度為閾上30 dB SPL。言語識別率測試材料采用MSTMs普通話言語測聽系統(tǒng)[5](可進行單音節(jié)測試、雙音節(jié)測試及短句測試),測試時將電腦與聽力計連接,由測試系統(tǒng)隨機選擇測試詞表,受試者復述,將結果輸入系統(tǒng),系統(tǒng)自動給出該受試者的言語識別率。聽力計連接揚聲器放置于受試者正前方1 m處,揚聲器出聲口和受試者的外耳道口等高。對同一患者分別在術前、開機3個月、開機5個月時進行開放式言語識別測試。
使用Nijmegen人工耳蝸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 questionnaire,NCIQ)進行評估[6],以當面訪談的方式對20例患者進行生活質量調查,從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三個方面對植入者進行綜合評價。其中生理功能包括3個子維度(基本聲音感知、高級聲音感知和言語能力),心理功能包括1個子維度(自信心),社會功能包括2個子維度(活動能力和社會交流),共6個子維度,每個子維度包含10個條目,分數(shù)評定分為5個等級,1=25,2=50,3=75,4=100,5=125,根據(jù)問卷密碼本對每個條目進行評分,將每個子維度的得分相加再除以完成的項目數(shù)即為該子維度最后的得分。將未填寫或者選擇“不適用”的條目視為未完成的條目,若一個子維度中有3個或3個以上未完成的條目時,則該植入者的問卷無效。對同一患者分別在術前、開機后3個月、開機后5個月時進行生活質量調查,并將3個時間段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
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組內3個時間段的言語識別率和生活質量調查分數(shù)進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組間的言語識別率和生活質量調查分數(shù)使用方差分析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術前、開機3個月、開機5個月時的言語識別率互相比較時均P<0.0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開機3個月和開機5個月時,耳聾時間<5年組與>5年組相比P值均為0.001(P<0.01),表明兩組言語識別率有顯著性差異。
表1 言語識別率結果(%,x± s()n=20)
兩組患者在術前、開機3個月及開機5個月時生活質量調查的各項得分結果見表2。其中,基礎聲音感知和言語能力的改善最為顯著。兩組患者各個子維度在術前、開機3個月、開機5個月的生活質量調查得分均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將耳聾時間<5年組與>5年組相比,在開機3個月時基礎聲音感知(P=0.93)、高級聲音感知(P=0.61)、自信心(P=0.08)、社會交往(P=0.38)4個子維度得分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開機5個月時,基礎聲音感知(P=0.67)、高級聲音感知(P=0.35)、自信心(P=0.39)、社會交往(P=0.44)4個子維度得分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言語能力得分在開機3個月(P=0.003)和開機5個月(P=0.004)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活動能力得分在開機3個月時(P=0.0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開機5個月時(P=0.09)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人工耳蝸植入的效果評估可分為臨床評估和能力評估兩個方面[7],目前最常采用的方法是臨床評估,即用臨床效果(包括聽覺能力測試和言語能力測試)對人工耳蝸植入患者進行術后效果評價,但是單純使用臨床效果評估無法綜合反映植入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觀感受,生活質量調查可以彌補其不足。
言語識別能力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人工耳蝸術后效果評估指標,有研究發(fā)現(xiàn)語后聾人工耳蝸植入者的言語識別能力可以獲得顯著改善,并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提高[8,9]。本研究中,兩組患者開機3個月及開機5個月時的言語識別率與術前相比,開機5個月與開機3個月相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經過后期的人工耳蝸調試以及語訓,且隨著人工耳蝸使用時間的增長以及聽覺經驗的累積,患者對言語的感知能力不斷提高。國內外研究[10,11]發(fā)現(xiàn)老年人植入人工耳蝸后的康復效果和一般成年人相似[7,8],即年齡并不是影響術后康復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患者的自我評價與言語識別在年齡上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也與上述觀點一致。在開機5個月時,耳聾時間>5年組平均言語識別率為36.8±9.2%,耳聾時間<5年組平均言語識別率為56.0±9.7%,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耳聾時間越長,伴隨聽閾下降出現(xiàn)的言語識別率下降會對病人產生更多影響,人工耳蝸植入前的耳聾時間長短對術后的言語識別能力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建議臨床上符合植入標準的患者盡早植入人工耳蝸,再進行科學的調試和語訓。這樣不僅可減少植入前聽力下降對言語識別率造成的影響,還可以在植入后通過人工耳蝸盡快康復。
表2 生活質量調查結果( x± s)
目前NCIQ人工耳蝸植入量表較為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效果評估,已被荷蘭、德國和美國等越來越多的人工耳蝸中心采用[12~14]。董瑞娟等[7]將Nijmegen人工耳蝸植入量表翻譯成中文版,并對其效度和信度進行了驗證,結果表明NCIQ量表適用于成人語后聾人工耳蝸植入者的術后綜合效果評估。在本研究中,所有20例患者開機3個月及開機5個月時的生活質量調查得分與術前相比,開機5個月與開機3個月相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進一步證明該量表的可靠性。2013年人工耳蝸植入工作指南[15]將NCIQ量表作為人工耳蝸植入前后生活質量評估的首選材料。本研究中,在開機5個月時,耳聾時間>5年組和<5年組在基礎聲音感知、高級聲音感知、自信心、活動能力及社會交往5個子維度上的得分均無顯著差異,表明成人語后聾人工耳蝸植入者隨著人工耳蝸使用時間的增加及聽覺經驗的累積,NCIQ的各項得分均逐漸提高,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社會功能均有改變,特別是在自信心和社會交流方面。
