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堅紅
以分組促教學 以合作促學習— 淺談學生成績分組合作學習模式
文 | 黃堅紅
經過多年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第二中學的英語教學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學校之前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大多側重于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課堂紀律的評價,而缺乏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價。對此,筆者借鑒運用了STAD(學生成績分組)合作學習模式,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
STAD(Student Teams-Achievements Divisions,即“學生成績分組”) 模式是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斯萊文教授創(chuàng)設的,是美國非常著名的學生合作學習模式。該模式是通過設計組間競爭、組內合作的機制,推動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適用于中小學各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該模式的實施主要包括課堂授課、小組學習、測驗和計算個人進步五個要素。
首先是課堂授課,老師向學生講解和介紹新的學習內容,但與一般教學有所不同的是,學生成績分組模式講授的內容與隨后布置的練習相關。老師要使學生意識到他們必須認真聽講,才能在測驗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同時,他們個人的測驗成績又會影響其小組的總成績。這需要教師做到講課的內容清晰、精簡,重點突出。
小組學習講完新知識后,老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研究,并做好測驗的準備。學習小組通常由4-5名學生組成,要力求使小組成員在學業(yè)成績、性別和性格等方面具有異質性和代表性,即構成異質小組。
小測驗在分組練習之后,教師就讓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檢測題。測驗的內容是之前授課和練習的內容。筆者認為測驗的時間以10分鐘為宜,至于測驗的題型和題量,教師可以按學生的基礎以及能力來確定或調整。檢測后小組間交換批改。為了與學生成績分組模式實施的工作表一致,測驗卷滿分為30分。
計算個人進步分的目的是鼓勵學生通過努力取得最大的進步。每個學生都有起點分、測驗分和進步分。
小組獎勵經過統(tǒng)計,根據(jù)數(shù)據(jù)確定受獎勵的小組和個人。筆者通常每次測驗之后盡快公布小組排名和總分,表揚進步10分的學生和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
合作教學理論認為,個體的力量是有限的,群體的力量則是無限的。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能促進小組同學之間的互學、互助、互比、互勵,通過學生之間的群體智力互補,不僅使學生學會關心和友愛,而且促進了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所以說,學生成績分組合作學習模式對提高英語教學成效確有很大幫助。一是學生成績分組模式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明確自己的努力目標,從而積極去學習和理解學習內容,主動為小組做出貢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技能。二是學生成績分組模式能激勵學生對知識點的重視和掌握,促使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和互相支持。三是學生成績分組模式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一是教師要重視對小組長的培訓。尤其在分組練習和小組互評互改等環(huán)節(jié)中,只有小組長能主動幫助組員、分配好任務和把握好時間,小組合作效率才能提高。二是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起點分的確定,因為起點分跟進步分有莫大的關系,而且這也是老師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和學生自己努力的目標分數(shù)。三是教師在設計檢測內容時,題量要適中,難易搭配要合理。四是教師要對檢測結果及時反饋,不但要及時公布和分析成績,及時表揚進步突出的個人和小組,還應該讓學生及時查漏補缺。
如今,運用學生成績分組合作學習模式使我們的英語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為英語老師,還需加強對合作學習的理解,深入鉆研教材,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實施的方法和優(yōu)化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策略,開展高質、高效的學生成績分組合作活動,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實效。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