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寧
(福建師范大學附屬福清德旺中學,福建 福州 350319)
基于數學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研究
◎吳國寧
(福建師范大學附屬福清德旺中學,福建 福州 350319)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教學弊端日漸暴露,以往高中數學教學主要服務于高考,忽略了對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效教學是所有教育者追求的共同目標.在具體教學中,通過有效教學,能夠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使其具備自主探究能力,形成一種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從數學素養(yǎng)內涵入手,對基于數學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為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提供支持.
數學素養(yǎng);高中數學;有效教學
數學是高中教育教學體系的一部分,但數學課程內容多,且課程時間相對緊張,對傳統教學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隨著素質教育在我國迅速發(fā)展,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成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如何在數學素養(yǎng)基礎上,構建有效數學課堂成為本文研究的重點,也是數學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
素養(yǎng)是素質和修養(yǎng)的整合,數學素養(yǎng),是指在長期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體現出來的認知、思維及應用等綜合能力.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是一個長期過程,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長年累月總結和積累得來的.數學素養(yǎng)對于高中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在生活實踐方面,能夠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且能夠適應未來數學知識學習需求.
新課改對學科教學提出了明確目標,即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基于此,數學教學有效性衡量標準是學生是否可以獲得長久的數學知識,并具備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如下策略開展教學.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思維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產生學習興趣.且教學情境多源于實際生活,能夠賦予數學知識親和力,學生在感受數學魅力的同時,能夠逐漸積累更多數學素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選取數學素材,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堅持以生為本理念,組織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養(yǎng).如在“線性回歸方程”中,教師可以“問題”作為切入點,如某飲品店為了了解熱咖啡與氣溫之間的關系,隨機統計了五天熱咖啡與氣溫之間的關系[1].即25 ℃出售20杯、18 ℃出售17杯……如果某天氣溫為-6 ℃,預估飲品店能夠出售多少杯咖啡?由于該問題正是學生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問題,使得學生們興趣高漲.學生們紛紛動筆計算.此時教師可以給予一定提示,讓學生了解散點圖概念,通過構建數學模型,引入線性回歸方程,以此來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利用數學模型分析數學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順利解決問題,不僅提高了教學有效性,且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重視學生潛能挖掘,增強學生數學意識
高中階段,學生擁有潛在的數學意識,教師通過有效教學方法,能夠實現對學生數學意識的挖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問題發(fā)生過程,使得學生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數學本質,了解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促進教學持續(xù)開展.如在“指數函數”概念教學中,教師不要直接將概念呈現出來,而是在教學前,與學生共同進行折紙活動,并讓學生思考,我們要經過多少次對折,才能夠使其達到二十層樓的高度呢?并在此基礎上引出指數函數概念,以此來解決具體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進一步認識到數學概念,避免了填鴨式、講授式教學弊端,促進了學生數學意識的發(fā)展.
(三)聯系實際生活,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面臨著巨大的高考壓力,高中生在數學學習中,往往忽略了基礎習題練習,更多的是將時間放在難度較大的習題上,導致學生雖然能夠掌握基礎知識,但是無法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當中,與高考考查的方向有所偏差.數學學習的終極目標在于學生利用基礎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2].因此,教師要做好引導和指導工作,使學生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同時,在開展有效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與生活相聯系,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感性認知.將生活元素提煉成數學符號,進而解決問題.如,在2014年江蘇高考數學題目中,坐標方程、不等式等知識與路橋工程相結合,正是對學生數學知識靈活應用能力的考核.故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連接,如橢圓定義源于天體的運動軌跡;頻率定義源于統計等.使得學生不僅僅要了解數學定義和概念,更重要的是對數學知識的遷移和利用,提高教學有效性,且能夠增強學生應用能力.
(四)采用多元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新時期下,高中數學教學方式決定了教學有效性.單一的教學方式早已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基于數學素養(yǎng),結合學生需求,采用多元教學方式,如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同時,還可以借助現代教學技術,如PPT、多媒體技術等,將枯燥的教學內容以圖片、視頻等形式呈現出來,給予學生感官層面的刺激,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3].如在“直線與平面垂直定理”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教室墻角,引導他們探究直線與平面之間的關系,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的積累和應用.
根據上文所述,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性、系統性工程,教學有效性能夠實現對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現代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數學素養(yǎng)與有效教學之間的關系,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并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能夠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1]劉桂芬.基于有效教學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8):14.
[2]王維政.新課標視域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設計研究[J].學周刊,2016(13):62-63.
[3]尹麗文.基于有效教學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以教學情境、問題提問研究為例[J].學周刊2013,(11):113-116.