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斌
摘 要: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追求時尚、熱情,對世界有著較強的求知欲,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并且敢于創(chuàng)新,他們充滿著活力的同時,也對周圍的一切比較敏感和叛逆,尤其是對于身邊的同學和自己的家長等,每個青少年都會經(jīng)過叛逆心理的時期,這屬于正常的現(xiàn)象,需要善于引導,指引青少年追求積極健康的生活,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本文闡釋了叛逆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和特征,并提出了思想輔導的對策。
關鍵詞:青少年 叛逆心理 思想輔導 對策
一、青少年產(chǎn)生叛逆心理的原因
1.傳統(tǒng)思想影響著家長的行為方式
家長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缺乏民主,沒有對他們進行全面的了解,只是一味地認為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他們往往要求孩子服從他們的思想和安排,忽略了他們的想法,因此,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削弱了自身的主動性,他們很少向父母袒露自己的想法和觀念,即使有著自己的看法也被父母否定,因此,導致他們越來越封閉。很多學生甚至擔心做錯事情之后,會受到父母的責備或者懲罰,主要是由于家長在他們心中的形象太過嚴厲,太專制。[1]
2.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溝通,產(chǎn)生思想矛盾
隨著孩子的成長,自己的想法也越來越多,獨立意識也逐漸強烈,在做事情時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再受到過多的干擾,因此,很多家長為了防止孩子受到傷害,干預了他們的很多事情,影響了他們獨立處事能力的培養(yǎng),青少年也難以理解這種關愛的方式。而且,很多家長由于工作較忙,甚至不能與子女經(jīng)常見面,因此,未能和青少年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青少年內心會感到孤獨、煩悶,卻無人訴說,感受不到家庭帶給他們的溫暖,因此,容易產(chǎn)生叛逆心理,發(fā)生叛逆的行為。比如某初二學生,非常喜歡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常常上網(wǎng),但是,父母擔心他的學習,就禁止他玩電腦,而且強制要求回家必須完成的作業(yè)量、做很多的練習,從而引起了他的不滿,造成了逆反心理。導致成績的大幅度下滑,甚至他喜歡看到父母不舒服的樣子。后來,在進入初三之后,在教師的開導下,并和父母繼續(xù)了協(xié)商,從而約定了上網(wǎng)的時間,并給予了學習一定的自主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成績也逐漸提升。[2]
3.學校的教育方式不當
很多教師沒有全面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平等,甚至綁架學生的思想,所以,學生難以和教師實現(xiàn)良好的探討,這就會誘發(fā)學生的叛逆心理。因此,教師在處理事情時,要時刻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要一視同仁,不能僅僅通過成績的高低就將學生歸類,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在全面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保護學生的自尊性,從而實現(xiàn)和學生的良好溝通。
二、青少年叛逆心理特征的分析
1.生理的“發(fā)育期”
青少年處于生理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男生和女生的身體發(fā)生著重大的變化。身高、體重的變化最為明顯,呼吸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體內機能也迅速發(fā)育,力量、敏感性等身體素質也發(fā)生變化,其中最突出的變化就是性的發(fā)育,這也是他們最為重視的。但是他們心理的變化往往難以適應這些生理上帶來的變化,會隨之產(chǎn)生一些煩惱,影響他們的情緒。
2.心理的“過渡期”
青少年處于成長的過渡期,這要求他們的心理能夠適應成長帶來的變化,隨著他們的成長,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因此,會希望成年人減少對他們的干涉,往往會彰顯個性,希望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對一切事物持批評的態(tài)度,從而希望引起周邊人的關注。他們害怕外界忽略自己的個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誘發(fā)了叛逆心理。[3]
3.社會的“影響期”
當今的社會融合了多種觀念,人們都主張追求個性,解放思想。而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健全,他們比較容易接受社會上的一些觀念,也容易模仿,因此,往往還未進行判斷,就采取行動。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長沒有擺正好自己的位置,總是將姿態(tài)放得很高,多為命令式,因此,造成了青少年和家長的沖突,給青少年的心中留下了陰影,從而導致他們的敏感、多疑的心理,最終產(chǎn)生叛逆心理。[4]
三、青少年心理輔導的對策
1.充分認識叛逆心理
在青春期中,叛逆心理是每個青少年具有的正常的心理特征,因此,家長和教師不要過度擔心,要以平常心對待。不要以為這些正常的叛逆心理是學生的故意為之,要正確看待這種現(xiàn)象。采取溫和的方式,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從而了解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進行適當?shù)拈_導,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
2.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
面對青少年的叛逆心理,教師要和青少年進行良好的溝通,仔細傾聽他們內心的觀念。成年人和孩子的觀念大不相同,因此,要了解內心的看法,換位思考,理解他們的世界,站在他們的角度共同解決問題。聽取他們的看法,產(chǎn)生一定的共鳴,實現(xiàn)良好的溝通。若不能實現(xiàn)良好的心理認同,則在溝通時,就會產(chǎn)生很多的障礙,影響溝通的效果。
3.將心理健康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
要將心理健康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并融入到各個學科的工作、學校教育活動中來。還要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專題講座等,并組織可以促進心理健康的文體活動的,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學校要及時向家長了解情況,進行全面的溝通,優(yōu)化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等。
4.使青少年認識到叛逆心理是一個心理弱點
青少年血氣方剛、容易沖動,在看待問題時,往往比較片面,而且,很多觀念不成熟,因此要進行有利的引導,對待事情要客觀,不能一味堅持自己的觀念,并使他們能夠不斷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開闊視野,從而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要學會寬以待人,及時控制祝自己的情緒,減少沖動的情緒,學會客觀地看待并處理問題,努力克服這個心理弱點,培養(yǎng)自己健全的人格。
結語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家長和教師要正確地看待這種心理現(xiàn)象,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并換位思考,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充分認識叛逆心理,采用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還要使青少年認識到叛逆心理是一個心理弱點,從而逐漸擺脫叛逆心理,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任玉潔,宋宇鳴,趙旭.青少年叛逆心理及其思想輔導對策[J].大家,2011,20:217-218.
[2]陳鑫源.關于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原因分析及其對策[J].亞太教育,2015,30:232.
[3]高永金,黃新新,何珍.中學生叛逆心理現(xiàn)狀考察——以桂林市1316名中學生為對象[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5,05:49-54+64.
[4] 毛樂,曾彬. 獨生子女的心理歧變與家庭教育[J].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