不論任何時候,評價的最終目的都是以全面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為指標。言語識別測試能夠反映人工耳蝸植入后患者言語感知能力的改善,而NCIQ人工耳蝸植入量表能夠較為全面的反映患者的主觀效益,二者應相互結合。本研究中人工耳蝸植入者術后在言語識別能力及生活質量方面均有顯著提高,且主觀的自我評價明顯優(yōu)于言語識別評價,這與Hinderink等[6]的研究一致。
通過本研究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患者主觀評價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言語識別能力改善的原因可能與患者在植入后的心理功能、社會交流等方面的改善有關,而不僅僅局限于言語識別率的提高?;颊咧踩肴斯ざ伜蟮难哉Z識別能力和生活質量的改善可能不會隨著人工耳蝸使用時間的增加而變化,但本研究由于研究設計、實驗條件、受試對象等因素影響,各項測試在受試者植入5個月后并未持續(xù)跟蹤植入者長期效果,希望后續(xù)研究中進一步完善。另外,使用開放式言語識別測試結合生活質量調查的方法能夠對患者人工耳蝸植入后各方面的改善情況進行整體評估,人工耳蝸植入前的耳聾時間長短影響術后康復效果。
[1]陳益青,韓睿,龍墨.人工耳蝸植入后言語康復效果的相關因素[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6,21(7):617-620.
[2]陳默,王朝燕,張智雯,等.單側人工耳蝸植入學齡前耳聾兒童聽覺言語康復效果影響因素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6,24(2):171-175.
[3]張標新,邱建新,虞銀香,等.不同家庭狀況學齡前人工耳蝸植入兒童術后康復效果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6,24(4):390-392.
[4]劉敏,歐陽亞瑩,陳錫輝,等.語后聾患者國產人工耳蝸植入后聽力初步評估報告[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6,22(5):15-17,34.
[5]張華,王碩,陳靜,等.普通話言語測聽材料的研發(fā)與應用[J].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6,40(6):355-361.
[6]Hinderink JB,Krabbe PF,Van Den Broek P.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health-related quality-of-life instrument for adults with cochlear implant:the 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 questionnaire[J].Otolaryngol Head Necksuck,2002,123:756-765.
[7]董瑞娟,劉博,彭小霞,等.Nijmegen人工耳蝸植入量表中文版信度和效度評價[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10(45):818-823.
[8]Damen GW,Beynon AJ,Krabbe PF,et al.Cochlear implant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ostlingually deaf adults:Long-term follow-up[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7,36(4):597-604.
[9]Hirschfelder A,Grabel S,Olze H.The impact of cochlear implantation on quality of life:The role of audiologic performance and variable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8,38(3): 357-362.
[10]劉博,陳雪清,韓德民,等.成人語后聾人工耳蝸植入者生活質量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8,88(22):1550-1552.
[11]Haensel J,Ilgner J,Chen YS,et al.Speech percep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following cochlear implantation[J]. Acta Ot ol aryngol,2005,125(12):1272-1276.
[12]Klop WM,Briaire JJ,Stiggelbout AM,et al.Cochlear implant outcome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dults with prelingual deafness[J]. Laryngoscope,2007,117(11):1982-1987.
[13]Cohen SM,Labadie RF,Dietrich MS,et al.Quality of life in hearing-impaied adults:the role of cochlear implants andhearing aid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4,131(4):413-422.
[14]HirschfelderA.GrabelS.Olze.The impact of cochlear implantation on quality of life:the role of audiologic performance and variable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tag,2008,138(3):357-362.
[15]戴樸,郗昕,孫喜斌,等.人工耳蝸植入工作指南(2013)修訂解讀[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49(2):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