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潘曉琴
一朵芬芳四溢的花
——湖北省襄陽市方圓學校九年級一班的故事
文 | 潘曉琴
也許我們不是最好的班級,但與以往相比,確實有著很大的不同;也許我們不是最好的范例,但是作為經(jīng)歷了高效課堂改革的一個班級,確實收獲了不少驚喜。我忍不住想夸一夸我們九年級一班,這個能給老師帶來很多驚喜的班集體。
這個班從七年級就進入了高效課堂的改革,課堂教學在“三究四學”的教學模式中唱念做打,學生們從木偶一樣聽從安排到自己可以熟練課堂流程,不需要教師牽著那根操縱的線,到最后,學生們開始享受那種學習的過程,自然地綻放?,F(xiàn)在進入九年級,學生個人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啟發(fā)引導探究已經(jīng)成為自然而然的習慣。上課鈴響了,當“導學案”發(fā)下去之后,學生們看書閱讀,點畫標注,獨立思考,各自忙碌。當還有無法解決問題時,他們或翻資料書,或小組討論,或求助教師,想盡辦法解決問題。學習就是一種主動的研究,全班沒有人游離在課堂之外。課堂折射出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在這里“改變學習方式”不是口號,而是教師真正地放手,學生自主前行。
開學兩周了,語文教師馮麗給我們提供了學生兩個周的周記。靜靜地打開一篇篇周記,猶如傾聽著學生的心語,感動在文字中慢慢流動?!胺艞壱彩且环N考驗人心的選擇,只有知道什么時候該放棄,什么時候不該放棄,才算真正的智者!”“(讓座之后)不經(jīng)意間,我感覺到車廂內(nèi)那些被陽光照射的地方變得溫暖了起來,就連那些陰暗的地方也變得溫暖起來。這一天,陽光是送給我的最好最溫暖的禮物”……
驚喜于學生語言表述的真摯,驚奇于他們感悟生活的能力,驚詫于他們思維辯證的深度。高效課堂給了學生更廣闊的成長天地,表達、爭論、交流,促進了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積淀。語文學習最終要做什么?不是取得高分那樣唯一,更多的是要促動學生心靈的成長、認知的提升、感悟的睿智。讓學生會欣賞美好,能向善,能感動自己感動他人,散發(fā)正能量。而我們的學生真的能這樣矯正自我了。
班會是學生自主管理的論壇。每周五的行政組長會是預(yù)備會, 會上集體分析一周得失的原因,找出各組存在的問題。會后組長發(fā)動組員針對本組存在的問題認真討論,尋找解決辦法。奇特的是這個班的值日班長、行政組長都是輪流擔任,班主任徐瑞老師培養(yǎng)了每個學生的做事兒能力,讓人刮目相看。
周一的班會課,值日班長輪流擔任主持人,會議流程一般是:由行政組長公布各小組上周考核得分情況;由值日班長反映各小組出現(xiàn)的問題;由各小組討論解決辦法;由各小組推選優(yōu)秀組員;由某小組推薦優(yōu)秀的勵志或感恩的文章,或教唱勵志歌曲等。這樣的班會可以將平時比較棘手的問題進行現(xiàn)場討論,學生的問題由學生自己來解決更游刃有余,且能深刻體會其中的利害,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提升?,F(xiàn)在每個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明顯增強。兩年來多的堅持讓這個班的管理成為了學生人人參與的管理,民主和諧、競爭合作,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從七、八年級到現(xiàn)在的九年級,不管你什么時候走進這個班,地板都是锃亮锃亮的,課桌都是整整齊齊的,講桌都是干干凈凈的。在這個班你看不見垃圾桶,也沒有專門保潔員,但教室一整天都是那么干凈,因為這個班的孩子從不在教室里吃東西,也沒有亂扔亂吐的壞毛病。每天的值日生都盡職盡責,做好衛(wèi)生打掃。每天晚上放學,你就會看到學生將自己的板凳放在桌子上,這是為了方便第二天值日生的打掃。就這樣一個細節(jié)就會讓你感動不已。這一切都是因為學生通過自主管理,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一切都那樣順理成章,理所當然。教室的衛(wèi)生最能折射出一個班級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和綜合素質(zhì),不得不感嘆,這個班學生的素質(zhì)真高!
在這里孩子們享受了自主學習的樂趣,收獲了感悟生活的智慧,養(yǎng)成了自主管理的習慣,提升了為人處世的素養(yǎng)。在這里,我分明看到了學生心靈之花的綻放!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方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